《Geology》陨石撞击事件如何改变天体表面的化学组成:以加拿大萨德伯里盆地撞击坑为例!

文摘   2024-11-24 15:40   北京  

近日,一项发表于《Geology》杂志上的新研究,通过分析加拿大萨德伯里盆地(Sudbury Basin)撞击坑的沉积物,揭示了大规模撞击事件对挥发性氯元素同位素分馏的影响。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地球内部过程的理解,还为解释其他无大气天体(如月球)上观察到的挥发性元素同位素异常提供了新的视角。

萨德伯里盆地是一个直径约为130公里的大型撞击坑,保存有良好的撞击熔融体及上覆角砾岩。研究团队从该地区采集了10个样本,并利用二次离子质谱法(SIMS)对其中磷灰石的氯同位素组成、氯含量和水含量进行了详细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在撞击熔融体冷却和结晶的过程中,氯同位素发生了显著的系统性分馏。具体而言,靠近坑底的熔岩中氯含量较高且同位素组成相对稳定;而接近坑顶的熔岩则显示出明显的氯损失和分馏现象(最高达到+6.26‰)。这一发现与先前关于锌和铅同位素的研究结果相吻合,表明下部熔融体可能同化了周围岩石物质。此外,陨石坑上部角砾岩中的磷灰石显示出了中等程度的同位素分馏(最高达+8.15‰)及其特有的形态特征,这可能是撞击后热液蚀变作用的结果。

这项研究表明,大规模撞击事件能够引起挥发性元素的同位素分馏,尤其是在缺乏大气层保护的天体表面,这种效应更为明显。例如,在干燥的月球表面上,由于没有大气层来缓冲脱气作用,撞击产生的熔融体在冷却过程中可能会经历更加剧烈的同位素分馏,从而导致月球表面观察到的极端氯同位素分馏现象。

本项研究不仅增进了我们对于地球内部过程的认识,也为理解太阳系内其他天体的化学组成和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未来,随着更多类似研究的开展,人类将能够更全面地掌握宇宙中各种天体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参考资料:
T.J. Barrett, K. Nagashima, G.R. Huss, J.W. Boyce, K.L. Robinson, D.A. Kring; A chlorine isotope transect across Sudbury Basin (Canada) impact deposits reveals systematic isotope fractionation. Geology 2024; https://doi.org/10.1130/G52624.1


本公众号分享的资源均来自于互联网的公开资源,仅供个人学习和研究使用。所有资源不代表本人对其版权、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等方面做出任何保证。

图片分享:


 NASA最近发布了迄今为止火星最清晰的视频,展示了火星表面的壮丽景观。本文影像资料是通过将收集来自多个火星探测器拍摄的高分辨率资料而成,形成了超高清的4K视觉效果,展示了这些探测器在火星上所拍摄的精彩瞬间。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致力于传播地球科学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关注行业动态,支持年轻科学家成长,并通过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旨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推动地球科学领域的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