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沛流离:文革中的地大

文摘   2024-12-16 08:08   甘肃  

1966年5月16日,也就是50年前的昨天,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通过了毛泽东主持起草的指导“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

这次会议标志着“左”倾方针在党中央占据了统治地位,文化大革命”,酿成了十年内乱。教育工作遭到严重的破坏,成为“重灾区”,北京地质学院也在劫难逃,元气大伤。停学造反、被迫外迁、二次创业,以及后来的两地办学,是地大在文革中的遭遇,也是那场改变亿万中国人命运的运动的缩影。

           1952年北京地质学院开学典礼

颠沛流离,迁汉办学

作为地大人,想必大家对地大历史多少了解一些: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的地质学系合并成北京地质学院,当时她是新中国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

1968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等单位发出《关于派工宣队进驻学校的通知》。8月25日,工人、解放军宣传队进驻北京地质学院,接管了学校的全部工作,进行大批判、大联合、成立革命委员会、清理阶级队伍、整党等所谓的“斗、批、改”,知识分子受到严重摧残,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

温家宝在《梦里常回祁连山》一文中写道:1968年初,我结束了在北京地质学院8年的学习生活。春节回天津向父母告别后,返回北京。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我挤上了从北京驶往兰州的列车。列车在朔风怒号中开动了。我此行是前往甘肃省地质局报到。那将是我从事地质工作的新起点。

1966年至1970年的5年时间中,学校停止招生。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陷入全面瘫痪状态。从1969年11月15日起,千余名教职工举家带口、扶老携幼,被送往江西省峡江县仁和公社“五七”干校接受“再教育”。 对地大,以及其他北京高校来说,更大的浩劫还在后面。 

1970年,北京市原有的46所高校中,有13所被迫外迁,其中以地矿、农林院校为主,我校为受害学校之一,这使学校雪上加霜。自此,学校进入了动荡、颠沛流离的状态。在仓促的搬迁中,仪器、图书资料、标本、教学文档等损失惨重,教职员工失去了稳定的安身立命之所,美丽的校园被蚕食、侵占。 

此后,学校南迁湖北江陵,加上留在北京留守处和江西“五七”干校接受再教育的教职工,学校形成了四点办学的格局:江陵校本部、丹江“五七”地质队、江西“五七”干校、北京留守处及机工厂。

1972年岁末,学校分散在江陵校部、江西“五七”干校、丹江“五七”地质队的教职工,基本上全部迁回原北京校部,力谏学校回迁。经多方努力,回迁无望。 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回迁无望的形势下,老院长高元贵带领新校址考察小组,先后奔赴湖北省黄石、大冶、武昌、孝感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论证,择优选址武汉市。 1975年,学校由湖北江陵迁至湖北省府武汉市,并将原武汉地质学校并入,改名武汉地质学院,学校进入全面的恢复重建时期。 

1975年4月20日,武汉市革命委员会城市建设委员会批复:武汉地质学院建校地址界定在武昌喻家山和南望山的南麓、华中工学院以西、武汉邮电科学院以东、181厂以北地段。也就是今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西区和东区。


1975年8月中旬,在黄河大桥修复通车后,铁道部大开绿灯,为我校安排第一辆专列,将我校第一批教职工直送武汉,分别寄居在原武汉地校、省委党校、华中农学院、武汉教师进修学院、华中工学院,地跨武汉三镇,实行“乌兰牧骑式”的多点办学。 据了解,一开始在建的南望山新校区不具备教学条件,作为外迁户的地大,教学任务主要在三个地方进行,汉口航空路地校、武汉胭脂路湖北进修学院(今湖北中医药大学)以及华中农业大学。 在当时,地大师生中有这样一个说法:“武汉有多大,武汉地质学院就有多大。”足见地大迁汉后二次创业的艰辛。

在党人看来,文革对地大最直接的影响便是被迫外迁,造成了京汉两地办学的历史遗留问题。1978年,武汉地质学院在原北京校址设立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原北京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两地办学,总部设武汉。 2005年3月,武汉总部撤销,京汉两地独立办学。什么意思大家也懂,虽说是都叫中国地质大学,同根同源,我们互称兄弟院校。但是明白人也知道京汉两校并非一个学校的两个校区,也无主次之分,有不同的学校代码,实际上两个学校已经没多大关系了。 

根据教育部的说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两个办学实体,以两个独立法人方式实行独立办学。但仍为一所学校,学校名称为中国地质大学,有关办学整体情况数据统计、“211工程”建设及与部门行业共建等事宜,除必须按属地原则处理外,原则上均按一所学校对待。

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章程里,党人看到这么一句话:2005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各自独立办学,共享中国地质大学的无形资产和校友资源。

地大北京党人就不多说了,如愿以偿回到学院路,但早已物是人非。 地大武汉作为武汉地区七所部属高校,却一直难逃外来户的名号,在武汉似乎并不吃香。武汉高校素以占山头著称,可现实是地大武汉的校园面积毫无疑问是最小的,邻居华科7000亩,旁边的武大也有5000多亩……地大1700亩的校园面积让地大人心酸,却也无可奈何,这与历史遗留问题,也和校园规划有关。

但是每天上下课拥挤的隧道,以及永远不会迷路的校园,让我们始终不会忘记地大不大的事实。党人不是说校园小就一定不好,但是校园面积一定程度上真的阻碍了学校的发展。学校一度想将北区附近的西头村、方家村的地征过来,最后却不了了之。

这不,一直到2012年3月,时任武汉市市长唐良智率市政府相关部门和城区负责人到学校现场办公,就学校建设资源环境科技创新基地暨新校区 、汉口校区处置等问题进行研究并作出决定,地大新校区才得到落实。看来咱们地大校园发展还是得到了武汉当地政府的重视,毕竟2012年是我地大登峰造极的辉煌六十年校庆,老校友温家宝总理都亲自回了母校一趟。

目前,占地910亩的未来科技城新校区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着。2018年建成后,将有五个学院迁入新校区。 学校小,我们还可以拓展,建新校区,可学校分了,那真就回不来了。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一个家庭一样,家没了还可以重建,人离了就真的没有家了。 党人不知道京汉两地独立办学是好是坏,但这终究是地大的损失,是地大对历史的无奈妥协。 且不说,京汉独立办学对地大发展的影响,可兄弟分家总会闹些别扭。

14年地大首次挺进USNEWS全球大学500强,这个含糊不清的地大由谁代表地大,南北地大人起了争执。因为USNEWS官网先标注的中国地质大学在北京,地图给的也是北京地大。地大北京的同学乐得不行,可让地大武汉的同学们炸开了锅。吊诡的是,后来USNEWS官网上中国地质大学的所有信息均改为地大武汉的信息。

此事在网上掀起了一番争议,然后赵鹏大老校长出来说,荣誉是属于大家的。“这是我们全体地大人的荣誉和骄傲,也说明地大(武汉)和地大(北京)团结合作作为一个整体,一个不加括号的中国地质大学优势所在。”

谁能真正代表地大可能是很多地大学子对学校归属不解甚至互起争执的一个根本。同样的问题出现在某些不规范的大学排名上,不加括弧谁知道谁啊。 早在2012年,京汉各办校庆便引起一些的学生质疑:连校庆都分开办了,还有昔日中国地质大学旗下的兄弟情谊吗?后来赵鹏大在微博上回应:“两地办学已是既成事实。” 

针对国内少有的异地办学现状,赵鹏大流露出对两校共建的渴望:“今后应增加共建共享元素,加强南北交流与协调。”甚至有人提议,恢复地大,取消括弧里的北京、武汉。但在党人看来,估计是没啥希望了。要怪只能怪文革咯,改变了太多人的命运,地大也是如此。

还是借用赵鹏大老校长的话:“地大(武汉),地大(北京)本是同根生,亲兄弟,血肉相连,虽然地处南北,各在一方,但我们是‘同居一面旗,各自增实力,共同谋发展,携手创一流 ’”。

四十年前,颠沛流离的地大先辈们为南迁的地大选了个好地方,她叫南望山。由南望,尤难忘。

曾担任地质大学校长(原地矿部部长)朱训为地大建校五十周年题词

《虽颠沛流离,然自强不息——致中国地质大学》

在那历史的波涛中,您被命运捉弄,
被迫踏上迁徙之路,远离故土的温床。
从北京到江陵,再到武汉的南望山麓,
每一步都写满了艰难,但未曾放弃希望。

五七干校里,风雨兼程的日子,
教职员工们带着家眷,背负梦想前行。
标本、图书散落,仪器破损,
却无法动摇一颗颗追求真理的心。

1975年的春天,黄河大桥重新通车,
铁道部的专列载着地大的师生,
驶向新的起点——武汉。
喻家山和南望山之间,校园初现曙光。

即便京汉分立,两地办学各有所长,
依然携手共进,在不同的天空下飞翔。
同根同源的情谊,如同山脉连绵不断。

无论是在繁华都市还是偏远乡村,
您的学子们始终铭记着母校的精神:
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勇往直前;
面对挑战,更要自强不息,奋发图强。

今天,当我们在回顾这段历程时,
心中充满敬意与自豪。
因为正是这些磨难铸就了今天的辉煌,
而未来的路,我们仍将一起坚定地走下去。

愿中国地质大学永远保持那份坚韧,
如岩石般不可动摇,似矿藏般深邃丰富。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继续书写传奇,
成为世界地质学界最耀眼的星光。

历史一瞬间


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致力于传播地球科学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关注行业动态,支持年轻科学家成长,并通过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旨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推动地球科学领域的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