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程砚秋先生正式收到徒弟当中有两位是票友(徐润生 刘迎秋),其他均为专业演员。只有另一票友李世济是真的弃医下海了。李世济同志在她写于1997年《继承革新与振兴京剧》一文中(由萧晴整理)曾言及:“12岁,偶然的机遇,得拜在程砚秋先生门下作为义女,从此有幸随程先生学艺。”对于以后决心弃医下海写道:“我很想到台上去实践,先生却不同意,只说'你看我的子女也没有一个是唱戏的'。”她在另一篇专访文章谈到下海问题时,亦言道:“12岁时,一个偶然场合,见到程砚秋先生。有人说她长的跟程老师很像,何不认作干女儿。就是这么一句玩笑话,反被大师严肃对待了。”该专访文章称,第二天,程先生专程带着礼物来到李世济在上海的家,拜访了他的父母,并收李为义女。李开始学习程派戏。李世济学了几出戏后,想弃医下海,程砚秋先生反对说“戏班子是个大染缸,不可下海。”
这件事大约发生于1945年间,即抗战胜利之后。听父亲说:当时有一个谑称为“三剑客”的票友小组,主角是唐在炘(京胡),还有熊承旭(二胡),都是上海圣约翰大学学生,在加上闵韶华和李世济,他们几乎天天必到戏院,场场不漏地分工记谱、记唱腔和身段。又说唐在炘人很聪明,又懂简谱,领会也快,有时来朱文熊先生家给大家吊嗓子。
到了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时,牵涉到世济父亲冒名代签致中央上书,周总理当面问先父有否此事,先父亲见冒名代签的笔迹,勃然大怒,宣布我程砚秋什么党也不入,要入就入中国共产党事后,气愤地告诉李世济,从今以后你不要再登程家的门!以上都是先父和母亲亲口对我讲的。
我很理解,作为票友下海的难处:一不是科班出身,基本功欠缺;二是肯定要受内行的轻视与排挤,能够在梨园行混出个名堂,除去自己咬牙努力之外,没有点特殊本事是打不开局面的,所谓“得道多助”也,但这要看这个“道”到底是什么道?世济能有今天的成绩是得来不易的,她对于程派艺术普及传扬的贡献和不遵祖训的“创新”也是有目共睹的。颇具讽刺意义的是程派艺术在其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倒戈事件”与新艳秋和“老艳秋”的对峙,到了20世纪90年代,又面临着所谓“新程派”与“老程派”的对台,不管怎么说,“新”也好“老”也妙,还都是姓程,还没有改变别的姓氏,在新的历史和社会环境下出现这种现象也不为怪异。因为程砚秋先生创立的艺术基业博大精深,基础稳固,非常人所能撼动的,忠于程派艺术传统的后继者们定能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创新”浪潮中,正本清源,返祖归宗,还程派艺术以真正面貌的!历史的发展必将证明这一点。 节选自程永江《我的父亲程砚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