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取消30门文科专业……

教育   2025-01-05 17:17   英国  

2024年秋季,一则重磅消息在全球教育界掀起波澜:哈佛大学本科生学院取消了至少30门课程,涉及20多个系,而其中绝大多数为文科专业。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动,犹如一场“大地震”,让本就备受争议的文科专业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仔细查看被取消的课程清单,历史与文学领域的研讨课堪称“重灾区”。
该校历史与文学研究部主任卡明斯基在声明中说,取消课程最多的是历史与文学系。
在5位讲师离职后,该系取消了6门课程,均为“历史-文学”研讨课中的课程。
包括“从莎士比亚到杜阿·利帕的英国软实力”“购物中心的马克思:消费文化及其批评”“全球变性史”“北美土著性别与性”“拉丁美洲种族的形成”和“全球资本主义历史”。
其次为艺术与建筑史系和宗教研究委员会,也各取消了3门课程。
哈佛大学的文理学院注册办公室以政策调整为由,拒绝透露课程取消的具体数量,而各院系负责人给出的取消理由为相关课程的教职人员离职、请假或转岗等。
哈佛文科专业近年来的困境,绝非仅仅体现在课程削减上。
过去十年间,哈佛大学艺术与人文学科的学生比例持续下滑,从15.5%一路跌到12.5%,而与此同时,该校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的学生比例却高歌猛进,从15.2%大幅攀升至22.1%,鲜明的对比折射出时代浪潮下学生兴趣的大转移。
在20世纪70年代,哈佛就读人文学科的学生比例接近30%。从15年前到新冠疫情暴发之初,哈佛大学英文专业的学生人数减少了约四分之三——在2020年,这所7000多人的大学里,只有不到60人在学英文专业。
文科消亡,在全世界形成了一股浪潮。不少国家就面临着人文学科专业毕业人数不断下降的问题。当新冠疫情的爆发、财政压力进一步加大时,诸多高校都选择对“边缘学科”开刀。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包括中国,都在这场文科取消潮中经历着不同程度的颠簸。
文科衰退,是个全球性的问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五分之四的成员国报告显示,过去10年人文学科的入学人数都在下降。 
在这股浪潮中,有的大学是迫于财政压力削减人文学科,有的则是出于对“教育优势”进行结构性的优化,也就是把跟不上时代的文科专业淘汰掉,去拥抱更具竞争优势的STEM学科。
2023年2月,美国弗吉尼亚州的玛丽蒙特大学董事会就一致投票取消10个专业,其中大部分是人文学科专业。在此之外,它还取消了英语与人文科学的硕士学位项目。
这一决定引发了师生的强烈抗议,尤其是考虑到玛丽蒙特大学还是一所以文科教育为基础的综合性天主教大学。然而,董事会对此解释称,这一决定并非出于财务原因,而是为了重组资源,将更多投资倾向能够为学校带来竞争优势的领域。
不可否认,对于不是依仗杰出校友捐款,就是依靠政府拨款的高校来说,能带来更高回报率的选择,就是大力发展STEM学科,并期待着能培养出几个在人工智能或是自然语言处理方面有所作为的杰出青年。
这也不能怪一些综合性大学守不住初心。毕竟,大力发展STEM学科,并将学科价值进一步量化,也是国家层面的共识。
文科还有何意义?这几乎是全世界都在反思的问题。
2024年底,剑桥大学博士生艾莉·卢克斯在X平台上分享她的博士论文《嗅觉伦理学:现代和当代散文中的嗅觉政治》顺利通过,却意外成为了攻击的对象。
在不少人看来,这样的研究完全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也有人直接嘲讽道:“姐们儿真的写了一篇博士论文,解释为什么讨厌别人有体味是种族主义或阶级歧视耶。”
这一帖子目前已达到1.2亿的浏览量。
可以说,在一个快速数字化的社会,人文学科不仅变得越发边缘化,而是陷入了一种难以自证意义何在的尴尬境地。
2023年,美国专栏作家内森·海勒发表了《The End of the English Major》(《英文专业的终结》),引发了学界和媒体的广泛讨论。海勒好奇的是,过去几年里,全美范围内的大学人文学科入学人数直线下降,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方面,教育成本的涨幅,总体上超过了通货膨胀。同时,中产阶级的处境,正变得日益不稳定,这迫使他们转向技术型专业。培养社会批判性思维的文科专业式微,取而代之的,是AI、大数据、基因工程等新专业,带来了激动人心的革命性力量。
“灵魂成长的方式”,听上去多么悦耳,但对于很多年轻的学生来说,这套“过于浪漫化”的说辞,已经让人感到厌倦和悲哀。当这层瑰丽的保护膜被撕开后,人文学科还能凭借什么吸引年轻人?

从下面图中起薪最高的专业排名中可以看到,简直一!个!文!科!都!没!有!排名进前20的学科基本都是理工学科,或护理学、药学。


反观失业率和就业不足率最高的十大学科专业,排名最高的都是文科类👇


言归正传,为什么根据就业率来看,很多像新闻、法学、公共管理等文社科就业堪忧呢?

文社科和理工科都有很强的专业壁垒。但是,在知识习得上,文社科的门槛相对会低于理工科。而在就业的时候,绝大部分的岗位需要就职人具备的能力,是已经掌握的学科知识,而不是人的未知成果的能力。

这种情况下,文科要比理工科吃亏很多,因为在这样的水平要求下,你的竞争者一大堆,他们甚至都不是学你这个专业的。所以在求职中不太占优势。

再一个就是基本上很大部分文社科专业拼命告诉学生要学什么理论,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却很少有人指引学生要产出什么成果,应该如何做才能好就业。

此外,就业市场还比较饱和,要想找到“高薪”的行业和岗位,困难比较大

最后,无论你选择哪个专业,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持续学习和进步。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去学习、去适应变化、去追求卓越,是任何领域成功的关键。
◇◆◇◆◇◆◇◆◇◆◇◆◇◆◇◆◇◆◇◆◇◆◇◆◇◆◇◆◇◆◇◆◇◆◇◆◇◆◇◆◇◆◇◆◇◆◇◆◇◆◇◆◇◆◇◆

“英国养娃那些事儿”诚意推荐

来自CrazyUKPS

欢迎转发分享

英国养娃那些事儿
还在为周末带娃去哪里头疼吗?为参加什么辅导班课外班烦恼吗?来来来,往这儿看,这里有最high最in各类儿童活动资讯,最棒最有特色的家庭餐厅,最耍的开的旅行线,这儿就是你的养娃指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