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1
去年的今天,我第一次去现场聆听陈国强校长的讲话,想一睹新校长的风采。
到了晚上,激动的心情还久久不能平复,于是写下:
院士校长一席话……(点击查看原文)
短短500字,没多想,把自己的心里话一吐为快,写完就发了。
如果当时知道这篇文章后续会传播开来,我就该仔细斟酌,好好整理思路,写出洋洋洒洒的千字文来。
不过,也许真以传播为目的来写,我可能反倒写不出这份真实。
今天是我的一周年。
2
激动的心情只维持了两天,两天后的国基金动员大会,戛然而止。
在这两天里,我逢人便游说;一定要去听校长演讲,太振奋人心了。
两天后的国基金动员大会,会场挤满了人,同事对我说,这有你一份宣传的功劳。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结束后,从会场出来,每个人都如坠冰窖,浑身冰凉,噤若寒蝉。
我也绝口不敢再提校长。
后面一直想,为什么两者差别如此之大。
第一次的演讲,是学术论坛,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位杰青、优青等。校长的演讲是对外,热情洋溢,展望的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愿景。
第二次的国基金动员,校内会议,校长的讲话是对内,一个多小时不是演讲,而是严厉训话,是对存在各种问题的批评。
言辞犀利地痛斥学校沉疴已久的陋习和痛点,上至校领导,下至二级管理层,各附属医院,无一幸免。
我也从未见过这阵仗,大会上直接批评,丝毫不给情面。
2023年11月1日,陈国强在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启动会发表讲话
3
作为一个基层老师,很少跟校长会有直接接触,于是从各种渠道听闻校长的各项事迹。
长达半年的时间,一直觉得非常痛苦。
第一次演讲,对我来说,印象实在太过于深刻。让我坚信,校长是一位非常有格局、有眼光、有能力的人。
但后续各种流传的小消息纷沓而至,对下属不满意,就地免职;狠抓迟到,通报批评;去各院系调研,直批领导……
拼凑起来,是一个严酷苛责的形象。
我不愿意相信,但好像又不得不相信。
“强叔”威名远播,在上海交大医学院享有盛誉,相信一定得仁慈、博爱、关心下属,不是只严厉苛刻能做到的。
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形象,一直在我心里打架,没法重合到同一个人身上。
而后续新的制度文件修订,更像一团团乌云笼罩在头顶,又厚又重的压迫感,让人看不到希望。
职称条件提升,我刚碰到的条件,提升后变得遥不可及。
研究生经费发放标准提升,核算下来,带一个研究生,导师得至少有30万经费,我负担不起。
研究生导师标准提升,我博士还未毕业,被排除。
各项优惠培养扶植政策,都要求年龄不超过40岁,我刚好超龄。
……
新制度改革,每一刀都好像长着眼睛,精准地冲我而来,落在我头上,斩落了职业未来。
4
认知的转折在五月份。
官网上陆续发布了几篇教师心声,细细阐述了从基层老师角度如何理解校长的政策和理念。
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才发现,自己感受到所有的痛苦,其实都来自于角度和视野的狭隘。
当跳出自身眼前的利益,从学校全局的角度看,校长这一年,真是“强行起飞”,正大踏步地带着学校往前发展。
升大的成功、四个博士点申请成功、医科院的实体化运行、获得四个国自然重点项目突破,任何一件事情放在过去,都是不可想象的,但校长在这一年就做到了。
2023年9月15日,陈国强在就任海医时发表讲话
两个形象终于重合,改变现在躺平的现状,破除痛点,消除堵点,才能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改正前进。
是选择继续痛苦,累积抱怨,应付差事,消极应对,还是痛定思痛,认真做事,努力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
答案无疑应是后者,也只能是后者。
过去这一年,我特别直观地感受到学校翻天覆地的变化。出台很多帮扶措施,请专家多轮修改评审标书,校内提前演练答辩,不断有高水平的学术报告……
我努力地参与其中,不知不觉,收获巨大,重新审视自己科研和教学的态度,学习写申报书,学术报告从听不懂到听懂一部分。
只是,习惯了安逸,从不急不慢的从容努力,到突然标准大幅度提升,需要奋力拼搏,这种压力和痛苦始终真实而广泛存在。
一周年,翻天覆地。
一周年,痛,并快乐着。
海南医科大学新闻中心
来 源 丨 微信公众号@探索者在路上
编 辑 | 毛 宇
一 审 丨 毛 宇
二 审 丨 吴京京
三 审 丨 邓可颂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海南医科大学/海南省医学科学院诚聘英才
新民周刊丨院士“强叔”再续教育梦周年记
海南日报丨改革长风起,海医破浪行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海南医科大学
-HNMU1947-
💞关注我们,点“分享”,点“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