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到了见真章的关键期。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目标。
11月6日,全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河北召开,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就此作出部署。会前的11月5日至6日,韩俊专门到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石家庄市藁城区等地调研,了解农村厕所革命和秋冬农业生产等情况。乡村建设,解决的是一条村路、一户厕所的小事,也是总书记心中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必须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今年9月底,韩俊在山西调研时,实地查看村卫生室、“孝心食堂”等,了解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情况;短短一个多月后的此次调研,又入户察看农村改厕情况,详细询问干部群众对做好改厕工作的意见建议。而在调研基础上,此次召开的全国性推进会,更是提出“创新工作机制”的要求。以机制创新带动乡村建设向实,正是直奔问题关键。乡村建设任务具体,但关涉复杂。从分工看,其建设内容不只与农业农村部,还与多个职能部门相关,与省市县乡组织落实有关。从主体看,不只有各级政府部门和干部,更要让广大农民成为建设主体和受益主体。从时效看,不只包括一时的建设,还需要长期运维管护。所以,乡村建设的复杂性,不单体现在面对农房质量安全、农村防汛抗旱基础设施建设、乡村规划编制实施等问题时,需要多部门协同处理;还体现在对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比如助老食堂等,不同群体有不同的立场和态度;更体现在同一问题,眼下和长远要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想要“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必须从工作机制层面去创新,用系统性思维去处理问题。如果不把机制理顺,“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容易“按下葫芦起了瓢”,甚至引发反效果。而这次农业农村部从机制破题,可以说是一次立足实际、务求实效的工作创新。怎样谋实抓实?会议要求,“坚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千万工程”是立足浙江省情、农情作出的重大决策,学习运用其经验,学的是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不是都要马上达到浙江乡村的标准,这点一定要把准。
要达到怎样的实效?推进会再次强调“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的要求,要充分尊重农村发展规律,尊重本地实际,始终以“质量”“实效”“好”为依归。
而在正定调研时,韩俊强调,“要集中力量办成一批农民可感可及的实事”。让农民“可感”,还要“可及”,这才能说是把“实事”办成了。
就拿塔元庄村来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习近平同志在河北省正定县工作期间,经常骑自行车到塔元庄村一带调研,开启了这个普通村庄的蜕变之路。如今,村民不仅能在家门口“就业不愁,环境还好”,村集体每年还能获得至少1000万元的保底分红,其中600万元分到本村村民,400万元用于公共事务支出和社会福利发放,让村民真正做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首先是组织推进机制。会议要求,“发挥好农业农村部门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建立省级党委政府负责、市县两级抓落实的组织推进机制”。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是乡村振兴的工作机制。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也有必要尽快建立起相关机制。牵头部门从具体职能部门升格为党委政府,有利于乡村建设责任落实、要素保障、考核评价、监督检查等一揽子扎实推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农业农村部门还要主动入位,积极沟通协调,推进各方形成合力。此次推进会,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有关司局负责人,河北、吉林、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农业农村厅负责人在会上发言,为各地各部门的顺畅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提供了有益借鉴。乡村建设首先是为农民而建,要让农民满意,就要让农民在规划、建设、管护等各个环节充分参与进来。基层农民的智慧超乎想象。长虹卧波此前在云南省腾冲市的下表院村看到,村民自发的建设和美化,让这个“无资金、无项目、无设计、无企业参与”的“四无村”蜕变为网红景区,一个春节就吸引游客4万多人次。下表院村的村民此前也试图依靠外力,想等文旅企业开发,结果没等来;想找规划专家设计,对方提出“修玻璃栈道”太贵,还会破坏生态。最后村干部组织村民开会协商,讨论出“组组行动、户户参与、人人有责”的建设机制。如今下表院村的美景,都源于村民:3000多盆兰花是大家自家种的,村路绿化的蕨叶、麦冬、紫绿果是村民从田间地头挖来的,花盆是废弃猪槽、瓦罐、烟秆做的……对村民来说,今天的下表院村属于“养成系”,自己把它建起来,从中增加了收入,提升了幸福感,也更愿意投入精力继续美化和保护好它。从全国范围来看,也需要因地制宜健全自下而上、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激发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基层智慧。此次会议还有一项新内容是“探索建立乡村建设民声呼应机制,切实提高农民满意度”。何为“民声呼应”?此前有媒体报道过安徽的“民声呼应”省级平台,成立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就推动解决4.35万件民生问题,其中不少是常年停留在市级、区县的顽疾。这个平台设立的初衷,主要是解决惠民政策“落不细”、为民服务“跟不上”、群众意见“上不来”等问题,而从运行效果来看,安徽的“民声呼应”平台不仅是了解民意的窗口,也是检视政策效果的阵地,是为民办事的平台,也是改进作风的抓手。乡村建设的实效如何,得看农民满意不满意。农民最实在,不光听你说得怎么样,更要看做得怎么样,出现了一个问题,解决比解释更有说服力。由此看来,乡村建设民声呼应机制正当其时,很有必要,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建立和完善。此次会议还提到,“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相关规定”。创新乡村建设的工作机制,是为了让基层干部明确工作抓手和方向,放开手脚干工作,一定要考虑到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不给基层干部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切实为他们减负,让他们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乡村建设和服务农民群众中去。本文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长虹卧波”。
大变革!农业农村部这盘大棋,你看懂了吗?|| 长虹卧波
政治局会议释放强烈信号,农业农村部推进落实路径化 || 长虹卧波
农业农村部把这两件事一起研究 || 长虹卧波
农业农村里那些“既要……又要……” || 长虹卧波
紧盯,盯紧 || 长虹卧波
农业农村部最近一次党组会信息量很大 || 长虹卧波
这些人注意了,农业农村部释放利好信号 || 长虹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