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河岸边红树林茂盛。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陈聪聪 摄
治水有方
让水质“越来越好”
以水为证
让三亚河“美起来”
逐水前行
让幸福“触手可及”
从黑臭水体变为幸福河,三亚河的华丽蝶变,不仅在于水环境“从黑变清”,更在于水生态“由清变美”。近年来,三亚积极推进环境修复,坚持“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总目标,让城市不断焕发新的光彩。
三亚在河道水污染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实施关键节点生态修复工程,启动海南三亚河国家湿地公园项目,总规划面积18.43平方公里,进一步提升城区滨水景观风貌。
沿河建设的抱坡溪湿地公园、东岸湿地公园、丰兴隆党群主题公园、白鹭公园等5个滨河公园以及三亚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让河道自然湿地功能得到优化,河岸自然生态景观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三亚实施幸福河湖创建、“两河四岸”综合整治提升、绿道整体联通、临春河城市更新改造等行动,进一步提升三亚河流域生态功能、景观功能。
在治理的基础上,三亚通过抱坡溪、三亚东河生态补水,打造天然水、再生水并济的生态补水系统,进一步补充主城区河流生态基流,保障河道水体自然良性循环,切实改善河流水系生态环境。
漾漾清流润民生,三亚河见证着治理的“成绩单”与人民的“幸福感”。
“爷爷,你看,有好多鸟和鱼。”“那是白鹭,它们会‘住’在红树林里……”傍晚,市民陈国庆一只手牵着孙子,一只手指着三亚河岸边郁郁葱葱的红树林给孙子介绍。
每到傍晚时分,市民或沿着河岸慢跑,在美景中释放工作压力;或支起画板,将这和谐美好的景象定格在画布上;或跳舞歌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耳边是风的低语和水的潺潺,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两岸的商户因人流量增多生意也愈发火红。三亚借一河清水推动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天的三亚,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民群众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新征程上,三亚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让幸福更加“触手可及”。
三亚河(组诗三首)
□阿见
三亚河·溯源
人们将你称为母亲的时候
我就站立在你的身旁
静静地看一湾流水
水是槟榔水 河是荔枝河
有芭蕉染绿的河岸
有稻谷催熟的秋天
黎明时椰子掉到河里
黄昏后椰苗就扎根在了海边
这一湾流水
濯洗过祖辈的陶罐吧
打磨过先人的石斧吧
岸边的脚印来来往往
通向不远处的洞穴
那一定是祖先在河边的落笔
我把全身淹没在水中
听河水里
有没有黄河流过仰韶的鸣响
有没有长江路过良渚的回声
一湾流水
滋润了田野 青春少年
母亲无私的乳汁
平静的水面下
是抑制不住的奔腾血脉
流淌着过去的故事
还有一个又一个
新时代的传奇
三亚河·水色
过去 或是现在的
静止的 或是
流动的
水
天真的翠绿
季节 鸟的飞羽
密林里的旋回
翠绿的水瀑
静止的河
或是 奔涌的水
水的色彩
密林的 天的色彩
鸟的飞羽 水的色彩
天真的翠绿
目光所尽之处
水的喧闹
奔涌
天真的翠绿
而后 静谧
翠绿的翠绿的
一束
风
弄皱了水面
三亚河·同舟
渡过山色 也渡过近水
也渡过
痕迹 涟漪
流动的空气
白鹭和玄鸟
落叶 红树成林
酿过山兰酒的
煮过三色饭的
——水
自头顶 五指如峰
深蓝色的
天际
有没有唱过崖州的山歌
阿妹的盖头 还有
跳跃的竹竿
水面上的
船
我们上岸 从水里
水的方向
回家的方向
还有——
水面漂过炊烟
阿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地理学会会员,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海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海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生活由读书、写作、音乐、旅行组成。从事新闻工作。
散文、报告文学、诗歌散见于《人民日报》、《海南日报》、《羊城晚报》、《星星》诗刊、《天涯》等。出版有散文集《渡过大雪纷飞的从前》、诗集《阿见的诗》等。曾获海南文学双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