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日本侵吞琉球时,琉球王派人向清朝求救,在李鸿章的府邸前长跪不起,被人拍下了这张照片。
在一百多年前的东亚地区,政治风云变幻,日本崛起的野心愈发强烈。19世纪末,正值这一时期,日本开始展露其侵略性,而位于其邻近的琉球,成为了其牺牲品。那时,1879年1月,日本以种种借口,包括所谓的“琉奴蔑视我日本帝国甚哉”,开始了对琉球的吞并行动。
在那段时光里,日本不顾琉球国臣民的意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派出军警,迅速行动,命令琉球王子交出政权,将琉球国改为冲绳县。为了抹去与中国和琉球往来的历史证据,他们毫不留情地掠夺文书、文物和宝印,甚至是政府档案。日本试图以此举来抹去琉球独立国家的存在,消解琉球人民的历史和文化。尽管日本采取了强硬手段,琉球人民仍然奋起反抗,誓死不愿做亡国奴隶。
在这关键时刻,一些勇敢的官员历经千难万险,不畏艰险前往中国寻求援助。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实力已经衰落,无法有效地管理国内事务,更谈不上外部援助了。琉球公使林世功于1879年受命前往中国,带着一份充满血泪和哀伤的请愿书,向清政府求援。清政府对此却漠不关心,北洋大臣李鸿章更是没有接见琉球使团,而是以公务繁忙为借口敷衍了事。
这一时期,李鸿章设想与日本成立“亚洲同盟”,以共同抵抗欧美列强的压力。因此,若援助琉球可能会影响清朝和日本之间的关系。同时,日本使者也威胁李鸿章,称若清朝援助琉球,东北和新疆等边疆地区的防守将受到削弱。最终,李鸿章决定放弃援助琉球,琉球公使林世功在总督府内苦苦哀求两天后不得已自杀身亡。慈禧在得知琉球使节的死讯两天后,她只是叹了口气,称赞这两位使者为“忠臣义士”,然后给予他们200两白银的抚恤金,他们最终被葬在北京通州运河边的张家湾。
李鸿章的失策在琉球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伤痕。1895年甲午战败后,清朝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琉球正式割让给日本。长期以来,琉球一直将中国视为宗主国,维护了自己的独立地位。随着《马关条约》的签署,琉球正式沦为日本的一部分。在日占时期,日本当局强烈打压琉球语言文化,强行推广日语,并严禁琉球方言。1945年,冲绳岛成为二战冲绳战役的中心。日本军队在美军登陆时展开了激烈的抵抗,导致大量琉球人被卷入战火,成为无辜的祭品。
战后,冲绳岛满目疮痍,人口大幅减少,传统文化也遭受了严重的打击。琉球人民经历了巨大的苦难,琉球国自此一蹶不振,民族的哭声被阴谋和鲜血掩盖。然而我们不能忘记,这个民族曾经也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文化,有过辉煌的历史。他们并不是日本人,而是我们骨肉相亲的兄弟。
纵观琉球的沦丧,我们难以不提及李鸿章。作为清朝重要的大员,他在19世纪末的琉球事件中的态度直接影响了琉球的命运。李鸿章的消极态度也错过了遏制日本侵略、支援琉球的机会。这不仅使琉球人民失去了恢复国家的最后希望,也在无形中助长了日本的气焰,让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地吞并了琉球。
看到琉球历史的沉沦,我们深感痛心。一段辉煌的历史,一片美丽的文化,却在侵略和战火中遭受了摧残。但即便如此,琉球人民依然保留着对自己文化和身份的认同,他们的坚韧与不屈,值得我们敬佩。而对于李鸿章的失策,也应该让我们思考,历史的选择往往决定了民族的命运,而对于这段历史,我们不能只是停留在悲伤,更应该从中汲取教训,珍惜和平,守护文化,使得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