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大理·人物|“背布袋”的供给部长——赵镕

政务   2024-09-06 18:54   云南  


赵镕,1899年10月17日生于云南宾川县彩凤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跟随朱德投身党的革命事业,先后参加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后随朱德、陈毅等转移部队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1930年,赵镕任红军军需处军需员,后调任红十二军经济会计科科长。1932年,赵镕被任命为红九团供给部长。

赵镕将军


“背布袋”的供给部长——赵镕

“这些书籍和遗物留在家里不应该只有几个人看,而应让更多的人了解新中国的来之不易。”2022年8月1日,赵镕将军的女儿赵京娅将赵镕生前的书籍、纪念勋章、军服、拐杖等物品捐赠给家乡陈列馆,帮助父亲实现生前的嘱托。如今睹物思人,老红军赵镕一生勤俭奉公、一尘不染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范永远激励着我们。

赵镕将军女儿赵京娅捐赠物品

      当年的红军部队没有固定的物资供给后方,交通落后,物资贫乏,加之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围追堵截,造成红军部队物资供给极度短缺。赵镕在积极组织筹措物资的同时,还不断加强部队物资的供给管理,为保障红军作战夺取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苏区反“围剿”时,为解决物资供应匮乏的问题,赵镕精打细算、想尽一切办法节约部队开支。为了节约部队用布,他按照“适用、经济、美观”的要求,组织供给部门将红军苏式“八角帽”改制为“六角帽”,减少帽子的皱褶,使原先缝一顶帽子的布料从1尺1寸减少到9寸,每顶帽子节约2寸布料。在缝制军服时,从军服的衣领、袖子、裤子等用布也进行改良,尽量做到节省用布。

在红军长征途中,跟随红九军团运输转运物资的群众有千余人,为把筹措的物资收入、分发数目记清楚,部队走到哪里,赵镕就把物资账目的数字记到哪里。他经常背着两个布袋子行军,一个布袋装行军所用的银元,另一个布袋装部队物资收支的账簿、表册。晚上睡觉的时候,他用砖石架上3根扁担,人睡在扁担上,头枕着钱袋,脚压着账本口袋,就怕东西丢失。由于他对部队物资供给勤俭节约、认真负责,于是战友们亲切地称他为“背布袋”的供给部长。

抗日战争期间,赵镕担任晋察冀军区供给部长,面对日军的疯狂“扫荡”,边区群众没衣穿、没粮吃、没住处,生产生活十分困难。为保障军民抗日作战的军需物资,他积极组织开展增产节约运动。1943年,部队需要配发2万双军鞋,面对布匹供给紧张匮乏的状况,他组织部队将换下来的旧棉衣用来制作鞋底,解决了部队军鞋供应的困难。

新中国成立后,赵镕始终保持节俭的习惯,他的衣服补了又补,一次他的衣服实在缝补不了,夫人为他做了一件新衣服,把旧衣服送给了烧水的锅炉工。赵镕得知后,又让家人把旧衣服要回来,将新衣服送给锅炉工。

1955年,赵镕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军衔。身为我军的高级将领,赵镕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劳动人民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本色,他对儿女要求十分严格,一次他看见女儿赵京娅写字时,纸还有空白的地方没有写满就要扔掉,他立刻对女儿发脾气,不让她浪费纸。原来,在战争年代,赵镕用纸是正面、反面、铅笔、钢笔、毛笔反复写,一个信封也要用三四次,将日记写在纸条上、烟盒上,直到纸不能再写字为止,即使解放以后,赵镕将军也是要求做到物尽其用,从不浪费一张纸。

陈列馆展览

在长期的后勤工作中,赵镕将军廉洁奉公,从不向公家的“钱袋子”“米袋子”伸手,成为部队的好“管家”。他经常教育部属说:“后勤干部最重要的品德是一尘不染,不廉洁奉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别当后勤干部,当了也不是好干部。”这是他教育部属的话,他也是这样自勉的。

如今,赵镕将军离开我们30多年了,他不忘初心、对党忠诚,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风范,永远地激励着家乡党员干部群众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为云南、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大理先锋
党员教育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