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剧本的流程来检查你的剧本

文化   2025-01-18 12:38   河北  

招募盟友|半镜影漫游私友会




电影剧本如何从无到有?

这是一个无人做过的实验,企图全程记录一个电影剧本诞生或夭折的过程。

通常,剧本讲述的都是主角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一个剧本。



01 · 写什么?



#需要找到潜力题材#

#  是不是没人拍过?(创新性)


有没有人想看?(市场性)


你有没有很HIGH这个题材,对它充满想象?(个人性)


这三个问题应该会干掉你脑袋里大部分一闪而过的点子,当你看到某一个主题是你感兴趣的,你就需要查阅资料,逐渐建立该领域的知识体系,在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故事雏形一定会浮现。



编剧剧本资源站:

我心中念念不忘的,就只有去年年底,好友亲王分享的一个关于神秘中国催眠师的帖子。


直到两个月前,在阅读催眠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世上竟然有一个叫做“盗梦者”的职业,我一口气读了两本,并且把网上能找到的关于催眠的帖子都大致看了一遍,逐渐建立了该领域的知识体系。


在阅读资料的过程中,一个“催眠大师 VS 盗梦高手”的故事雏形在我脑海中浮现。


确定 · 人物关系

就写双雄对决么?

这两人要争什么呢?

直觉告诉我,故事需要一个女主角,

所以自然而然,

双雄的战场落在了一个女孩身上。


那阵子刚看完《来自星星的你》,对于一个“绝世高手默默守护一个单纯女孩”的设定颇有感觉。

于是又找来《这个杀手不太冷》和《大叔》两部影片作为参考,研究了一下人物关系的设定以及故事展开的方式。


容易上手的 · 故事框架

绝世高手和女孩一般是邻居,

高手往往有一个唯一的朋友,担当配角;

性格上,高手往往冷傲孤僻,不善表达;

女孩则热情主动,单纯善良;

情节上,一般是在高手对女孩产生好感后,横生变故,女孩陷入危机。

高手在拯救女孩的过程中,收获成长,解开心结。

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老旧的套路。但它的长盛不衰表明,这个套路相对稳妥。在老旧的故事架构下,增添大量关于催眠和盗梦的新颖细节,塑造真实感。


02 · 怎么写



#计算节奏#

#  根据类型电影结构模型写出重要情节


把每一段情节落实成有画面感的戏


#  把细节的场景当成桥,推动你的故事


#写完后回头检查,删去过分详细又不太精彩的戏,过河拆桥


编剧剧本资源站:

就这样忙了两周,我洋洋洒洒地写完了7000字的完整初稿。二位师傅看后,初步肯定了题材,鼓励继续发展。然后,提出了几大问题——


  本土化做得不够好。

(譬如《催眠大师》可以轻松翻拍成外国的故事,但《归来》和《活着》的故事就只可能在中国发生)。

主题不够明确


大纲写作不规范


人物扁平化严重,一点都不可爱

这些问题,都是我第二稿的修改方向。


故事大纲 · 怎么写


计算节奏

精心布置“起、承、转、合”的情节点


找一部你想要模仿的经典电影进行拉片

把每一个情节点用一句话记下来。

譬如,《杀手不太冷》的开场情节点是“里昂出场杀人(身份介绍);里昂初遇小女孩;小女孩全家遭灭口,里昂救下小女孩……”


你会发现,

一部电影大致就是十几二十句话可以概括。

而你,

则可以先用十句话列出你故事的关键情节点,

也许总计不到三百字,

但你会对故事有一个全局的想象。


在此基础上,

可尝试明确每一段情节点所需要达到的戏剧需求,譬如“男女主角要在这里产生误会、在那里重归于好……”



扬长避短


那些其他电影里没见过的、

你已经想好的、

十分有看点的内容。


其他电影里常见的、

你自己都没想清楚的内容。

譬如,你写的是催眠题材,那么对于催眠细节的新奇展示,就是大纲要突出的亮点。而在梦境里的打斗场面,若非视觉革命(《盗梦空间》),只是惯常拳脚,你就可以略写成“经过一番激烈搏斗”。


突出主线

大纲不求“全”,而求“精彩”。


完整的电影剧本,很可能有主线副线之分,

且同时发生。


但倘若双线互动性不高,可考虑删去,


避免在有限的字数里,干扰主线叙事。


对配角的处理,同样遵循上述原则


画面感

电影是通过声画来讲述故事的,所以优秀的剧本几乎全部是台词和画面,这和夹叙夹议甚至还有心理描写的小说有巨大区别。


没有画面感的究其原因,是你所插叙的内容,

都不是在“当下发生”

逼迫观众去切换对时空的想象,甚至切换感性/理性思维。


如果你需要大段阐释,

很有可能你没有把这个问题想清楚。


一般来说,

复杂的问题也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话

表达个大概意思。



如果你想不到这句言简意赅的话,

那就再好好想想。



发生两次

如果墙上挂了一把刀,最后它没有用的话,它就不应该被挂在墙上。


某一个反复出现的铁质酒壶,

在前半段以信物的身份

担当了推进角色情感的功能,


到最后则有可能拯救了主角的性命

在胸口的衣兜里默默挡下一颗子弹。



适当的铺垫,会让观众有一种前后呼应的快感。也让故事有一种完整感。


惜字如金

细节是我们“过河”的工具,当我们跨过了河,就应该狠心“拆桥”。

角色的名字尽可能简单好记

若是三个字的名字

譬如陆焉识

则不妨用“陆”字代替


若角色姓名出现一百次

你就省下了200字

而大纲有时候甚至只有2000字


像这样的大家就尽量避免


逻辑关系

对于“一气呵成”的要求远甚于剧本。


在剧本和电影中,一些不相关的场景可以通过剪辑生生地拼在一起,平行叙事,强制观众去接受,但在大纲阶段,读者很少有这种耐心。


紧扣时间先后顺序,以及因果关系。

次之,

就是空间和声、光效应上的呼应。

从喧闹的演唱会现场切至夜店现场,在段落与段落之间,要加强文字上的呼应,譬如“自那之后”。


以上写的都是纯粹的写作技巧,并不完全是故事创作技巧。


人物塑造的 · 13条心得


编剧剧本资源站:

并非我原创,但实践表明,全是有用的干货。

以下是我在黑暗中摸索的13条私人笔记。不是师傅传授,也未经市场检验。

所以很可、能、是、错、的!不要相信哥,哥只是个菜鸟。


1 · 你怎么看待你的角色

你喜欢TA的什么?观众看到了吗?

你讨厌他的什么?观众看到了吗?

你想抱着什么态度来描述他?

目前剧本,是这么写的吗?

你有真情实感吗?

你有把自己代入到人物的内心吗?

你爱TA吗?

你有被感动吗?


这个问题若不想好,十之八九会写偏,会犯文末提到的那个致命错误,把角色不当人看。

2 · 逐步了解人物

培养感情,攻略你的角色。


起初,我是听闻了他的奇闻异事,被他的无所不能深深震撼。然后我开始好奇,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当我打听到他既有钱,又年轻,却一直恪守单身,我很疑惑,他明明可以过另一种常规意义上潇洒的生活,为什么不呢?


然后我和他聊天,逐渐理解了他的世界观和思考方式,同时也感知到他内心的障碍所在。


我开始矛盾:

一方面觉得他自得其乐,其实挺好的,

一方面又替他着急,想要帮他走出封闭的生活;


这种逐步深入的认知过程也应体现在剧作里


让观众和我一样

对角色好奇、疑惑、理解

最后共鸣


渐渐的,当你对人物了解到一定程度后,你会感觉他就在你面前,你知道TA会怎么做,怎么说。对你而言,TA就是真实存在的,不管有原型与否。


你介绍的不是一个虚拟人物,而是一个身边的朋友


3 · 好故事的搬运工

给你的主角找一个原型。


生活的细节生动并富有感染力,根本就不是编剧可以凭空想象的。


如果没有原型,你可以想象你身边和角色类似的朋友。譬如要写强迫症,就想想自己强迫症朋友会怎么做。


4 · 有稳定清晰的世界观

主角的性格和世界观需要鲜明,让观众可以清晰地感知其立场。如果你设定一个情境(重金诱惑、威胁),却不知道你的人物会如何选择,那就说明他的世界观还不够鲜明。


常常问自己,是否能预判角色的选择,是检验角色是否清晰的办法。


抗日剧主角性格倔强、骄傲,

当他面临日军的欺压,

以杀身之祸相逼时,

我们基本能猜到他不会轻易屈服。


此时此刻,戏就产生了

他若不投降,后果会如何呢?


5 · 艰难的选择

让人物面临两难抉择,是塑造人物的最好方法之一。选择的最终决定,反应了性格和情怀。

我们会喜欢电影主角,往往是因为TA会做出我们认同、但是自己做不到的选择。


6 · 细节

1个巧妙的细节,也许可以事半功倍。


这是我师傅举的例子——《深夜食堂》里,老板脸上有一道疤痕,导演和编剧从未解释过它是如何而来,但是这个细节加强了老板的气场。当老板向食客提出人生建议之时,显得更加值得信赖.


试问,如果是一个皮肤吹弹可破的小白脸和你深夜聊人生,你会相信吗?


7 · 过去VS性格

心理学上,喜欢把人们的性格和心结归因到童年;而编剧也喜欢把人物的性格和心结归因到“过去”。


“当你的反派拥有了一切,那记得给他一个悲惨的童年”

只要反派长得好,三观跟着五官跑


这是一种简单的因果逻辑,曾经的某事造就了现在的世界观,以至于有了如此这般的动作和选择。


更有挑战的做法,是只写性格,不设过去。只用此时此刻的言行举止,把人物立起来。敢不敢不仰仗逻辑,而考验笔法?


8 · 从演员的角度想想看

如上所述,编剧很容易把故事的逻辑给简化,“由于A,所以B”。


当演员看到剧本时,他们会从更多维度去思考、感受这个人物,巨细靡遗地提问。演员需要让自己彻底“进入”角色,体会每个细致入微的情绪,当然就需要了解角色的方方面面。

这时候,你发现人物小传派上了用场。虽然诸多细节可能不会写到剧本里,但是可以帮演员完善对人物的想象。

9 · 从导演的角度想想看

“为什么他要从那边走过来?”

“为什么他的表情是这样?”

“为什么这里的墙是这个颜色”

……

一般来说,电影中的细节都不是意外而是精心设计过的。

导演在现场时,

为什么要这么调度?

这和人物性格、处境有什么关系?


不断自问这些细节问题,可以积沙成塔,完善对于一个场景的想象。


10 · 对事件的反应

不同性格的人,经历同一件事,反应自然不同。

你需要去问自己,这个性格的人,会这么反应吗?


《以家人之名》里两个哥哥对于妹妹谈恋爱的不同反应的细微之处?


转述两个观点:

师姐:人物对于动作的反应,不一定是不变的;而是有层次的,因为TA的心理是变化的。我一般会让人物可能有的各种反应相继出现,让TA更加立体。譬如听到亲人被害的噩耗,可能第一秒是震惊,然后是伤心,再是愤怒……总之,不是单一的。


师傅:有时候,当你想象不出角色如作何反应,可能是你自己代入太深,失去了判断力;这时,不如把自己抽离出来,去想想其他电影里是否有类似角色,当TA遭遇了类似处境,会怎么做。


11 · 人物关系

关系,就是戏。不一定直接写TA是什么人,而是看TA如何对待别人。


杉菜越不搭理,

道明寺就越喜欢她;

女主角看到男主角对流浪动物很温情,

立马就坠入爱河。


当然,角色与自己的关系,也很有表现空间。

如果一个人在独处时和社交时,判若两人,是不是很有戏?


12 · 主动VS被动

别让你的主角变成被利用的那个,棋子是很伤人物的。

13 · 一个常见的错误

你的角色需要自己做出选择,不要为了节奏让他跟着你的剧情走。


在这里需要主角产生误会,在那里需要重归于好,还有在哪哪哪需要搞笑,于是乎,角色就这么被需求牵着走,要哭就哭,要笑就笑,失去性格和情绪的连贯性。



请关注我的公众号





半镜先生故事创作经验合集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单一神话理论:人类的所有故事,都是同一个故事的变形和换装
学编故事的根本方法:技能分解+基本动作+大量反复
故事情节的本质是什么?人类心智运作方式的外部映射
故事张力的秘密:怎样捕捉和制造紧张感?
故事快感的奥秘:读者看什么?和为什么看?
故事创作的“底层逻辑”:带你从十万米高空看透故事创作技术
故事为什么叫故“事”?给你解开故事元素配伍的奥秘!
故事图谱:编故事入门的门径
我是怎样写一个故事的?以《骨符》举例给你揭秘故事创作的核心思维,流程和方法
半镜先生作品集(“半镜奇谈”系列故事)
半镜先生|故事创作经验合集(1)
怎样成为顶尖的编故事高手?(方法篇)
怎样成为顶尖的编故事高手?(心法级教程)
什么是故事的“魂骨肉皮”?
莫言学写作的方法,简单粗暴高效,你直接照搬,都会立竿见影
编故事的本质是套路组合(内含福利)
抄神不抄形,抄形是抄袭,抄神是创造(内含超级福利)
怎样设计和操控读者的身心反应?
编故事就是设计和操控读者的身心反应
“半镜编剧学院”课程精选(编剧作者必修课)
故事中的不变因素与可变因素
故事情节的本质是什么?
故事的灵魂层,骨骼层和表象层
神话是众人的梦,梦是私人的神话
类型故事的通用结构(2)(学习编故事的不二法门)
类型故事的通用结构(我悄悄告诉你个学编故事的捷径)
你写不成写不顺写不好,根源是你对于写作的认识,大部分都不对
学了很多知识,你为什么依然写不出来一篇像样的作品?
一个快速提升编故事能力的方法
故事的骨相决定故事的皮相
“半镜奇谈”的产品逻辑
人类所有故事都是在重述元情节,都是旧桥段的重新排列组合
故事情节设计的终极方法:情节原型与千变情节
编故事最大的奥秘:旧元素,新组合
故事人物的设置方法|因事设人,倒推逆设
灵感和天才,在科学的方法论面前,一文不值
上工守神,下工守器(创造的最大秘密,创作的根本方法)
创作的关键环节|概念的抽象表达式
悬疑故事设计中的逻辑与灵感
故事是“信息拼图”:作者设计,读者解码
故事设计/构思中的“归核”(续)
打样:创作的本质就是持续复制一个“样本”





我是半镜先生,一个职业研究故事,创作故事,和变现故事的人。前出版人,悬疑故事作家,百万级畅销书作者,写作出版过100+本实体书。培训出过200+名职业撰稿人。创办“半镜编剧学院”8年来,教授12000+付费学员。写有“半镜奇谈”系列故事。我已把我的创作经验和研究成果,转化成了几个课程。

其中,《扒桥段——故事的情节原型和千变情节》和《故事引力学——故事吸引力的奥秘》这两个课,是我目前最成熟,最完善,也是得到学员们高度认可度和推崇的课程(这两个课原价各是398元,后面有课程介绍为了让你以不可思议的超低价来体验一下我的课程我特意出来它们,组合成——“半镜课程体验套装


这2个课程原价798元已有几千人以原价订购过了,每天还有很多人正在订购(见后面订购截图)。今天我给你直接减免600元2个最棒的课程仅198元并额外赠送“学员交流群”。(提示:这是对本公众号粉丝推出一项超级福利,同时也是一次营销测试,会随时随地终止


希望你能够抓住这次机会,请添加我个人微信:ibanjing66  免费领取一张600元现金券订购《半镜课程体验套装》可以直接抵用。添加请备注:“课程体验套装” 不备注不通过

特别提示
本福利仅限本公众号粉丝
这里是全网唯一领取渠道

这也是次营销测试,会随时随地取消
请立马加我领取600元现金券



已有几千人以原价订购过了
每天还有很多人正在订购
(见后面订购截图)
“课程体验套装”会随时随地取消
请立马动手,抓住实惠的机会

只有真正会编故事的人
才能真正教会你编故事
想看我写的故事请点击
↓↓↓↓
“半镜奇谈”故事目录




老学员反馈
来看看学过的人对课程的评价
点击下标题方即可阅读
↓↓↓↓↓↓
“扒桥段”100名学员的学习收获与体会

100名《故事创作基础》学员的收获与体会



半镜课程体验套装
课程介绍


扒桥段

  
扒桥段我目前最成熟,也是得到学员认可度最高的课程如果你只报我一个课程,那你报《扒桥段》就行了

故事设计终极方法论

扒桥段

故事的情节原型与千变情节

课程形式

音频课程+小鹅通在线课程(已完结,可随时听长期听)+PPT(在每节音频下方)+老师答疑解惑+学员交流微信群



已有几千人以原价订购过了
每天还有很多人正在订购
(见后面订购截图)
“课程体验套装”会随时随地取消
请立马动手,抓住实惠的机会



欢迎直接添加半镜先生微信:ibanjing66  免费领取一张600元现金券,订购《半镜课程体验套装》可以直接抵用。备注:“课程体验套装” 不备注不通过

故事引力学


故事吸引力的奥秘

故事引力学

如何让你的故事张力强大,引力十足


课程简介

《故事引力学》主要是剖析故事趣味性的原理,揭示故事吸引力的奥秘,讲授增强故事吸引力的根本方法,教你把故事做的张力强大,引力十足。课程通俗易懂,系统深刻,极具实操性。这个课程的目的,是教给你让故事“好看”的根本方法把故事张力和吸引力的原理和方法,都给你彻底解析透彻了



课程形式

音频课程+小鹅通在线课程(已完结,可随时听长期听)+PPT(在每节音频下方)+老师答疑解惑+学员交流微信群


已有几千人以原价订购过了
每天还有很多人正在订购
(见后面订购截图)
“课程体验套装”会随时随地取消
请立马动手,抓住实惠的机会


欢迎直接添加半镜先生微信:ibanjing66  免费领取一张600元现金券,订购《半镜课程体验套装》可以直接抵用。备注:“课程体验套装” 不备注不通过




已有几千人以原价订购过了
每天还有很多人正在订购
(见后面订购截图)
“课程体验套装”会随时随地取消
请立马动手,抓住实惠的机会


欢迎直接添加半镜先生微信:ibanjing66  免费领取一张600元现金券,订购《半镜课程体验套装》可以直接抵用。备注:“课程体验套装” 不备注不通过



特别提示
本福利仅限本公众号粉丝
这里是全网唯一领取渠道
这也是次营销测试,会随时随地取消
请立马加我领取600元现金券




编剧与剧本
全心全意为编剧服务。想学编剧请加VX:ibanjing6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