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未平《长安西望》连载(9)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为西北地区带来了现代化高等教育,使陕西一跃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镇

文化   2024-10-14 08:54   陕西  





编者按:《长安西望:丝绸之路考古纪事》以非虚构文学的方式记叙西北大学王建新教授二十年致力于丝绸之路考古,用探铲在中亚各国发出中国声音,构建中国考古学科的话语体系。王建新教授团队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该书为陕西省2023年重大文化精品项目,被陕西省委宣传部列为2024年全省干部20本读本之一。


海未平大学教师,博士,陕西省作协会员,西安市作协理事。主要从事跨文化管理、文化比较、文化地理、中亚历史文化等方向的教学科研工作,学术功底扎实,属学者型作家。已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在《人民日报(海外版)》《陕西日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文化艺术报》《美文》《延河》《秦岭》等报刊发表散文百余篇。




1937年11月1日,西安临时大学正式开学,15日开始上课。此时正值深秋时节,叶落枝枯,西北风夹杂着尘沙吹过街巷,西安已经寒气逼人。而比气候更寒冷的是时局与社会环境。“西安事变”过去不足一年,各种倾轧、斗争和清算还没结束,太原会战失利的消息不断传来,西安城内人心惶惶。但这并没有影响全国各地流亡而来的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反,还增强了他们救亡图存的意志和决心。

组建西安临时大学的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学制与体制并不相同,北平大学是学习法国拿破仑时代帝国大学制的产物,北平师范大学则参照日本学制,而北洋工学院一直效仿德国学制。所以西安临时大学没有设置校长,而由三校校长徐诵明、李蒸、李书田和教育部特派员陈剑翛组成常务委员会管理校务。

战时窘迫,加之迁徙仓促,西安临时大学并没有完备的校园整建制接纳所有师生,办学地点分别散落在西安城内三处。第一处在城隍庙庙后街4号,这里是清代留下来的“凤邠盐法道属”官衙,校本部、国文系、历史系、外语系、家政系借地此处。第二处在城墙西南角东北大学校园内,也就是现在的西北大学太白校区,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体育系及工学院寄居于此,校门两侧各挂东北大学和西安临时大学校牌。西北地区为何会有东北大学校园?原来,“九一八事变”之后,位于沈阳的东北大学就开始流亡,于1931年9月迁至北京,1936年2月,随调防至陕西的东北军迁来西安,并在西南城角建设校区。1938年3月,东北大学迁往四川三台。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归建沈阳,原西南城角的校区被民国政府划归西北大学使用。因为国难,西北大学与东北大学才有了时空交集。现在的西北大学校园内,张学良将军修建的大礼堂依然矗立,斑驳的墙壁上似乎还留有当年的温度,高高的穹顶下似乎依然回荡着激昂的歌声。西安临时大学的第三个办学地点在今天的北大街通济坊,法商学院、医学院、农学院,以及教育系、生物系、地理系在此上课。

西安临时大学历史系,主任由北平大学著名教授许寿裳兼任,教授有李季谷、许重远、陆懋德、谢兆熊,都是名震云霄的人物。这些学者大都有海外留学经历,个个都是学富五车、贯通中西的学界翘楚。黄文弼先生此时正在西安,他是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驻西安办事处的委员,因此也受聘担任西安临时大学历史系讲师。

1938年初,日本逼近潼关。3月16日,西安临时大学迁往陕西汉中,4月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8月,国立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分立而出——国立西北工学院就是今天的西北工业大学前身,国立西北农学院就是今天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一年之后,1939年8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决定,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改为国立西北大学,该校原有之师范学院和医学院独立,分别改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和国立西北医学院。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是位于甘肃兰州的现西北师范大学的前身,国立西北医学院是合并于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西北医学院的前身。国民政府任命胡庶华为国立西北大学校长,继承西北联大的教学体制,仍为西北地区唯一之大学,而其他院校均为学院。组成国立西北大学的文、理、法商学院均来自原北平大学的主体文理学院和法商学院。抗战胜利后,西北师范学院的一部分回到北京,建成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工学院的一部分回到天津,建成天津大学。而北平大学并未复校,现在的西北大学是继承其主体的唯一大学。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为西北地区带来了现代化高等教育,使陕西一跃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镇。不仅如此,它也带来了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革新与涤荡,让西北地区快速融入现代化的洪流之中。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救亡图存的精神与陕西大学堂自强救国的理念异曲同工,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植,就是它们最大的贡献。而西北大学不仅继承了西北联合大学的学科布局,同时也继承了大学堂时代和联大时代烙入灵魂的深沉的爱国精神。这就是西北大学多少年来能够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内在动力和精神基因。

考古“张骞墓”

1938年5月,汉中盆地山黛水碧,蔷薇和海棠如火怒放,油菜快要收割完毕,水田里开始插上秧苗。迁来汉中城固的西安临时大学4月份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黄文弼先生被聘为历史系教授。此时,历史系成立了考古委员会,委员有许寿裳、李季谷、陆懋德、黄文弼、何士骥、周国亭。

考古委员会成立后,邀请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校常委徐诵明、李蒸,以及黎锦熙、许寿裳等教授踏勘调查汉中周边的古迹遗址。这次考察活动,考古委员会是用了心思的,其邀请的教授中,徐诵明和李蒸是校务委员会常委(其他两个常委是李书田和陈剑翛,李书田正在奔走筹建西北工学院独立之事,陈剑翛此时已经被任命为湖北省教育厅厅长),黎锦熙是校务委员会秘书长,许寿裳是历史系主任,他们都是学校决策层的核心。

考古委员会提出发掘和研究张骞、萧何、樊哙、李固墓以及沔县(今勉县)武侯祠中的民间石刻、褒城石门和汉中其他古代文化遗迹的计划,得到了校务委员会的肯定和支持。

(未完待续)



-- END --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 大家都在看 —


(点击图片扫码下载)



责 编 | 王越美

审 核 | 张建全


文化艺术报社
《文化艺术报》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主管主办,省级文化行业综合资讯报纸。创刊于1958年1月。建设文化艺术网、微博、公众号、手机报、第三方平台、文化头条APP等融媒平台。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190004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