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色圣经”到环境伦理,可持续发展理念从何而来?
“Man is a part of nature, and his war against nature is inevitably a war against himself.”(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他与自然的战争必然是与自己的战争)——《寂静的春天》
1962年,在势如破竹的工业化进路上,《寂静的春天》横空出世,犹如一位耀目的时代代言者,自此,环保主义者将其视为丰碑一座,甚至奉其为“绿色圣经”。
“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
《寂静的春天》展示了一系列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崩溃的现实事件,呼吁人们关注和重视环境问题,共同为地球的未来和人类的生存而努力。
诚然,《寂静的春天》并不寂静,围绕这本书的争论从未停止。但争辩本身不就是一种唤醒方式吗?
《寂静的春天》,作为一部科普文学,在作者生动而严肃的文字感染之下,其教育和启蒙的使命已然达成。
而透过《寂静的春天》,我们则可以看到,上世纪中叶,环境与生态意识幡然觉醒,影响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生态伦理次第形成。
1949年,《沙乡年鉴》出版,提出了后被视为主流环境伦理之一的“土地伦理”。
“土地伦理”设定了一个广泛包纳自然环境中的土壤、水域、空气、植被、动物等生态系统各组分的土地概念。能量自土壤而入植物,自植物而入动物,形成一个没有尽头的生命循环。
人类不仅是土地的主人,也是土地的一部分,与其他生物一样依赖于土地的资源和生态系统。因此,人类有责任保护和维护土地的生态平衡,确保其可持续利用。
“当一件事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这便是“土地伦理”给出的是非尺度。
除“土地伦理”外,“深层生态学”同样影响深远。
1972年,挪威哲学家Arne Næss在“第三世界未来研讨会”上首次使用了“深层生态学”这一术语。
“深层生态学”批判及反思了既有的工业范式与价值观,确认非人类世界具有独立于人类之价值,这种价值不限于对人类目的的有用性。
“深层生态学”认为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剥削和破坏,而改变现状的出路在于借鉴自然界的智慧,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当静默的不再静默,当生命重被定义,当价值再得审视,当我们轻步走在大地的胸膛之上,我们心中神圣的法则也将悄然改变。
【关键词】绿色圣经;土地伦理;深层生态学
【欢迎“关注”,留言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