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即将建成全球最大海上机场,超越美国日本,斩获多项世界第一

文摘   2024-12-29 09:16   广东  
关注我的你,是最善良的!
只为苍生说话,用笔杆子道明事态原委、丈量人间温情。





超越美国日本





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机械作业轰鸣阵阵,在大连金州湾东部海域,大连新机场航站楼及楼前高架桥桩基础工程正在建设中。随着工程的有序推进,预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诞生一座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机场——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


01
中国即将建成全球最大海上机场
2024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据上海边检总站虹桥边检站统计,自1999年以来,虹桥国际机场来往澳门航班由最初的每周2架次增加至如今的每周72架次,数量增长36倍;旅客数量也从每周约100人次增至每周近1.2万人次。
今年以来,截至目前,上海虹桥机场往来澳门的航班总架次数量为2300余架次,旅客总人数61万人次,约占上海各口岸往来澳门旅客总人数的50%,
且两地往来已从最初以探亲为主,
逐步发展为以经商、旅游为主,
呈现更加多元化交流格局。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12月20日报道,中国政府决定在渤海湾建造一座超大型海上机场。一旦这座机场在2035年落成,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离岸式人工岛机场。海上机场又被誉为“离岸的守护者”,每一座海上机场都将承载着人类填海造地的勇气和智慧。
目前日本关西机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上机场,从1995年投入使用,机场的占地相当于700个足球场,每年起降飞机次数高达16万次,接待游客约3000万人。日本之所以建设海上机场,与本国的土地稀缺有关,在中国很多地方也有海上机场,比如澳门国际机场,该机场在建设过程中遇到很多难题。
报道称,目前在建的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是中国首个海上机场,其建设参考了日本大阪关西国际机场和美国纽约拉瓜迪亚机场等海上大型国际机场的建设技术和方法,
采取离岸填海建造人工岛方式建设。
公开资料显示,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的填海区域约为长6.54公里,宽3.5公里,面积20.87平方公里。机场规划建设4条跑道,先期建设2条跑道,跑道长3600米,可以起降全球最大的民航飞机。机场内还将建设一座总面积9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
机场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以起降54万个航班,年度旅客吞吐量为8000万人次,而首期工程将于2035年完工启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这座机场一旦完工,就将超过香港国际机场和日本大阪关西国际机场,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海上人工岛机场。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在生态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在生态保护方面采取了多项具体措施,以确保机场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以下是一些主要措施:
绿色能源和绿色建筑:机场全方位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积极探索应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使用绿色能源、打造绿色建筑,实现绿色运营,达到生态优先、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目标。
应急护岸设计:在填海工程中,应急护岸设计了2.4公里的生态岸线,采用环境友好的天然块石作为护面结构,既满足防护功能,又兼具部分海岸生态功能,并营造出天然礁石岸滩的效果,提高了人工岛的整体景观形象。
噪音和污染控制:在机场建设过程中,特别注重噪音和污染的控制,以保障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海绵城市和花园机场理念:引入海绵城市、花园机场理念,建设海绵机场、生态机场,积极推广应用环保新材料、光伏发电、雨水循环再利用等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和垃圾无害化。
多点引入海洋景观环境:航站楼设计融合蓝色海洋文化特色,多点引入水族景观环境,彰显大连蓝色海洋文化特色,提升枢纽机场的人文感召力。
填海造陆工程的环保措施:在填海造陆工程中,采取了有效的环保措施,确保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日本关西机场和美国檀香山机场的规模和技术特点是什么,与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如何比较?
日本关西国际机场
规模:关西国际机场位于大阪湾东南部的人工岛上,面积为5.11平方公里。航站楼总面积为37万平方米,其中T1航站楼面积为30万平方米,T2航站楼面积为6万平方米。预期旅客吞吐量为3100万人次左右。
技术特点:关西国际机场是世界上第一座完全填海造陆的人工岛机场。机场跑道长度分别为3500米和4000米,共两条。机场采用先进的土木工程设计,支撑柱深入海床和淤泥层,再打入岩石,确保地基的稳定性。机场于1994年正式开通,是日本第一座可24小时运营的机场。
问题与挑战:自建成以来,关西国际机场每年都在下沉,目前剩余海拔高度只有5.3米,预计2056年完全沉没。下沉的原因包括地质问题和自然灾害影响,如冲积粘土层的可压缩性和全球海平面上升。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
规模: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预计建成后的面积将达到20.78平方公里,是关西机场的4倍有余。预期旅客吞吐量超过关西机场,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机场。
技术特点: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是中国大陆首个海上人工岛机场,计划耗资263亿元。采用数字化施工系统,对施工质量、进度和安全进行严格管控。进行了试桩工程,确保施工工艺和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优势与创新: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吸取了关西国际机场的教训,采取了更为谨慎和先进的措施,以避免重蹈覆辙。新机场航站楼工程已进入建设阶段,预计2028年投入使用。
檀香山机场
规模和技术特点:檀香山机场位于美国夏威夷州,是该地区的主要交通枢纽。机场跑道长度和航站楼面积等具体数据未提供,但其作为国际航空枢纽,具有较高的运营效率和先进的设施。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对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具体影响有哪些预测或案例研究?
提升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的建设旨在提升大连的国际航空枢纽功能,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的需求。这将有助于大连重新成为东北地区的航空枢纽,提升其在国际航空网络中的地位。新机场的建设将填补大连航空的空白,承载着大连人的梦想,推动大连经济的发展,促进旅游业和航空业的繁荣。
促进经济发展:新机场的建设将为大连提供约30-50万的就业岗位,并吸引大量高端人才。金州湾临空经济区的落地将引入航空、物流、会展文旅、科创等企业,带动区域消费力,拉动城市经济。此外,新机场的建成将提升大连的国际影响力,成为国际航空枢纽网络中的重要一环,为大连带来大量的流量和关注度,进一步推动大连成为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代海洋城市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推动旅游业发展:金州湾国际机场不仅是一个交通枢纽,更是一个集出行与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海上综合空间。它将为大连带来大量的客流,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选择,推动大连旅游业的发展。新机场的建设将分担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的客流量,并开设通往国外重要城市的航线,进一步提升大连的国际旅游吸引力。
临空经济区的建设: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合理有序开发临空经济区,打造临空经济产业集群。金州湾临空经济区将聚焦航空服务、现代物流、会展和文化旅游、创新科技产业,定位为国际航空中心和高端临空产业集聚区。这将为大连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游客,推动大连腾飞。
人才引进与可持续发展:金州湾国际机场的建设将带来丰厚的人才红利,吸引大量高端人才涌入大连,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这将有助于提升大连的人才储备和创新能力,推动城市的长期发展。
面临的挑战:尽管新机场的建设带来了诸多机遇,但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填海造陆可能对海洋生态产生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确保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周围生态的影响降至最低。此外,新机场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复杂的协调工作,但这些挑战有望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得到克服。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的建设成本和资金来源是什么?
建设成本:根据多个证据,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的总投资额为509.31亿元。其中,部分证据提到的金额为263亿元,但这些数据可能仅涵盖了部分工程或特定阶段的预算。
资金来源: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的资金来源包括中央预算内资金、市本级预算资金和自筹资金。具体比例为:中央预算内资金占10%,市本级预算资金占38%,自筹资金占52%。另有证据显示,资金来源主要为企业自筹。
为何要建新机场?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坐落于大连金州湾东部海域。作为大陆国内首个离岸式「人工岛」机场,该机场占地面积达20平方公里,项目按照运行等级4F标准设计,计画建设4条跑道及9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该机场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离岸式「人工岛」机场。
值得关注的是,如果建成,该机场占地面积将超越面积为13平方公里的日本关西国际机场和9.36平方公里的香港国际机场,也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机场。根据《大连新机场总体规画(2023年版)》,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定位为区域枢纽机场,以2035年、2050年为近期、远期规画目标年。近期规画年旅客吞吐量4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5万吨、飞机起降32.8万架次;远期规画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50万吨、飞机起降54.1万架次。
其实早在2002年,大连新机场项目就已启动。2005年,大连新机场选址经确定为金州湾地区。按照当时的规画,预计2008年可以开始进行填海工程,一期工程计画在2013年至2015年完工并投入使用。但实际上,直到2022年10月,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才取得立项批復。2023年10月,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项目开工动员大会在项目施工现场举行,机场建设正式从「备战」进入「实战」阶段。
大连现有机场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该机场建于1927年,是大陆国内现存并持续运营歷史最为悠久的机场之一。而随着大连经济持续发展,城市建设迅速将机场包围,如今周水子国际机场距离大连市中心仅10公里,也是大陆国内极少数位于市区的机场。
2022年,大连空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谈到,由于周水子国际机场已成为「城区内空港」,发展和运行与城市拓展矛盾突出,无法通过改扩建满足大连地区民航长远发展需要,严重制约城市发展。
据原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规画科技司数据,2002年大连民航机场旅客吞吐量全国排序13。而到了2023年,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2023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生产统计公报》,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位列全国第27位‌。
杜宝贵表示,随着大连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周水子国际机场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运输需求。新机场的建设将大幅提升大连及东北地区的航空运输能力,缓解现有机场的运营压力,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和投资者来到东北地区投资兴业,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大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画(2021—2035年)》获得国务院批復,大连的城市性质由「北方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升级为「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代海洋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批復还指出,大连要加强国际航空港枢纽功能,提升国际航运等现代服务能级。
在大连市人民政府网站公布的《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岛内控制单元详细规画》中,将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定位为区域枢纽机场。此外,明确提出该机场的首位功能是作为国家振兴东北和实现辽寧沿海战略的重要基础支撑,运行主要国际、地区航线,将建成辽寧乃至东北地区的枢纽机场。可以说,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虽然还未正式建成,但早已被赋予重任。
大连位于东北地区哈大发展主轴(哈尔滨-长春-渖阳-大连)最南端,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出海口和东北经济版图中的门户城市,在整个东北地区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机场的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对外通达度,还将成为城市发挥经济增长极作用的硬支撑,对提升城市物流、人流、资金流作用巨大。他说,金州湾国际机场建成后将更有利于大连甚至东北地区集聚更多全国和全球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形成辐射带动能力。
在国际上,像伦敦、巴黎等很多大城市都有多个机场。在大陆国内,随着大城市都市圈人口集聚,多个超大城市或中心城市已经开启「双机场」模式,重庆、杭州、西安、郑州、昆明等地争相规画布局「第二机场」,两座机场互为补充,不但有利于缓解城市航空运输资源紧张的情况,而且有利于城市建成更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相关报道显示,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建成后,将与大连北站、大连湾客运站实现「三港联动」,形成互联共享的「海陆空铁」于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枢纽网络体系,全面提高城市现代化基础设施功能,更好地满足旅客高质量出行需求。
与此同时,新机场的建设也带动了周边区域的临空经济发展。据大连市政府官方网站发布的《大连金州湾临空经济区产业规画资料》,大连将围绕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建设大连金州湾临空经济区。园区规画范围约81.9平方公里,将聚焦航空服务、现代物流、会展和文化旅游、创新科技产业,构建高端临空产业聚集区。
杜宝贵指出,新机场建设形成的产业集群效应,将促进东北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对于大连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来说,这都将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杜宝贵说。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之所以备受业内关注,还因为这是大陆国内首个离岸式「人工岛」机场。「人工岛」长6.2公里,宽3.5公里,离岸最近距离3公里,採用水上回填方式,填海面积20.87平方公里,形成陆域面积20.29平方公里。
至于大连金海湾国际机场为何选址在海上,2016年,时任大连新机场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在接受经济之声採访时表示,大连的土地很少,能建机场的地方非常有限。自2002年以来,大连市政府就组织军地双方的专家开展了选址工作。经各方专家长期反復论证与比选,结论是距主城区100公里范围内的陆域已无大型民用机场场址可选,海上基本具备新机场的理想条件,也是目前唯一备选的场址。
与陆地机场相比,海上机场通常位于海岸线附近,无须占用陆地资源。然而,由于海上环境的特殊性,海上机场在技术上面临诸多挑战,需要综合考虑地质、结构、运营、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滕飞表示,作为一座海上机场,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面临一定生态环境保护压力。由于需要大规模填海造陆,生态环境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以三亚红塘湾海上国际机场为例,该机场是三亚市政府拟离岸填海建设新机场,选址初定于三亚红塘湾区域的海域,位于天涯海角景区与南山景区之间。填海面积28平方公里,整体项目预计投资上千亿元(人民币,下同)。
三亚新机场人工岛工程位于三亚市红塘湾海域,周边有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岸珊瑚礁、旅游休閒娱乐区、农渔业区、中华白海豚等环境敏感目标。由于项目选址位置敏感,屡因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被举报。在2020年的环保风暴中,三亚红塘湾海上国际机场由于违规填海被罚8000万并要求恢復原状。
此外,由于海上机场的填海造陆工程量大,填海材料会给海底基础造成巨大压力,如何确保机场设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成为重中之重。相关报导显示,世界第一座海上机场日本关西机场已经出现了不可控制的下沈现象。虽然这和机场所在的大阪湾地质条件不佳,淤泥层厚不无关联,但可见海上机场的修建和后期维护都不容易。
中交二航局技术中心副总工程师黄修平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填海造陆最主要的是地基沈降问题,他说,可以採用旋喷桩或者搅拌、真空预压或者堆载预压等方式进行地基处理。「虽然地基沈降依然不可避免,但可以採取技术手段将下沈量控制在建设范围。」他说。地基下沈问题并不只存在于海上机场,无论是陆地机场还是海上机场,均可能面临地基差异性沈降的问题。
大连机场集团空港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是以离岸填海方式提供建设用地的大型枢纽机场,深层地基处理对于有效控制地基工后沈降、不均匀沈降及差异沈降意义重大,是确保未来新机场运行稳定的重要工序环节。目前,项目已聘请包括院士在内的权威专家团队,广泛借鉴国内外填海机场项目经验,针对不同区域採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强夯、振衝碎石桩等多种组合方式进行沈降控制,并开展跟踪监测,保证新机场地基处理后沈降满足建设标准。航站区深层地基处理施工面积约80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未来航站楼、航站楼前交通用地和主次乾路交地区域。
「地基要稳固,桩基础至关重要,大连新机场航站楼及楼前高架桥桩基础工程由3000余根嵌岩桩组成,桩径1.2米至1.6米,桩长最长超过80米,是常规陆地机场桩长的3倍。工程总工期约一年半,是机场主体结构安全稳定、抗震耐久的『隐形脊梁』。」他说。
当然,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面临的挑战还不止于此。滕飞指出,大连新机场建设还将面临投资压力。他说,机场建设投资动辄数百亿元,作为国家重点监管的地方政府债务高风险省份,辽寧省政府债务融资也受到一定限制。
滕飞表示,新机场建成后还将面临运营效益的压力。他说,机场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的人口规模,加上高铁快速发展对机场带来的衝击,机场利润空间可能被进一步压缩。
滕飞建议,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建成后,要与周边城市形成良性协同发展关系,加强与辽中南城市群,甚至京津冀城市群合作,形成机场群联动发展格局。与此同时,优化提升机场自身服务水平和航线密度,加大国内和国际客货运航线开发力度,提升机场吞吐量。
「机场被誉为一座城市的引擎,要抓住机遇,积极促进『空—铁』『空—轨』『空—公』联运,大力发展临空产业,构建高水平开放新体制,促进机场枢纽向枢纽经济转变。」
滕飞说。

数字化转型室
只为苍生说话,用笔杆子道明事态原委、丈量人间温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