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这一点,看高古玉的皮壳不再难

文摘   2024-11-03 09:57   辽宁  


都说古玉一层皮
看懂了这层皮就没有问题了
但恰恰是这层皮非常的难懂
现代的仿古技术几乎做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比如你不是要看包浆么
把做好的玉找人贴身佩戴两年
再给你看的时候就有次生的包浆了

再举个例子
很多人喜欢看蛀孔或者土蚀土咬
那咱就给你看看效果
利用老玉料上的天然坑洞痕迹
再打磨一下,高锰酸钾泡一下
你再看到的时候就入坑了
看看下图
是要坑有坑,要洞有洞
还有各种老化现象
沁色看起来也不错嘛
其实大部分是借助这块玉料的原生状态
再进行做旧处理的结果
这样的东西自然会迷惑了大部分收藏爱好者

本文笔者总结了一个比较容易切入的因素
方便初学者能相对快速看懂高古玉的皮壳
这就是高古玉的皮壳自然老化状态
重点不在老化,而是“自然”老化
就是在几千年的埋藏环境中
受到外部环境风化溶蚀和温度压力的影响
导致最表皮出现的晶体孔隙增大
最后出现脱落、凹陷、钙化、萎缩等现象

上图1的位置
表面出现自然脱落现象
这种现象是分布不均匀的
而且脱落的程度也是不同的
很多都是轻微的下陷
不会像仿品那么夸张

上图画圈的位置出现凹陷和受沁严重
往往仿品利用老料的特点也会出现这种状态
但仿品需要在老料凹陷的地方做加工打磨
会把凹陷原始皮壳抛掉
而这种自然的凹陷会有边缘的过渡

上图的123点出现轻微的不规则团状溶蚀
这种溶蚀看起来非常轻微自然
这种程度是仿品无法做到的

上图画圈的位置是自然钙化的现象
这种自然钙化的现象边缘都有过渡
而且钙化的中心位置也有变化
因为这个钙化的过程非常复杂
是上千年的内外物质交替交换的结果
仿品是快速让玉器晶体孔隙增大加入化学物质
这样仿品钙化看起来比较僵硬死板

上图的钙化细看都是有变化的
可见物质的颜色变化和分布变化

上图战汉玉器表面的细密变化
看起来非常平滑光亮
但表面有细密的变化
实际上就是玉器表面的溶蚀
和外部物质融合成一体造成的凸起和凹陷
因为玉料密度较大,这种现象需要放大细看
这种凸起或者连成团状或者颗粒一样分布不均

上图箭头的位置
就是典型的表面腐蚀的坑洞
由于局部的疏松,晶体孔隙加大
外部物质的沁入形成的现象
注意这种腐蚀的边缘都有过渡

上图这种皮壳的感觉
就像是人上了年龄皮肤老化的感觉

上图的现象就是典型的脱落了
由于局部的疏松加上千年来的腐蚀
最后在外部作用下导致局部的脱落

上图是严重的钙化
END



关注我们



《古玉冰鉴》

识别二维码购买下方视频教程



馆藏古玉高清拍摄约3000张
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
图片文件约100G,送优盘
支持安卓手机接口
学习研究最佳资料
请识别下方二维码购买


关注我们







含章雅集
古玉研究鉴定,玉文化推广与传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