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染色做旧?古玉沁色真假对比

文摘   2024-11-06 09:12   辽宁  




古玉沁色的形成是经过几百上千年缓慢的过程
是古玉埋藏环境内外物质交换的结果
五彩斑斓的沁色具有很高的玩赏性
正所谓“玉得五色沁,胜过十万金”
是藏家们追逐的对象
仿古玉是短时间人为给玉器染色
这样快速染色的效果与真品有很大的区别
我们一起来对比一下

下面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左边为人工染色,僵硬死板没有过渡
右边为自然沁色,过渡明显
沁色剔透

左边为人工染色,浮于表面
右边为真品,沁色自然

左边为汉代玉器,沁色过渡自然
整体油润剔透
右边人为做沁
玉器高温加热后,晶体孔隙加大
再瞬间染色
这是高古玉常见的做沁方法

左边人工染色,仿古做沁
右边为汉代玉器,自然沁入


左边为自然沁入呈“黑漆古”
黑色部分油亮剔透
如果放大细看,黑色部分有或明或暗的变化
右边是人为染色,沁色浮于表面
这种黑色就整体死板僵硬没有变化
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

所以我们在看古玉沁色时
一定要注意沁色部分的变化
因为自然沁入是内外物质慢慢交换的结果
这样玉质密度不同,交换结果就不同
产生沁色的不同变化,也就是层次感

左边是仿古做沁,僵硬死板无变化
右边是汉代玉器,沁色多变过渡自然
整体呈多种沁色,五彩斑斓

左边人工做沁染色
右边是自然沁入

左边仿古染色
右边为七家文化玉琮,沁色自然

左边为人工染色,沁色突兀不自然
右边为自然沁入


左边是汉代玉器,红沁自然富有变化
右边为仿古做旧,沁色突兀僵硬


西汉神仙故事人物玉屏风

埋藏环境中富含铁元素

玉器整体呈红褐色的,富有变化

河北定州博物馆

END



关注我们



《古玉冰鉴》

识别二维码购买下方视频教程



馆藏古玉高清拍摄约3000张
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
图片文件约100G,送优盘
支持安卓手机接口
学习研究最佳资料
请识别下方二维码购买


关注我们







含章雅集
古玉研究鉴定,玉文化推广与传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