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2024已近尾声。
奋进、创新、突围、提升……无数闪耀瞬间、感人的故事,映入眼中、荡在心间。
2024,这一年,新津大力实施“五大攻坚”行动,竭尽全力拼经济、搞建设、优环境、保民生,向“智造高地·幸福水城”迈出坚实步伐。
2024,这一年,新津纵深推进“进企业、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用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不断增强企业在新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2024,这一年,新津深入开展“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高质量建设四川成都新津经开区和天府农业博览园,以“立园”加速度跑出“满园”显示度!
攻坚克难,乘风破浪,坚定前行!2024,我们一起经历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站在时间的刻度上,齐心齐力,同向同行!
此时,此起彼伏的加油声彷佛回荡在耳边,一场场重磅赛事在家门口不断上演;此刻,生产线上正满负荷运转,企业忙生产赶订单向着更高目标不断冲刺!越来越多的名校建成投用,公园和文化空间接连上新,交通网络加快完善,特色商业愈加多元……每一帧都讲述着新津奋发向上的故事,每一幕都是新津式“幸福画卷”的最佳注脚。
成都新津推出
“奋进2024 阔步2025”系列报道
生动讲述全区各职能部门、园区
围绕“工业强区”“城市更新”“乡村建设”
“服务增效”“民生提质”攻坚
砥砺前行的奋进故事!
让我们带着勇气和期许
携“新”迈向2025!
今天,我们走进
工业强区
12月,银杏妆点新津,每一寸土地都洋溢着新的生机。
在新津经开区内,扎根13年的中材科技,已完成从天然气瓶到氢气瓶的转型升级,正朝着年产20万只,亚太最大储氢瓶生产制造基地的目标稳步迈进。同一园区内,一大批重点项目在今年相继完成竣工投产和转型升级,伴随着18个新项目的加快建设,新津经开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正加速形成和聚集,为“立园满园”行动注入强劲动力。
产业蓬勃发展、企业竞相涌入。持续一整年的火热场景,正是2024年新津坚持把“工业强区”作为高质量发展主引擎,持续推进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集群的生动实践和有力证明。
▌新津经开区
截至11月底,新津新能源和轨道交通产业正式突破“百亿”大关,分别达到100.06亿和105.51亿元。
至此,绿色食品、新能源和轨道交通三大主产业首次携手进入“百亿俱乐部”,新津迈入发展新阶段。
作为成都最年轻的“区”,亮眼成绩背后,我们不禁要问:新津是如何成功“破圈”,向着“千亿”园区阔步前进?
“百亿”俱乐部 + 2!
新津三大主导产业跑出加速度
全球首列时速达160公里氢能源市域列车、国内首创时速160公里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在中车长客研发下线,川发磁浮掌握的内嵌式磁浮交通技术成功刷新181公里全球最高试验时速记录......
作为全国三大路桥构件基地之一,新津路桥发展势头迅猛。在卡塔尔多哈的绕城高速、美国洛杉矶SoFi体育场和港珠澳大桥等“超级工程”上,都有新津的身影。
▌川发磁浮研发的磁悬浮列车
这一个个“成都造”,背后都有“新津造”强大的实力支撑,助其在全球赛场崭露头角。
如何实现传统轨道交通行业的“破圈”,新津的答案是——创新和强链。
通过聚焦新制式产品和泛轨道交通等新兴领域、最大化“链主”引领作用,园区聚集了成都中车长客、新筑股份、济通股份、大通路桥等60余家上下游企业,更引进中铁高新等重点项目,推动轨道交通产业“拓展谱系”。
▌成都中车长客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
集群效应下,企业接轨上下游市场更为便捷。
“今年配套产品需求较往年上涨30%左右,一直满负荷生产,产品供不应求。” 大通路桥总经理刘军峰表示。
为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新津积极组织企业抱团“出海”。在9月的一次供需对接会上,以大通路桥和新筑交科为代表的轨道交通企业,一举拿下了1.5亿元海外订单。
“新津造”能地上飞驰,也能“上天入海”。11月,作为国内首家实现PBO航天纤维百吨级工业化量产的制造商,新晨新材在珠海航展斩获多单。民航物流多款智慧行李机器人从12月开始陆续装配在国内10余个大型机场。中材科技正朝着年产20万只,亚太最大储氢瓶生产制造基地的目标稳步迈进。格力钛新能源四季度正冲刺10亿元年产值目标......
截至11月底,新能源与新津轨道交通产业分别达到100.06亿元和105.51亿元,创历史新高。
▌中材科技生产线现场
作为成都市绿色食品产业的主要承载地,今年以来,新津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势头同样强劲。
“投资近3亿元的二期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投产,年产能将超过20万吨。同时,三期项目也进入到了筹划阶段。”中粮生化(成都)总经理梁永红称,企业主要向霸王茶姬、茶百道等品牌提供配套产品,满产状态从年初持续至今。
作为成都一刻钟经济圈内的产业区,技术创新、企业扩建、产能释放......成为了推动新津三大主导产业同时迈入“百亿”俱乐部的澎湃动能。
18个新建项目加速落地!
一大批企业竣工、投产、再升级
“新津一流的营商环境和贴心的上门服务,让我们的项目审批时限大幅缩短。”位于新津经开区的兄弟路标,跑出了“拿地即开工”的“加速度”,高效的政务服务,让公司总经理章淑枫感到满意和震惊。
为解决三塔科技公司用电难题,区经信局、电力公司等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对所在园区楼栋直接进行动力电“定制化”改造,为企业长远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
▌成都三塔科技中小试平台
这样的情况,在新津比比皆是。“企业提需求,我们就要做好服务,不让企业错失机遇。”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任人如是说。
正是如此,园区今年已成功推动18个新项目落地开工。其中,海吉星投资50亿元打造农产品数字生产基地、晓麦投资30亿元建设川菜产业生态园区、中铁高新投资10亿元新建盾构机/TBM整机和桥梁钢结构制造基地、蜀能电科投资10亿元打造四川省新型电力系统创新基地、川能投投资3亿元建设独立储能电站……
▌建设中的中铁高新智能装备制造基地
不仅要“规模”,也要“质效”。除了新建项目,一大批企业正致力转型、升级和换赛道。
成都方鑫董事长林东表示,“今年产值将突破20亿元,较去年提升30%以上。”这家主要生产锌铝镁的企业,经多次技改升级,目前产能、性能已处于业界领先水平,近年来更积极转型,致力于新能源光伏产业的配套产品供应,还带动下游企业东鑫亿胜今年到新津发展,实现当年落户、当年投产,并实现5亿元产值。
在上月举行的一场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上,更吸引上下游企业会后庚即来津洽谈,助力光伏支架产业强链补链。
▌成都方鑫生产车间
回望过去一年,在津企业,创新动作“只增不减”。
至臻光学加大研发投入,成功制造全球最大口径离子束超精密加工系统;明天高新创新以“定制化”产品突围,并加大投资2亿元启动智能化改造;中蓝晨光院PBO纤维产品全球首次应用于高端手机,革新超轻超薄设计;恒泽建材追加投资1000万元新建新能源电解液生产线;中德铝业积极由建筑铝材向工业铝材转型,积极布局新赛道。
至此,新津三大主导产业均迈进了“百亿”俱乐部。一大批项目扎堆开工竣工,企业不断转型升级,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全力推进‘立园满园’行动,努力打造‘千亿’园区。”新津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进解优促”激发澎湃动能
构筑“智造高地”
新津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和“服务增效”攻坚行动,就是助推企业、激发澎湃动能。
今年9月,成都启动“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按照市委部署要求,新津深入开展“进解优促”工作,各职能部门主动下沉,进园区、进企业,用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增强企业在新津发展的信心决心。
“政府解决问题真是太快了!”向己科技联合创始人傅翔感慨。作为成都唯一入选“人工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图谱”的数据标注企业,12月初却面临着培训场地缺失和人才流失的风险。园区第一时间与多部门对接,提供培训场地、地铁接驳与人才申报服务,迅速化解了难题。
▌区经信局与区科协有关负责人走进园区询问企业需求
企业“遇事”,迅速解决,得益于园区相关部门的“向前服务”。
作为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区经信局带头把“家”安在园区一线,后续区科技局、区工商联等部门也将陆续搬入园区,“面对面”为企业纾困解难。截至目前,新津已完成覆盖走访全区1064家重点企业,帮助解决企业困难442项。
除了“解困”,还有“搭桥”。自年初开始,新津已开展11场政商恳谈会,收集企业诉求 267 个。15场供需对接会帮助企业争取订单 20 余个,合同金额达 33.5 亿元。
▌政商恳谈会现场
围绕“园区优化强承载攻坚”,新津30个能源项目在12月11日集中开工,为“立园满园”行动提供能源保障。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我们强化‘一切围绕项目干、一切盯着项目干’工作导向,确保每一个项目顺利推进。”
而在落实“进万企”规定动作之外,新津还打出了提质增效“组合拳”。比如,在全市率先推出“免申即享”“易申快享”等“政策找企业”工具,实现“企业零跑路,政策精准享”;积极探索“无事不扰”和信用监管,整合多部门执法资源,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且公平的市场环境。
“民营经济18条” “津英人才2.0”“企业服务中心”“津津通”“周三企业服务日”...... 一项项实打实的政策、一个个服务企业的创新举措,让新津的营商环境焕然一新,真切地提升了企业的发展体验。
事实证明,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决定“来不来”的关键,也是企业“满不满”的直接映射。这一点,新津交出了一份令企业满意的答卷。
记 者:谢宇纳
编 辑:郭 箐 杨梦漪
审 核:雷浩然
编 委: 李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