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14:52,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河北省委书记平台出现了一则《充电桩安装申请》的投诉。投诉内容很简单:“沧州市新华区供电公司已经明确答复并告知社区和物业,禧福荷堂A区现在符合申请安装充电桩条件,并告知如何申请,但是社区仍然说是电力公司说的不可以安装。”
对于沧州市新华区禧福荷堂A区居民关于充电桩安装问题的投诉,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评价和分析:
1. 政策落实与部门协作问题
★政策导向明确:中国近年来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国家层面多次强调需完善充电基础设施。河北省及沧州市应积极落实相关政策,支持居民合理需求。
★供电部门的责任:供电公司已明确小区符合安装条件并告知流程,说明其已履行技术审核职责。问题可能出在社区或物业对政策的执行层面。
★社区/物业的职责:社区作为基层治理单位,应配合居民依法申请,若以“电力公司不同意”为由拒绝,需核实其依据是否合理。若供电部门已批准,社区可能因信息滞后、政策理解偏差或存在其他隐忧(如安全顾虑、管理成本等)而推诿。
2. 问题症结与潜在原因
★沟通不畅:供电公司、社区、物业三方可能存在信息传递断层,导致居民申请受阻。社区可能未及时更新供电公司的反馈,或对政策解读存在误解。
★利益或管理矛盾:物业可能担忧充电桩安装后的维护责任、电力扩容成本分摊、停车位占用等问题,但未明确向居民解释,导致矛盾激化。
★行政效能不足:若社区明知供电公司已批准仍拒绝配合,可能暴露基层部门存在懒政怠政现象,需上级介入督查。
3. 解决路径与建议
★强化信息公开与透明沟通:
社区应公开供电公司的书面意见,明确安装条件及流程,避免口头传达导致的信息失真。
若存在其他限制因素(如消防验收、产权争议等),需向居民详细说明并提供解决方案。
★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
地方政府可牵头组织住建、电力、消防等部门联合办公,制定标准化安装流程,减少社区或物业的决策压力。
★完善监督与问责机制:
上级政府(如新华区或沧州市)需对此投诉展开调查,核实社区拒绝安装的具体理由是否合法合规,对推诿行为予以纠正。
将充电桩配套建设纳入基层考核指标,倒逼责任落实。
4. 案例的典型意义
此类问题反映了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最后一公里”的梗阻,凸显基层治理中政策执行碎片化、部门协同不足的短板。通过该投诉,地方政府可举一反三,梳理充电桩安装的共性难题(如老旧小区电力改造、物业权责划分等),形成制度化解决方案,避免类似矛盾重复发生。
5. 总结评价
此事件中,供电公司的积极回应体现了技术层面的支持,但社区的执行滞后暴露出基层治理的薄弱环节。解决此类问题需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强化跨部门协作,并通过政策工具破除利益壁垒。同时,居民通过“领导留言板”投诉是行使监督权的体现,也考验地方政府能否以“接诉即办”的态度推动问题实质性解决,真正实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