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中国艺术报 | 第一师阿拉尔市:让胡杨的故事随文艺精品传向远方

2024-09-28 21:01   新疆  

《中国艺术报》2024年9月27日第6-7版版面图

第一师阿拉尔市:
让胡杨的故事
随文艺精品传向远方


中国艺术报记者 邓立峰


“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1949年10月,英雄部队三五九旅的传承者解放军第一兵团第二军进入新疆,屯垦戍边,像胡杨树的种子,播撒在新疆的土地上。其中,在塔里木河的起源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三五九旅传人造起一座新城,人们开始与坚韧不拔的胡杨一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戍边英雄和各族民众共同挖渠修路、开荒造田、建设新城:这不仅是一师光辉的历史,也是当下阿拉尔城市建设的真实写照。

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 姜元昆

在阿拉尔,兵团精神、胡杨精神和三五九旅精神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对于生活在阿拉尔的文艺家来说,书写兵团精神,歌颂胡杨精神,继而将胡杨的种子播撒出去,是他们自觉承担的历史责任。而在这一过程中,很多文艺家也成为了一棵胡杨,扎根在这片热土,以文艺力量浇灌兵团精神,将兵团人屯垦戍边、建设边疆的英雄故事传播开来。


写胡杨:赞颂铁血历练的兵团人


作家总喜欢歌颂胡杨,赞颂生命力的顽强。在今天,胡杨依旧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对象,但在阿拉尔,胡杨有了更为具体的形象,那就是甘于奉献的一代代兵团人。

1953年,来到这里的两万余名官兵就地转业,整编为新疆军区农业建设第一师,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前一年整编的师。一代代兵团人在这片不毛之地上搭棚垒灶、风餐露宿,他们与从各地来到这里的青年一起,打造了一个生机盎然的“生态绿洲”——2002年,国务院批复设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阿拉尔市,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

“他们响应祖国建设边疆的号召,几十年默默奉献,成为边疆大地那一棵棵沉默无言又金光闪闪的胡杨。”阿拉尔市作协主席、作家卢山这样写道。

2023年7月,中国曲协走进阿拉尔市十六团职工群众身边开展文艺演出合影。


这些“沉默无言”的奉献者中,有一群人非常特殊。1958年,出于屯垦戍边事业和开发塔里木的需要,塔里木大学应运而生(时名为塔里木河农业大学)。建校之初,师资短缺,响应党的号召,一大批知识青年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数十年如一日,埋头在塔大,将青春献给了教育戍边事业。

“我是一棵胡杨,在离塔克拉玛干沙漠最近的地方耸立坚强。”庆祝塔大建校60周年活动中,一台名为《我的名字叫胡杨》的文艺演出引发广泛关注。“这台节目通过诗朗诵、情景表演、歌舞等形式,诠释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塔里木大学团委书记常海亮介绍,学校精心打造这台演出,就是为了动员全校师生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奋力推进兵团特点、南疆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再上新台阶。

“各族学子在课堂上孜孜以求,在实验室里夜以继日,一支支服务队在南疆‘送技术下乡’……这些动人的场景,正是我们创作这台演出直接的灵感来源。”受邀担任《我的名字叫胡杨》总导演的一级导演李少华介绍,创作团队致力于呈现塔大的光辉历史和师生们的奉献精神,“讴歌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让它永远植根于我们的心中”。《我的名字叫胡杨》有400余名演职人员参与,全部为塔大的师生。

2023年10月,庆祝塔里木大学建校65周年文艺演出《我是一棵胡杨》现场。塔里木大学供图


2023年,塔大建校65周年之际,李少华再次获邀,执导《我是一棵胡杨》,呈现了一台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精彩演出。“《我是一棵胡杨》在新疆各地连演多场,反响强烈。演出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师生们的精彩演绎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给予人的精神鼓舞。”李少华表示。

如李少华所说,在今天,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在新疆大地上赓续、传承,对人们的精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阿拉尔市,一座建筑面积达11000余平方米的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坐落在市中心,纪念馆展现了屯垦戍边的战士“一手拿镐,一手拿枪,一方维稳”的艰苦历程,记录着用铁血历练的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纪念馆展厅中经常涌入前来参观的外地游客,他们在英雄们的照片前伫立、沉吟,从文字介绍中感受那既光辉又满是艰辛的屯垦戍边故事。那一张张经过时光浸泡的老照片,也在不断地接受着参观者的感叹和崇敬。


成为胡杨:“新兵团人”在“新城”扎根


也是在兵团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数十年来,一大批青年源源不断地来到新疆,参与到屯垦戍边的工作中,他们在兵团定居,结婚生子,如一棵胡杨树,把根深深扎在这片热土之中。

“塔里木胡杨/大地内心的明亮和忧伤/使我看见了生长与死亡/一片贫瘠之地的生命/竟也如此倔强”,写下这样诗句的人叫代敦点,现为第一师阿拉尔市作协常务副主席。1994年,24岁的代敦点从老家河南,追随在团场工作的叔叔来到这里。曾打过工、收过废品,做过小生意。他一边谋生一边读书写作,后被《塔里木日报》社招聘为记者。30年来,代敦点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兵团生活,在各大文学报刊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散文、评论作品,出版了两部作品集,并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在第一师阿拉尔市作协,不仅聚集了一批资历较深的“老作家”,还吸引了年轻作家的加入。

90后姑娘唐琳便是其一。10岁时,唐琳随母亲从四川来到新疆,在这里开始了新的生活。也是在此时,天性敏感的唐琳开始写作,将情感揉碎在文字中,从此一发不可收拾。2009年,19岁的唐琳考上了塔里木大学。

毕业后,唐琳留在了阿拉尔。“我在这里生活了很久,兵团精神一直影响着我,甚至影响了我的人生选择。大学毕业后,我先后进入一师十六团、八团工作。团场的生活让我的精神更加坚定。”唐琳介绍,后来她辞职在一师七团种水稻、开文旅公司,都与受到兵团精神的感染有很大的关系。在阿拉尔工作之余,唐琳也写了很多胡杨和塔里木河主题的诗歌、散文,她的诗歌《灵魂河畔塔里木》还在阿拉尔的诗歌大赛上获了奖。“兵团历史厚重、丰富,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也让我们对人生、对新疆这片土地有了深入的思考。不管走多远,兵团精神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中。”唐琳说。


用文艺播撒胡杨精神的种子


在阿拉尔,用文艺讲好兵团故事,从来都是文艺家的“重头戏”,而兵团故事和兵团精神也确实滋养了阿拉尔文艺的发展。如今,阿拉尔的兵团文艺创作已形成了完备的体制机制——在阿拉尔市文联的推动下,很多艺术门类都有了专注于兵团文艺创作的工作室:除了霍玉东文学工作室,还有李巍书法工作室、李向文摄影工作室、葛云科美术工作室等。

阿拉尔市文联开展“送春联送祝福 文艺进万家”活动。

作为阿拉尔市书协常务副主席,李巍一直从事书法篆刻创作。“2020年,我读到了丰收先生的《镇边将军张仲瀚》。这本书讲的是‘新疆军垦第一人’张仲瀚将军创建兵团时的艰难历程,以及他在兵团工作的故事。张仲瀚的个人魅力和奉献精神让我深受感动,阅读过程中,我几度流泪。”从那时起,李巍就有了以书法、篆刻来展现兵团发展史的想法。

李巍立马着手创作。以篆刻表达屯垦的宏大主题,他限于篆刻材料的尺寸不足,到建筑工地上选了几块红砖回家,在砖石上雕刻了张仲瀚的头像及其关于兵团建设的题词,以这两方砖刻制作成拓片,并用书法题跋。后来,他又创作了砖刻《兵团进行曲》,同样制作成拓片并题跋。这两件作品也入选了第46届世界技能大会“十大绝技”项目,并被世界技能博物馆(上海馆)收藏。

李巍一直在坚持兵团主题创作,也以他的工作室为基础团结书法篆刻同仁开展兵团文艺创作。“身处阿拉尔,我时刻都在感受着它日新月异的变化,也感受着‘老军垦’建立的伟大基业和兵团精神,这是兵团的宝贵财富。”李巍认为,兵团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你不走近它,就不会知道它的前世今生,你不了解它,就不能感受它的深沉和博大,“兵团承载的是一份特殊的责任和担当,需要我们这些文艺工作者去传承它的精神,把胡杨的种子播撒出去,讲好兵团故事”。

正是保持着这样的信念,生活在兵团的文艺家用文艺创作实践传承着兵团精神、胡杨精神和三五九旅精神,用文艺作品讲述兵团故事,“播撒胡杨种子”。阿拉尔和胡杨的故事将随一件件文艺精品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阿拉尔文艺
团结引领文艺工作者,为建设南疆兵团中心城市贡献文艺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