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需求持续升温,银行现金取款尤其是外币取款业务峰值屡创新高。身处国际金融中心,上海银行业紧抓数字金融机遇,持续发挥创新精神,打造数智工厂,走在探索现金业务数字化的前列。
《国际金融报》记者调研获悉,面对本外币币种繁多、客户需求旺盛的情况,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通过“订单直配”模式提供快速便捷的配款服务,满足了移动互联时代下“快节奏”的消费习惯。客户只需在手机银行上预约“下单”,即可到其指定网点领取直配式“现金包”,这得益于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正在稳步推进的“数字化现金中心”项目。
高效满足现金直配需求
全流程数字化高效作业,广泛覆盖20余种外币,“现金包”点对点直配,冠字码安全可溯,重塑现金业务流程……工行上海市分行以“数字化现金中心”建设为突破口,向新而行起笔“数字金融”大文章。
秉承“顶层架构自主构建、业务流程自主重塑、系统平台自主研发、智能设备整合集成”的原则,工行上海市分行在总体架构上逐步建设数字化现金中心管理平台,将现金中心各类软硬件设施纳入一体化管理,通过高性能计算硬件和各类计算模型实现各类业务数据和管理数据的处理,不断提高现金作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
其中,为上述“订单直配”提供数字支持的,是正在逐步投入运行的一体化“数字智能流水线”。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这条流水线集成了以单个客户为单位的外币分拣、清分、反假、装包、贴标和打印配送信息等环节,以数字化设备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作业模式,满足辖内线上外币预约直配需求。
工行上海市分行现金营运中心通过引入纸币直配分拣一体机,实现现金实物订制化配发、标准化封装;搭配数字化分拨设备,实施实物封包自动化分拣、流水线投递;运用抱夹式AGV小车,对实物款箱点对点搬运、集成式码放。
工行上海北区支行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数智运营将数智势能转换为发展动能。该项目运用“非接触式”的信息媒介与现金实物的强绑定,构建资金流、信息流、实物流“三流合一”的作业模式。
在上述环节中,将逐步减少人工干预,最终实现无人或少人作业场景,在精简操作流程、有效防范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满足社会公众个性化现金需求,助力构建网点“轻型化”运营模式,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上述负责人说,通过这套设备,银行可以更多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有力提升业务工作效率。同时,通过统一定制化包装,银行也为客户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体验。特别是在助力加强安全性方面,每个封包与封包内的现金冠字号码一一对应,有据可查,全程可追溯,为客户提供放心钱。
深入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记者在现场采访获悉,“数字化现金中心”项目还包含智能配送、园区安全、库房管理三个方面。在面向辖内网点的配送过程中,工行上海市分行运用大数据、机器学习、时间序列分析等技术构建并完善现金预测模型,利用历史数据和增量数据进行训练,实现了对辖内现金需求做出提前、准确的预判,并系统优化配送线路算法,有效整合车辆、人员、实物等配送信息,与库房信息化板块形成联动。
与此同时,为保障高级别安全管理,通过人脸识别、视觉识别、流平台等技术,已初步实现对现金营运中心内各类人员、车辆的身份、出入权限、活动轨迹与操作行为的智能化管理,有效甄别危险品和违禁品进入园区,避免产生管理风险隐患。
在库房管理方面,工行正在逐步通过可视化技术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完成金库3D模型的构建,实时监控运行情况、统计库房内各类实物数量和金额,最终将实现出入库作业自动化、分拣调运数字化、盘点查库智能化。
“数字化现金中心”项目的推进是工行上海市分行践行数字金融大文章的生动实践之一。
近年来,工行上海市分行认真落实数字金融发展要求,聚焦“数字工行(D-ICBC)”建设,围绕数字生态、数字资产、数字技术、数字基建、数字基因五维布局,以数字化转型工作为抓手提质增效,将数字“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深入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据悉,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将继续深耕数据共享,从数据蓝海中“披沙沥金”,探索运用AI智能预测,精准对接发展所需,让数智驱动惠及更多社会公众,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数字金融”大文章的笔触绘就金融为民的多彩画卷。
记者:王媛媛
编辑:姚惠
责任编辑:毕丹丹
—— / 好文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