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赵海滨委员:调整种植结构 发展有机绿色谷子和杂粮产业

政务   2025-01-16 17:31   黑龙江  

2024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600亿斤,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实现“二十一连丰”,虽然充分体现了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但种粮效益却难以提升。省政协委员、省农科院赵海滨建议,调整种植结构,引导农民跳出“一亩三分地”的单一种植,利用我省优越自然资源发展有机绿色谷子和杂粮产业,提高粮食的附加值,助力食物供给更多元,农民生活更富足,能够走出一条具有黑龙江特色的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乡村振兴之路。

赵海滨

加强政策扶持,构建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完善对谷子和杂粮主产区奖补政策,增加生产机械和加工机械补贴,同时,根据谷子和杂粮产业自身资源特色,因地制宜优化生产布局,形成规模化、集群化生产优势区域,推动产业整体布局向区域化、标准化、专用化、集约化、优质化方向发展。依据优势区域布局,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全产业生产效率,提升产业化水平,营造政府、企业、社会共同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价值链。从提高谷子和杂粮供给质量出发,调整种植结构,促进产业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合理安排品种比例,减少产量低、效益差的品种,增加优质、绿色、安全、价值高的品种,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发展多元化的产后加工,由初级加工向主食化加工转变,由生产初级产品向高精尖的中高端产品转变;形成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强化价值链,通过对产业的结构优化与开发,加速产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全面提升产业效益。

加强品牌培育与宣传,提升产业软实力。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增产增效并重、生产生态协调为要求,按照发挥优势、展现特色、集聚发展、辐射带动的思路,构建省级品牌、地域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等多层次谷子等杂粮品牌。依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挖掘品牌的历史文化内涵,发展后备箱经济;强化宣传,突出产业特色,鼓励各级单位开展线上线下品牌宣传推介活动,营造宣传品牌、支持品牌、发展品牌、保护品牌的良好氛围,提升公众对谷子和杂粮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培创公共品牌,助推产业品牌实现信任溢价。

顺应市场需求升级,优化产品类别。根据终端消费市场升级带来的差异化、多样化需求,以产品品质开拓市场,以市场需求促进产品加工,以生产加工促进产业生产,在保障中低档产品种类充分的同时,适度适量提升高档精品特色品类。企业应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注重新产品、新功能开发,在多功能产品开发、副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运用高新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依靠产业多种组织主体,鼓励和支持谷子等杂粮生产、加工、销售建立合作机制,建设集生产、加工和服务于一体的发展联合体,形成多元复合、功能互补、配套协作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格局。

创新产业融合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链叠加,在巩固原有产业基础的同时,结合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强化产业多环节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规模效应与范围效应,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智慧农业、体验型休闲观光农业,加速实现第二、第三产业价值向第一产业回流,积极运用“互联网 +”,创新营销模式,打通流通“最后一公里”和销售“最后一公里”。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党宣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讯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