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她退休不褪色
从华东理工大学来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再次登上三尺讲台
为祖国西部高等教育事业发光发热
她就是
银龄教师 何峻
何峻老师带着爱心在新疆种下梦想的种子,从上海远赴祖国边疆,工作之余游历新疆,有感而作,于《海归学人》杂志发文,以笔为媒,分享新疆的独特魅力与亲身感悟。
新疆拾光
一位援疆教师的视角
春归之际,我怀揣憧憬,跨越4300公里,自沪上来到边陲新疆。这是我第三次踏足此地,但与以往不同,此行并非为游赏,而是响应教育部的号召,投身教育援建事业。时光匆匆,转瞬一学年即将结束。此间数月,我不仅以游客之姿再次领略大美新疆,更以居者之态,切身感受了安全、从容、淳朴与好客的新疆。
新疆乃大美之地
正如俗话所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美。”大,是新疆的胸襟。天山横亘,昆仑巍峨,塔克拉玛干沙漠辽阔无垠,每一处都彰显着自然的雄浑与壮阔,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沉淀。美,是新疆的灵魂。春日伊犁河谷,杏花如云似霞,绽放生命的热烈;夏日喀纳斯湖,碧波荡漾,宛若仙境;秋日塔里木河畔,胡杨金黄,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冬日天山雪岭,银装素裹,静谧庄严。大美新疆,令每位访者都能感受生命的壮阔与自然的恩赐。
新疆是安全之所
许多未曾踏足新疆的人,难免会疑虑重重,担心不够安宁。事实上,这也是亲朋好友们最为关切的问题。然而,生活于此,我亲身感受到发自人们内心深处的那份安全感。无论北疆还是南疆,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在学校门口,看不到家长簇拥,接送孩童。这里最常见的景象是,身穿校服的孩子结伴而行,有说有笑,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当地人告诉我,通常只有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才需要家长接送。在新疆,孩子们独立自主、自信阳光的模样,正是这片土地安全安宁的生动写照。
新疆系从容之境
这种从容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在喀什古城,常见维族大叔大妈在街边悠闲地漫步、闲聊,享受着喧嚣而又和谐的古城生活。在伊犁草原,哈萨克族牧民或骑马或驾摩托,自在地放牧,享受着现代田园牧歌的生活。我工作与生活的“石油之城“克拉玛依,同样洋溢着从容的气息。车行都市,你会发现这里交通秩序井然,很少有人抢道超车。快节奏的生活并未催生躁动,人们不急不躁,展现出一份平和与理解。这份从容,不仅是生活态度的体现,更像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礼赞。
新疆有淳朴之风
这种淳朴与生俱来,不加修饰,无法伪装。记得四月的那拉提杏花谷之行,我们遇到了哈萨克牧民组织的马队,他们为游客提供一对一服务。牧民不仅带我们骑马登山,欣赏沿途美景,还给我们讲述草原历史文化。到达山顶,我们准备付款,他们却说,“不用着急,你们先去玩个痛快,要下山时联系我们来接,到时再付钱也行。”他们就不担心我们自行下山,不再找他们了吗?毕竟下山可比登山轻松多了。另一次,同事生日聚餐,无意中向饭店老板提到内地餐厅对生日顾客有优惠。老板憨笑着说没有特别的活动,不过新疆的瓜果很美味,说罢端来一只大西瓜。大家品尝后赞不绝口,老板竟又接连切了五个西瓜,让大家吃个尽兴。还有一次,我的墨镜掉了一个鼻托,到学校附近的眼镜店修理。修好后,老板坚持不收费,称只是个小零件,还免费清洗了眼镜,临走时又赠送了一块眼镜布,叮嘱我爱惜眼镜。新疆的淳朴,就在这一个个真诚温暖的瞬间,深深打动着我的心。
新疆亦好客之乡
这片热情的土地,孕育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对远方来客的热情。初到学校,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工,都对援建教师热情关怀,嘘寒问暖,让大家迅速融入新生活。走在校园,即便是陌生学生,也会礼貌地道一声“老师好”。走出校园,好客风俗同样在民间流传。不久前,我和家人前往阿勒泰富蕴县旅游,租车遇阻,却在酒店门口遇到一位热情的回族出租车司机马师傅。商定包车费用后,我们开始了愉快的旅程。马师傅今年50岁,从小在可可托海牧场长大。他一路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不时邀请我们晚上去他家吃饭。起初,我们以为他只是客套,谁知游玩结束,他仍然坚持邀请。我们盛情难却,接受了邀请。马师傅的家宽敞而温馨,他妻子是哈萨克族,一双儿女已成家立业。为了款待我们,他们特意拿出来自阿勒泰夏季牧场的羊肉,这是我们品尝过的最美味的新疆美食。饭后,马师傅兴致勃勃地弹起冬不拉,唱起哈萨克民歌。他家里摆放着十几种乐器,除了冬不拉,还有手风琴、电子琴、二胡等,这些他都是自学的,弹奏起来却流畅自如。在马师傅家,我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这不仅是一场热情的款待,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一次文化的体验。他们毫无保留地与我们分享对生活的热爱,让我们真切体会到了新疆人民的淳朴与真诚。
短短数月,我已收获无数美好的回忆和温暖的感动。作为援疆教师,我将继续为教育事业贡献绵薄之力。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真实的新疆,走进新疆,感受这片神奇之地的魅力。新疆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淳朴热情的人民。在这里,我们的视野得到拓展,心灵得到净化。新疆,绝不会辜负每一位真诚而来的访客。
何峻,华东理工大学退休副教授,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全国多语种翻译人才库专家、上海市外文学会会员、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会员。主持和主译各级各类外译项目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和上海市哲社中华学术外译项3项,中宣部外译项目4项。曾获2023年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自育自学"育人模式35年研究与实践》。退休后响应国家号召,以银龄教师的身份,前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工作,在教学一线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发挥专业特长继续投身各类外译项目,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三尺讲台
讲不尽的是教书育人的情怀
执教天山下
放不下的是对教育事业的坚守
向银龄教师致敬!
来源:合作发展部
排版:张习川
编辑:谢蓉 高娉婷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