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前 “八百壮士”打响四行仓库保卫战

文摘   2024-10-26 10:50   北京  

   1937年12月,《良友》画报第132期出版发行。作为一贯抗日的画报,此期《良友》画报封面为冯玉祥将军,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良友》画报第132期封面 冯玉祥


   七七抗战爆发后,冯玉祥致电第29军将士:“抗敌守土之责,断不容丝毫退让。”7月10日,冯发表《对芦沟桥事变谈话》,指出全国军民应团结一致,为民族生存,为国家复兴而坚决奋斗。相继任第三战区和第六战区司令长官。

大军开赴华北增加抗战实力(王小亭摄}

我军军官在前方指挥作战(王小亭摄)


   此时抗战正酣,大批军队调往抗战前线。《良友》第132期以中国具无尽的抵抗能力、锦绣河山、精神与物质凝成铁一样的阵线、可怜闸北成焦土、孤军奋战记、献金救国等图文对抗战进程进行报道。

   孤军奋战记便是指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的四行仓库,孤军与侵华日军奋战四昼夜的战役。

国军将士在闸北防地抵抗日军


   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之后,中国投入70余个师的兵力,动用舰艇40艘、飞机250架。我官兵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坚守三月,粉碎了日寇扬言在三个月内即可征服我全国的狂妄野心。

      1937年十月下旬,闸北我军在战略上进行转移。10月27日凌晨,谢晋元团附及营长杨瑞符受命率八八师第五二四团第一营官兵452人,为掩护主力大部队连夜西撤,谢晋元带领部队穿过敌人猛烈的炮火,进驻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为了迷惑敌人,四行守军对外称八百人,故外界敬之为“八百壮士”。

孤军奋战记


   四行仓库是一座混凝土建筑,有很大的厚度,楼高六层是该地区最高的建筑。三面为坚固墙壁,南面可望见河对岸的公共租界。

   10月27日清晨,日军发现四行仓库内仍有中国守军,立刻发动进攻,受到“八百壮士”的猛烈阻击。10月28日晚,谢晋元向官兵传达了“死守四行仓库,与最后阵地共存亡”的命令。谢晋元率部在弹丸之地与穷凶极恶的日军激战四昼夜,打退敌人10余次疯狂进攻,毙伤日军200余人,用生命和鲜血奏响了一曲抗击侵略的壮丽凯歌,史称“八百壮士守四行”。

   “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消息传开以后,整个上海都沸腾起来了。上海各阶层市民争相支援。募集大饼、面包、大米、火腿、罐头、白糖等慰劳品,设法送入。

童子军杨惠敏与警备新垃圾桥之英兵


国旗在四行仓库屋顶迎风飘扬


   当时一个叫杨惠敏的第四十一号女童子军,向上海商会取了一面很大的国旗,冒险送到四行仓库守军。当国旗高挂四行仓库屋顶,随风飘展,上海市民闻讯而来,瞻仰者途为之塞,更增强了国人抗战信念。曾任《良友》总编辑的马国亮先生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在这可歌可泣战役期间,《良友》编辑部收到一封从四行仓库带出来的信,让编辑们惊喜和感动,当即决定刊登在《良友》画报第132期上。

民众至苏州河畔瞻仰四行仓库


   信中写道:当我们孤军独守四行仓库,保卫闸北最后一块土地的时候,由外间热诚的同胞们设法送来的许多慰劳品中,发见了贵杂志社的数十本《战争画刊》,这些画刊不但给我们带来我军各方面战线的战斗实状,而且还给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的兴奋欣慰,解除了我们的寂寞。

   ……

   有一天晚上,我亲自拿了一个用棉花做成的照明弹抛下地上时,却巧打中了一个伏在地上的敌人,他喊叫了一声,以为吃了一个钢炮弹,夹了尾巴就跑。

   其实我们的生命是没有紧要的,最紧要的是国家的生存。所以上海中外人士对我们的热诚,我们是感激的。但是各界的慰劳,我们却受之有愧,因为我们军人有守土的天职的。为国而死,可谓责无旁贷。

   我写这封信的目的,也就是想向各界道一声谢,和说一声再见。

            八八师五二四团的一个下级军人敬上

   今读这封没有署名的信,依然可以感受到当时的华军战士英勇卫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现已成为珍贵的抗战历史写照。

前线将士每人每日发光饼一个充饥

民众献金救国

上海妇女自发制作棉马甲与前方将士御寒

妇女冒险亲赴阵地 向将士敬献棉衣表示慰问(王小亭摄)


   这期《良友》画报,还刊发了漫画家叶浅予的文章:战时军粮 标准光饼。详细介绍了国人在抗战时期制作光饼保障军队军粮的事迹。

   光饼在当时也成为“八百壮士”充饥的食物,直至10月31日,奉令撤出四行仓库。

   全民族抗战中,八百壮士在四行孤军抗战,是最感天动地的战役之一。气壮山河,永垂青史。

   《良友》画报中的孤军奋战记,以及诸多抗战影像,已成为全民族抗战的历史见证,载入史册。

                喜欢就点亮“在看”↓


六言良语
抹去尘埃,发现真相。国人须知:没有抗战胜利,就没有中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