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蔡维天教授、李艳惠教授语言学讲座

学术   2024-06-14 14:21   中国香港  

应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邀请,来自台湾清华大学的蔡维天教授和来自南加州大学的李艳惠教授,在2024年6月13日共同做了题为“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的学术讲座和圆桌讨论。这次活动由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主任邓思颖教授主持。



蔡维天教授和李艳惠教授从语法理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教学应用、大数据研究等方面出发,探讨了汉语语法学所面临的新挑战,并提出了对语言学未来研究的展望。讲座出席者人数众多,气氛热烈。



蔡维天教授从“人工智慧”(即“人工智能”)对语法研究的挑战出发,对比了内涵语言和外延语言的不同,并引出了“人文智慧”和“文人智慧”的概念。他指出,语言学研究者不应该人云亦云,应该一方面使AI物尽其用,一方面持续探索人类心智,同时坚守以人为本的“文人智慧”,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李艳惠教授指出,形式语言学在上个世纪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也会有灿烂的未来。根据日常生活中与AI的互动,AI在具体的语言学问题上的处理其实并不如人脑。因此,她认为,人脑的优势在于能够从混乱中看到秩序,人们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加强自己的逻辑能力和分析能力,方能于各行各业出人头地。



讲座结束后,两位教授与现场的听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听众围绕“内涵语言”(I-language)的模型问题、二语习得的研究、生成语法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挑战等问题,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进行了互动的讨论。蔡教授认为,“人工智慧”一定要和人的智慧相结合,才能解决各方面的问题。李教授强调,语言可能会演变,但语言学研究的精髓是不会变的,因此我们应该以不变应万变,把握精髓,展望未来。两位教授还对在场的年轻研究者表达了期许,认为语言学的未来在年轻一代的手中。



邓思颖教授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基础研究对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性。语言学各领域研究者不宜各自为战,也没有分裂的条件。研究者应该充分运用自己的长处,做好基础研究,发掘汉语之美,共同面对新挑战,把语言学做得更好。


撰稿:郑子鑫

摄影:Mian

语言学冰室
语言学好学言语,闻新知识知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