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合江:看“山旮沓”里小村庄的善治蝶变新路子

民生   2024-10-23 18:46   广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基层治理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是当下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集体性探索。


合江镇同志堡村距镇区中心17公里,毗邻廉江市,是化州市革命老区。因地处偏远,一直以来,同志堡村曾一直深陷资源特色不明显、区位优势欠缺、党员干部群众发展信心不足的桎梏,在寻求发展的道路上,“一山放出一山拦”。近年来,乡村振兴触角不断延伸,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等帮扶政策纷至沓来,村支部“一班人”坚持与时代同频共振,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火热实践,同心共治、多向发力,在山旮旯里闯出了一条乡村善治新路子,为革命老区精神作了新时代注脚。


“咬定青山不放松”

集体产业走“从0到1”的突破之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同志堡村支部“一班人”结合村中区位条件、资源实际以及成本投入等综合分析研判,坚定选择发展种植业,立志在产业上谋突破,为村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谋定后动,解决用地问题是第一步。同志堡村紧抓人居环境整治、撂荒耕地等政策利好,对村中70多亩连片撂荒耕地竹林木进行全面清理,由村集体统一承包发展集体经济。面对个别群众的不理解、质疑声,支部采取“1+N”的上门走访模式,由1名支委干部带领包片干部、威望高党员、村长、村民小组长等逐一上门走访,深入分析发展形势,解读政策文件。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连片撂荒耕地竹林木顺利清理,曾经的“竹林地”化身“致富田”。

因地制宜,选对产业模式是关键招。用地问题解决之后,同志堡村先后尝试了辣椒、香蕉农作物种植,最终将焦点瞄准了传统蚕桑种养殖业。面对养蚕室场、经营运作等现实问题,村支部背靠镇党委指导支持,想办法、找出路,集思广益组织干部群众商量讨论,积极向上沟通衔接,一个接一个击破起步难题。没有室场,村长无偿提供400多平方闲置用地;没有资金,就想方设法解决,“政府支持一点、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出资一点”,建大棚、买设备,2023年基地正式建成投产,2024年再次扩种50多亩。目前,基地养蚕工作人员共7人,供叶人员17人,人均月收入3000多元。其中,供叶农户种桑土地归村委会承包三年后,每年还可领取300元土地租金收入。基地大部分工作人员来自村中无业留守老人,“银发力量”有了用武之地。基地村委会收入部分则用于村中公益事业,2023年村委会收入4万多元,为基地购置大型风机4台。







同志堡村占地400多平方米育蚕大棚


“兢兢业业为人民”

尊老爱幼走“由少及多”的用情之路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农村治理的重点。同志堡村将更多的关爱用来呵护“一老一小”,将传统美德宣扬以实际行动具现,社会教化“润物细无声”,良好家教家风相互颂扬,社会治理情感桥梁更加牢固。

关爱下一代,经济发展激活公益助学“一池活水”。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2021年,村支部书记亲自开耕作机松土,带头播种插秧,党员群众深受感染踊跃复耕,整合撂荒耕地一百多亩,村委会集体复耕30多亩,利用集体复耕收益,同志堡村举办了首届“庆丰收、助奖学”糍粑文化节活动,对村中考取市重点高中——化州市第一中学的4名学生进行了奖学助学。2022年,同志堡村在直销基础上,利用部分粮食收成,制作成当地特色农产品“糍粑”出售,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了收益,公益事业便更“豪”,奖学活动扩展成了奖学奖教,优秀教师也列入奖励范围,当年共32人受表彰,2023年46人受表彰。从2021年首次开展奖学活动至2024年,同志堡村每年考取市重点高中人数从初始4名增加至8名(其中2024年2名考取茂名一中)。

2024年同志堡村奖学奖教大会现场


弘扬敬老情,座谈聚餐点亮爱老助老“一抹深红”。随着自身发展,同志堡村对外“磁吸力”日益增强,一外出乡贤主动提出出资支持村中工作,重点关怀老人群体。在乡贤的大力支持下,由村支部牵头,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采取集中座谈、聚餐、发放节日慰问物品的形式举办了同志堡村中秋节老年人关爱活动。2023年参加活动对象为70岁以上老人,人数420人;2024年为65岁以上老人,人数500多人。其中,聚餐食物素材主要来源于集体撂荒耕地收成。参加活动老人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座谈会上谈感受,共同聚餐增感情,节日礼品添喜庆,作为同志堡村的老人也“倍儿爽”。

2024年同志堡村“关爱老人,情暖中秋”活动现场








“传统技艺今日新”

壮大非遗走“做优叫好”的传承之路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村民自发传承热情高。糍粑是传统小吃,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因其制作工艺繁复而日渐式微。据刘付氏族谱记载,明孝宗弘治元年(公元 1488 年),刘付氏祖上由福建迁居广东山底(广东化州、廉江,广西陆川三市县交界处一带),担心路途遥远错过投宿没有饭吃,便将糯米饭制成糍粑作路上充饥用。刘付氏族人定居山底后又进一步改良制作方法,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碱水糍粑。合江镇同志堡村刘付氏族聚居处,至今仍保留着这个传统。每年的农历十月二十八日(俗称“禾了节”,早期丰收节),当地刘付氏族人家家户户都会用当年新收的糯米制作灰水糍粑,邀请亲朋好友到家欢聚一堂,共庆丰收。自2018年起,每一年同志堡村村民都会自发组织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前,集体开展糍粑制作活动,各婆媳妯娌分工合作,少年孩童参与其中,耄耋老人一旁观看,场面好不热闹。

支部重点攻坚成效足。作为传统技艺,糍粑制作由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是农村文化的灵魂,是连结邻里情感的纽带。经支部提议,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共同商议,决定将糍粑制作技艺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支部牵头多方奔走,利用自媒体广泛宣传,邀请相关人员现场体验制作过程,深入了解技艺精髓。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2022年合江传统灰水(碱水)糍粑制作技艺成功申报化州市第八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被列入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4年9月22日,同志堡村应邀出席广东省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现场展示糍粑成品,供参观人员免费品尝,现场介绍制作技艺,糍粑制作传统技艺时代光环越发生辉。







2024年9月22日,同志堡村应邀出席广东省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


干部有冲劲,村民有热情。同志堡村支部书记每个季度都会组织“两委”干部集体开展谈心谈话,围绕“何为干部、为何干部、如何干部”三问深入探讨,支部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日渐增强,党建势能有效转化为发展动能。彩虹与风雨共生,机遇与挑战并存。同志堡村备跑于新冠疫情爆发时,起跑于新冠疫情抗击期,在最艰难时刻,勇立自力更生志气,硬自强不息骨气,对认准了的事情,拿出干一件成一件的劲头,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的发展新路子。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相信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赛道上,在“百千万工程”的加持下,同志堡村能驰而不息,坚持不懈以“穷苦”之力跑出自身加速度,最终实现“跟跑”到“领跑”的华丽蝶变。

..............................................................................................................................................................................................................................................................................................................
-END-


猜你想看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个在看哦 

乐活化州
有用!有效!有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