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中不断成长的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对于积极服务国家新发展格局责无旁贷”2024年10月14日,在毗邻白石角海滨的香港科学园,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这是中国内地高校在港的首个综合性研究机构。揭牌仪式上,中山大学(以下简称“中大”)还与香港高校签署了一系列在医学、医工交叉、能源技术、生物等领域的合作协议,合作学校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以此为平台,合作也从科研延伸到人才培养,例如,中大中山医学院拟与香港理工大学合办4+4双学士医科学位课程,医学+工程双博士学位课程,并推动毕业生在香港及内地同时取得跨境医生执业资格。“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的成立,是内地高校加强与香港深度合作的又一新的尝试。”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说。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的落地,与国家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密不可分,在此战略下,近年来,香港多所高校率先在大湾区设立分校,内地大学也把研究机构开到香港。内地与香港的双向奔赴,为中国高等教育突破过去的资源、人才瓶颈提供了新的契机。这只是中大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一个缩影。对地处广东、毗邻港澳的中大而言,身处“奔赴”的最前线,扎根大湾区的尝试早已开始。2024年10月14日,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在香港科学园正式揭牌成立。这是内地高校在港首个综合性研究机构。
2024年盛夏,30余名来自中国多所高校的科学家和博士生搭乘“中山大学极地”号从南海之滨出发,穿越南海、东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抵达北冰洋中央区,开展中国高校自主组织的首次北冰洋科考活动。这是由中大打造的中国高校首艘、国内第三艘极地破冰科考船。从航拍影像上来看,这是一个身披红色铠甲的“庞然大物”:长78.95米,宽17.22米,吃水深度8.16米,伴随着海冰裂帛般的强烈破碎声,它不断地向前碾压,在北冰洋海冰上划出一道长长的弧线。这次科考顺利执行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获取了大量珍贵的北冰洋科考调查数据,提高了对北极快速变化的科学认知。继“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顺利完成远海科考后,这是中大服务国家海洋战略的又一项成果。向海图强,是中大近年来关键的学科布局之一。中大濒临南海,一向有海洋研究传统,早在1928年,中大师生就完成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对西沙群岛的科学考察。2015年后,中大开始以“大学科思路”推进学科建设,以珠海校区为中心,在海洋科学、海洋工程、大气科学、地球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等多领域建设大海洋学科群,目前已建有7个涉海学院。中大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晓介绍,学科群带来了集群效应,“海洋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7个院系既有相对独立的学科边界,又有交叉合作”。作为一所“三校区五校园”、文理医工农艺综合学科布局,拥有70个院系和10家附属医院的大型综合性大学,中大天然有“大”的优势。近几年,学校的学科布局与研究方向强调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珠海凤凰山顶,坐落着中大“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天琴计划”的目标是2035年前后在约10万公里高的地球轨道上,部署三颗全同卫星并建成一个空间引力波天文台,通过引力波源探测进行天文学、宇宙学及基础物理前沿研究。2019年6月8日,刚刚建成三个月的测距台站就成功获得了月面发射器回波信号,半年后又历史性地测到了月面上全部五个反射镜信号,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后世界上第三个成功测得全部信号的国家,这是“天琴计划”的第“0”步,通过地月激光测距实验,为天琴卫星的高精度定轨提供技术支撑。地月激光测距技术是该计划“沿途下蛋”的成果之一,即通过基础研究同步带动关键技术突破和应用。中大天琴中心副主任梅健伟指出,一方面,分阶段推动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关键技术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各步骤任务有自己的科学产出或重大应用,服务国家国防安全、资源勘探和经济发展等。 除了“天琴计划”外,中大还拥有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中国首个高能非弹性中子散射谱仪等重大科学平台。中大充分发挥“大”的优势,近五年来,中大科研规模和质量持续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总数5179项,同比增长47.9%,集中受理期立项数连续四年突破千项。科研经费持续高位,2021—2023年连续三年超过40亿元,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在学科布局方面,中大在广州、珠海和深圳三校区错位发展,珠海校区聚焦于“深海、深空、深地与深蓝”,广州校区则以文理医传统优势学科为主,深圳校区是近年来中大发展的新增长点,主要布局智能制造、材料、生物医学等新工科和新医科,并建设了两家直属附属三甲医院。更“大”的层面,三校区布局也是中大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举措,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是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三个重要极点。中大校长高松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中大目前稳居“国内高校第一方阵”,按照学校的三步走战略,下一步是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最终迈进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因此,中大要继续努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结合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学科布局,以高质量学科体系建设为基础,持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中不断成长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对于积极服务国家新发展格局责无旁贷,要更好发挥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交汇点作用。”但高松也提醒,大学在强调服务国家战略的同时,不要忽视对教师特别是基础学科教师自由探索的鼓励和保护。他说,每个大学都需要思考,如何在“有组织的科研”和自由科学探索间找到平衡。左图:2024年,“中山大学极地”号开展了中国高校自主组织的首次北冰洋科考活动。右图:“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站。图/中山大学2023年10月,中大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报告(2020—2021)》蓝皮书,聚焦大湾区区域治理与规则联通、市场一体化和社会融合等重点问题,编写单位是中大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主编之一是符正平,他是中大管理学院教授、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曾兼任中大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大湾区战略开始落地实施。符正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中大早在1983年就成立了全国最早的港澳研究综合性实体性研究机构,2015年发展成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随着大湾区概念的提出,中大再次抓住了历史机遇。他进一步解释,中大地处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州,又毗邻港澳,天然就有“市场的基因”,这也是中大核心的优势之一,即与产业的联系极为紧密,教授的很多课题都与企业需求紧密相关,“可以说与社会是无缝连接”。“最典型的就是经管学科,以工商管理为例,广东的民营经济很发达,这里有很多一流企业,这就意味着我们有丰富的研究材料与数据,这是学科发展最重要的土壤。”在符正平看来,大湾区战略让中大在为产业提供服务的同时视野更加打开。大湾区对标的是面向未来的产业体系,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中大面向国家和大湾区的重大需求,布局新工科、新医科,开设航空航天、生物医疗、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新专业,为大湾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人才、知识和技术支持。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粤港澳大湾区最核心的优势是区域协同的制度优势。以大湾区的“药械通”政策为例,允许港澳的医疗器械和药品供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9市临床急需使用。在符正平看来,这项政策为深圳、广州等地的医疗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中大有这么多临床资源,在推动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方面,有很大的优势。”高校的产学研困境已有多年,近年来,各高校都在寻找更有效的模式,推进与产业的深度合作。符正平指出,中大过去的模式是和地方政府合作建立研究院,但这种相对宽泛的合作模式会将成果转化的链条拉长。近些年,学校尝试直接与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中大已和中国石化、华为等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共建了50个校企联合研究平台。“企业对合作的长期投入,是基于其业务的持续需求,这种稳定性对于科研成果的持续转化和应用至关重要。高校应将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他说。最近的一个例子是在今年8月,中大与中国南方航空正式合作共同培养民航飞行员,共建飞行技术专业,这也是对我国飞行员培养机制的一次创新与尝试。首期“招飞”学员不超过30人,接受“2+2”模式培养,即前两年在中大学习基础课程和飞行技术专业课程,两年后将被送往法国国立民航大学进行飞行训练。“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合作模式,不仅打破了以往只在职业学院才能进行此类培训的旧观念,而且更加贴近技术前沿。”符正平说。目前,与国内很多综合性高校一样,中大的科技成果转化要进一步提高效能,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多位受访专家指出,核心难点是体制机制的突破,除了学校内部的努力,还应搭建起平台,如概念验证中心、中试熟化平台等,这些平台不应仅依赖于学校,也要与工业园区、科学园区等外部机构合作,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在符正平眼中,粤港澳大湾区对标的是国际一流湾区,中大可以借鉴旧金山湾区的斯坦福模式。“斯坦福大学是一所世界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但也是一所创业型大学,拥有一套灵活的产学研合作制度,比如教授可以停止在大学的工作,出去创办企业,几年后再回来,这些制度目前国内还很难实行。”他指出,在任何大湾区,高精尖产业与一流的大学都是硬币的两面,所以,在粤港澳大湾区,区域产业发展和学术研究也必须相辅相成。“十四五”以来,中大年度科技合作企业1150家,年均增长12%,来自企业的年度到账经费超过12亿。在创新药物、生物疫苗、高端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源材料等领域,有一大批创新成果已经或正在实现产业化。此外,中大已与广州实验室、鹏城实验室、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联合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加深合作。“要深度融入大湾区发展,就要深度融入区域创新体系。”高松指出,下一步,中大将整体推进校地校企协同创新,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各项优势,结合地方和产业需求,对接深圳光明科学城、广州南沙科学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三大科学城”,探索地方研究院、高等研究院、校企联合研究平台建设的多种模式,围绕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统筹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打造引领未来的学科新增长极。记者:霍思伊(huosiyi@chinanews.com.cn)
运营编辑:马晓轶
推荐阅读
▼
封面报道
《百年中大》
点击下图,一键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