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在线团队
争取给你更好的、更新鲜的高考资讯!
2025年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招生陆续拉开帷幕,作为特殊招生中关注较高的升学两个途径,你都了解清楚吗?强基和综评有什么区别?两个能同时报考吗?不同年级应该如何准备?今天,京考一点通(ID:bjgkzx)详细解读强基计划和综评招生的区别,建议收藏本文~
通过上表,我们能看出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在招生方式上有相同和不同之处,关于强基和综评的不同点,我们具体来看:
强基计划:更加注重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这也是受强基计划招生专业的影响。一般来说招生对象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普通考生,第二类为五大学科竞赛金银牌考生,这类考生可以破格入围校考。综合评价:综评招生中一些中外合作的院校会对考生的英语成绩有要求,部分院校会给竞赛生给予一定优惠,具体可查看当年各院校的招生简章。
✨这两种招生政策非竞赛生均可报考!
想要查看强基、综评最新招生动态、历年招录数据、历年校测试题等,加入【2025强基/综评备考交流群】及时获取↓↓↓
![]()
强基计划:建立在国家对人才的战略需要之上,强调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因此,参与招生的院校是清北等39所985院校,是我国层次最高、关注度最高的一批院校。2024年33所高校在京进行强基计划招生,6所不在京招生已在表格标注,注意查看~
综合评价:招生院校层次广,211、双一流、中外合办校都有。北京考生可以报考的7所在京综合评价招生院校如下:
![]()
强基计划: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招生专业既包含基础学科又包含高精尖领域的交叉学科。近些年一些王牌专业及交叉学科的加入,使得强基计划更受考生和家长青睐。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招生专业在各省市存在不同(报名时在系统中查看),简章发布之后各省考生应注意是否在本省招生。2024年各强基院校在京招生专业及计划数如下:
![]()
2024年强基计划在京招生新增专业如下:
北京大学:新增生物科学类-生物医学和基础心理方向、化学类-材料方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航空航天类-动力(飞行器动力工程)
北京师范大学:新增汉语言文学(古文字方向)
中国农业大学:新增生物育种科学(植物育种、动物育种)
复旦大学:新增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类(核物理)、化学类(化学)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新增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西安交通大学:新增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增数学类-自动化方向
中国海洋大学:新增海洋科学专业
中山大学:新增物理学(物理学院)
综评院校面向北京招生的院校为7所,大多是各学校比较好的专业,甚至是王牌专业!2025综评院校招生专业如下:
北外和国科大暂未发布2025年招生简章,上表参考2024年招生专业!
按照往年招生安排,北外综评3月、国科大4月底陆续启动报名,<京考一点通>持续跟进相关招生简章、招生动态并实时更新,关注我们及时获取↓↓
强基计划:强基计划的录取模式大部分为“8515”模式,即:85%高考成绩,15%校测成绩。
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有很多,各院校折算比例不同,有“631” “541” “73” “85:15”等。以京内两所综合评价招生院校为例,北京外国语大学:综合评价成绩=高考成绩70%+能力测试成绩30%;中国科学院大学:综合评价成绩=高考成绩×60%+国科大测试成绩×3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10%。
✨从录取模式上来看,强基计划高考成绩占比较大。
强基计划:强基计划的学生入校后会单独编班、单独培养、小班化、导师制,本硕博衔接培养,优秀学生,高校可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方面予以优先安排。特别说明的是:强基计划硕博阶段可以转段。从去年公布的首届强基生转段数据来看,强基计划的升学率非常高,很多院校的强基转段率都远远高于院校的整体保研率。综合评价:招生入校后没有特殊的培养模式,是否转专业视各校的规定而定。✨强基计划在培养方式上要比综合评价花费的时间、精力、人力上要多。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强基计划的学费和普通专业一样,而综合评价因大部分为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或专业,所以学费一般会偏高。以下建议并非按照严格的时间轴线,各位考生家长根据自身情况及最新政策要求灵活调整![]()
首先,家长需要综合考虑考生兴趣爱好、地域倾向、专业选择、奖项等级、成绩、优惠政策等进行院校定位,小编建议家长可以先大而广的圈定一个范围,再平衡各项因素逐步精准细化。
其次,了解报考流程,提前准备报名材料。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报名材料一般包括以下九项:
(1)报名申请表;
(2)自荐信/个人陈述;
(3)高中阶段获奖证书及证明材料;
(4)高中阶段文化课成绩单;
(5)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单;
(6)模考成绩;
(7)推荐信;
(8)其他可证明材料;
(9)高校特殊要求提供的材料。
( 具体材料内容以高校当年招生简章要求为准)
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大都是基础学科,对基础学科不感兴趣的考生,如果只是为了进入名校而只是把强基计划当做攀云梯的话,不建议报考,这样将来长期深耕于不喜欢的专业是十分痛苦的。考生再次全面了解强基计划,在此基础上判断自己到底是否报考强基。一般来说,每年的强基计划在要求上变动不会很大,而强基计划准备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考生的报考,所以提前了解往年的招生政策,早做准备,做到有备无患则显得十分重要。尽量在报名前就做好院校规划方案,提前定位自己的目标院校专业。建议从两个方面着重考虑:个人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前景;考生自身成绩位次。上半年,集中精力、积累知识提高成绩,对于综合评价来说,高考成绩在综合成绩中所占比例达到了85%。
此外,部分赛事在高三考生还有参加的机会,考生可以重复参赛,竞赛奖项等级越高,高校认可度越高。值得一提的是,五大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的考生有机会提前签约清北等高校。高考是基础,下半年要全力准备,而且强基计划、综合评价高校都对高考成绩做出了要求,根据各高校、各省市不同,达到本省自主招生控制线、或是一本线,或是以高考成绩选拔入围等。以上是结合往届上岸学子们的经历,给各阶段考生、家长们总结的详细备考攻略,具体时间节点划分还要以考生个人情况为准,进度快慢需要结合自身学习能力合理调整,赶快准备起来!越早开始,便多一分上岸的希望!高二家长在选定升学途径后需重点了解相关政策。选择报考强基计划或是综合评价,需要了解高校强基综评的报考条件、开设专业、优惠政策、考试模式等。考生在中学时的期中、期末和模考成绩均会被纳入考核范围,考生在平时考试时不可马虎大意,一定要稳扎稳打。高二考生除了提高学业成绩外,也要走出校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是志愿服务、义工服务、调研实践等活动,也可以是研究性学习、文化交流活动等。首先,目标冲击清北名校的考生需要相当优秀才能在各种考核中脱颖而出。此类考生需在积累奖项或提升综合成绩的同时,关注清北推出的综合营和冬令营。
其次,其他高校王牌专业学院也会举办夏令营,考生需要在5、6月份关注高校夏令营资讯,符合条件的考生建议报名参加。升入高中,家长应该有意识的了解大学多种升学途径,基本了解相关政策后结合自家孩子的特点和优势,合理规划升学路径。如具有某一学科特长的考生,可以重点培养该学科,重点关注强基计划;各方面比较均衡的考生,可以全面发展,关注综合评价……信息的获取途径可以是招生官网、公众号等等,大家可以关注<京考一点通>公众号,我们会及时更新相关内容👇
该阶段是考生学习积累的过程,在高一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期中、期末成绩,在综合评价报名初审中有一定的参考权重。高一下学期进行的学考,关系考生学业水平等级评定,其成绩又可用于综合评价录取分数参考,考生也要提高重视。在兼顾好课内学业时,可依据兴趣培养一至两门学科特长。数理化基础较好,未来意向报考理工科专业,考生可参加五大学科竞赛和科创竞赛,获得奖项傍身(意向走竞赛路线的,高一就要开始竞赛学习);文科生可关注含金量较高的作文和英语比赛,包括雅思和托福考试,对于意向报考小语种、中外合作大学或港校的考生,在英语口语、写作方面打好基础。在学业规划方面,也要提前了解目标院校及目标专业选科要求,新高考背景下,无论是走强基综评,还是普通高考,都需要考生有清晰的生涯规划和学业规划。
低年级的同学一定要提前了解早做规划和准备!《高一高二高三强基计划培养规划指南》,给予不同起点考生强基计划培养规划建议,免费领取👇
写在最后:京考一点通(原北京高考资讯)公众号持续关注高校录取分数、高考政策、高中知识点干货、强基综评、学科竞赛等内容,欢迎关注并分享公众号给更多需要的同学或家长~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各院校官方平台,由北京高考在线团队独家原创整理分析制作,官方微信公众号“京考一点通(ID:bjgkzx)”,请尊重原创整理成果,转载须先联系授权并注明来源“北京高考在线”,否则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