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驷:移情无处不在,不分流派
情感
教育
2024-11-03 17:13
湖南
| 问:
关于移情和阻抗,我感觉相比于认知行为疗法和人本主义疗法,精神分析中的这两种技术似乎更容易让咨询师深度卷入咨访关系。认知行为疗法主要关注来访者的思维及认知模式,咨询师更像一个旁观者;而人本主义疗法会强调咨访关系,同时更多关注的是来访者的潜能、资源和自我实现,这些也都来自于来访者本人。精神分析中的移情和阻抗直接涉及咨询师的反应和双方的关系,这让我感到在咨询中个人情感卷入更深,消耗也更大。我想知道这是否是大家的共识,为什么精神分析会将移情和阻抗作为核心技术,是否因为它们更适合处理更严重的情况?
我们来看一看这个问题。关于你说的“精神分析会卷入,有些疗法不会卷入”,这个理解也对,也不对。精神分析治疗有这么长时间的咨访关系,有它固定的模式,和病人无话不谈,而且治疗师又非常包容、深解人意,当然会引起双方的共同卷入。无论是认知行为或人本主义,它不是没有情感卷入,而是以一种隔离的方式工作,不去看自己的情感。其实,移情现象不仅见于精神分析,也见于所有心理治疗的过程,还见于非心理治疗过程的所有人际关系中。它一直是存在的,只是其他疗法不看,视而不见,假装它不存在,是不是?比如认知行为治疗。当我们看见他一个非理性思维,我们告诉了他并帮助他认识。可是当这个病人始终不改变的时候,我想问问大家,我们治疗师有没有情感反应?我们也想抛弃他,但是我们不承认这一条,不看这一条,我们还认为我们是全心全意的。我们把自己描述成为、打扮成为、刻意装扮成为,并且按照这个模式去行为、去举止。但实际上内心的另外一面是什么呢?这让我们越来越厌烦。所以,你说我们其他疗法有没有情感的卷入?只不过我们精神分析是注意这件事,并且利用它作为一种工具。注意啊,我不是利用它干什么事儿。比如,病人对我有色情性移情。" 那好啊!"
"那今晚上我们就去一下咖啡店?"
"既然喝点咖啡,不如我们喝点酒吧!"
"唉呦,你这醉酒样子,我陪你吧!"
"你家在哪里?我送你回家吧!"
而是看见这个病人想干什么,跟他讨论,利用它,追溯它,想法从哪里来的,这个模式怎么形成的,你为什么会使用这样的模式?这个模式对你有什么好处?对你有什么坏处?精神分析从来不否认认知,只不过是改变病人的认知方式不一样罢了。当然我们其他还有一些技术,比如支持性的技术、鼓励的技术,但是在支持、鼓励的技术中仍然含有这些基本技术。否则你只指望它,我们就能包容他,就能改变一切了?这改变是怎么发生的?我们要有对病人的理解,深入的理解,是不是?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会正视,在精神分析中会有情感的介入这样一个现实。同时我们把它发展成一种技术,发展出一种规范,并且要认识到它可能给治疗带来的不利影响,发展出很多伦理性的东西来预防它不利的因素。并且也提醒我们所有从业人员,在和病人工作的过程中,都要体察自己的情感体验,真实的情感体验,而不要假装说“我没有情感体验”。也要求我们所有的从业人员,如果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精神分析治疗师,必须需要接受个人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