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丰鱼”成立于1986年,是一家集粮食生产、开发、销售、科研创新、生产示范、农旅融合于一体的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主要生产“双丰鱼”牌丝苗米、生态香米、香粘米等优质大米,其产品畅销珠三角地区。企业于2018年被选为“龙门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负责产业园项目的牵头实施工作,现已入驻产业园并投产。
走进“双丰鱼”企业办公大楼,记者被这里的丝苗米体验馆所吸引。馆内通过农耕工具、水稻标本、图片、文字、VR技术等展示方式,分区全方位展示我国南方农耕历史发展进程、水稻品种、劳作工序、工具演变等内容,回顾了人类农业发展的历史,传播展示了我国农耕文明及农业科技成果,具有专业性、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
38年来,“双丰鱼”始终秉持用心种好米的初衷,在拥有一批高素质团队和一整套生产、检验先进设备的基础上,不断开拓符合市场要求的新产品。企业发展以来,取得了不少优异的成绩。目前,该公司拥有2 项高新技术产品,1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其“双丰鱼”品牌是广东省名牌、粤字号品牌,产品为地理标志产品,荣获“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百家手信奖”。
今年38岁的刘俊鹏,2008年从英国留学回到家乡,便接过父辈的企业,躬身耕耘,立志用所学报效祖国、回馈社会。
刘俊鹏将自己在国外学习到的现代企业管理学新理念与新技术带回家乡,响应国家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召,助力企业的发展。“双丰鱼”搭建了华南农业大学龙门丝苗米研究院、大米检测中心、智能信息化中心、龙门丝苗米文化体验馆、现代农业高科研学基地等创新平台,并配备了智能加工区、5000立方米冷库,大米存储量可达 2.5万吨的原粮仓库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7月份前完工。目前,“双丰鱼”基本建成丝苗米全产业链。
那么,从稻谷变成晶莹剔透的大米要经过哪些精细的工序?“双丰鱼”加工车间里满满的“科技范”,颠覆了人们对稻谷传统加工方式的认知。走进智能加工区,庞大的机器不停运转,机械声隆隆作响,去杂、除砂、脱壳、谷糙分离、色选、抛光……一粒粒稻谷经过重重工序,变成了一粒粒优质大米,随后通过全自动包装生产线,机械臂快速飞舞,套袋、装米、封袋、装箱,整个生产流程一气呵成。
“双丰鱼”通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为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翅膀”,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据了解,2023年“双丰鱼”产品销售额达5805万元,今年销售额呈上升趋势。
2019年“隆平农场”正式落户龙门,双丰鱼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龙门县龙田镇邬村村设立水稻种植基地,是全国三个优质水稻种植基地之一。
一袋好米,离不开肥沃的土地和辛勤的耕作。在隆平农场龙门基地,300亩晚稻已进入成熟期,金黄色的稻谷随风摇曳,与远山、蓝天白云交相辉映,田埂上飘来阵阵稻谷香。随着收割机驶过,一排排稻穗被迅速收割,金黄、饱满的稻谷源源不断地送入车斗中,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据了解,“双丰鱼”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自有优质水稻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向农户提供水稻种子、生产技术指导、产品回收等,辐射带动周边2023户农户,每户增收2400多元。
“双丰鱼”成立的30多年间,从一家粮食加工小作坊发展成龙门大米行业的领头企业,其发展壮大的历程,也是我县水稻产业化发展的缩影。秉持着用心产好米的初衷,“双丰鱼”继续走育良种、提技术的科技兴粮之路,不断强化科技手段,通过数字赋能推动大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擦亮“龙门大米”金名片,推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一同走上共富“稻”路。
记者:张凯莹 茹炜东 裴旭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