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法工程师协会(AICF)于2024年3月22日晚在巴黎举办了新一场“周五工程师之夜”交流活动。主讲嘉宾,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阳光慧碳副总裁陈韦先生借其本次访问欧洲之际与协会会员朋友分享了“大型跨国企业的供应链碳管理的实施路径和具体方案”。近30位来自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参加了本次活动并就各个工作领域中对减碳管理及碳足迹分析的实际案例与主讲嘉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近年来,大型跨国企业的供应链碳管理在国际合作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行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供应链低碳发展成为碳中和背景下低碳政策的重要要求。全球领先企业都在积极推动供应链碳管理,苹果、联想、京东等知名企业都陆续推出新举措,带动供应商“减碳”,实现全链路碳减排。供应链碳管理已经成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陈韦先生本次介绍的话题是当下的热门话题,讲座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案例精彩,解析精辟。
演讲嘉宾简介:
陈韦,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阳光慧碳副总裁
AICF资深会员,曾供职于法国Acloud公司,法国波尔多大学Decathlon太阳能竞赛项目组成员,长期从事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现任:
- 第24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谈判代表团成员
- 全国电工电子产品与系统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温室气体国家标准工作组成员
- 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上海)中心专家库专家
- 北京绿色交易所专家库专家
- 上海政法学院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和兼职硕士生导师
IEEE论文一作:《零碳工业园区的需求分析及实践方案》
承担课题:国网《电网企业碳管理标准体系》、《合肥高新区碳管理体系建设指南》、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基于区块链的碳排放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项目,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生态环境部和工信部专家评审会通过。
参编著有《全球碳中和战略研究》一书
陈韦先生分别从国际碳排放政策解读与研判,供应链脱碳的战略意义,企业转型与出海核心挑战与破题思路,供应链脱碳实践分享,四个部分来解析了大型跨国企业的供应链碳管理的背景,意义及具体实施模式。
为应对全球变暖趋势,全球已有约200个国家和经济体加入了“巴黎协定”并承诺为减少碳排放共同努力。目标为大幅度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将本世纪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2°C以内,同时寻求将气温升幅进一步限制在1.52°C以内。其中欧盟已承诺2050年实现碳中和,是全球最积极推进减碳的经济体。为实现减碳目标,欧盟在政策层面制定了从目标规划,实现路径到财政支撑的一系列法律规划:目标框架法规:如”欧洲绿色新政“(The European Green Deal),”欧洲气候法“(European
Climate Law)。提出“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至少55%;到2050年在全欧盟范围内实现碳中和。明确实现路径:将减碳目标分解到工业,能源,交通,建筑等主要碳排放领域,设置经过科学论证的具体减碳举措以确保实施落地。如《建筑能效2010指令》(EPBD2010),2035年禁止在欧盟境内销售燃油汽车(EU
ban on the sale of new petrol and diesel cars from 2035)等。落实支撑举措:规范有经济效益的减碳举措,在加速进程同时防止恶行竞争,如“绿色协议产业计划“(The Green
Deal Industrial Plan),”新电池法案“(Regulation(EU)2023/1542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12 July 2023 concerning batteries and waste
batteries)等。并通过国家财政或碳交易机制补贴帮助快速扩大减碳市场规模并降低成本。如”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欧盟可再生能源计划” (RePowerEU)等。欧盟在减碳方面积极推进,具备安全性,目的性和经济性的考量,且有民意基础,符合其长期发展的诉求。我们可以看到减碳是欧盟当前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其也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即使面对当前地缘政治危机,以致近1-2年部分重启煤炭以应对能源安全,但在维持中长期减碳目标不变的前提下,同时加速了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需求。总结:对于与欧盟有贸易合作的大型跨国企业来讲脱碳刻不容缓,其中供应链脱碳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政策准入门槛:欧盟强制要求部分商品无论境内外生产均需满足欧盟相关法规要求,否则其将不被允许在欧盟内销售。- 客服提出要求:部分欧盟龙头企业要求其供应商提供产品碳足迹报告(Product
Carbon Footprint,PCF),完成“科学碳目标倡议”(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SBTi)承诺等,否则不能进入其采购短名单。- 潜在成本影响:例如国内光储行业企业若不采取脱碳行动,到2030年或将面临需为其销售到欧盟的产品缴纳巨额“碳边境税”(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 法规即将实施:相关法规如”新电池法案“将于2024年8月开始实施。- 转型需要时间:大型企业完成碳足迹盘查,减碳组织建设等基础工作至少需1-2年时间。- 友商已经行动:部分国内大型企业已开始制定体系化的脱碳战略,并在国际市场积极发挥影响。- 政策要求逐步升高:如新电池法案要求从最初碳足迹的披露到不允许超过最大限制,可以预见要求将不断提高。- 转型任务复杂艰巨:供应链脱碳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且需联动供应商(动员/赋能),监管机构及广大商业生态系统伙伴。规划难度大,实施周期长。- 获取稀缺资源:绿电(可再生能源发电),低碳铝等资源稀缺,从原材料上可建立竞争壁垒。- 额外财务回报:特斯拉出售“碳信用额”(carbon
credit),2022年获得额外收益近18亿美元;宁德时代拟向客户提供低碳溢价产品。总结:供应链脱碳工作将帮助跨国企业更有效地规避潜在风险敞口,获取超额经济价值。
供应链脱碳是一项体系化的工程。从制定脱碳整体战略目标和重点举措;到实施战略分解,将重点举措拆解到各个具体部门,内化为各部门的关键流程和目标;及建立配套的支撑体系(组织人才,数字化工具,资源投入等);并发掘处理在脱碳过程中企业可能面临的新的商业机会。一般企业在建立供应链脱碳体系中常常遭遇缺乏从全局视角进行重点举措规划与排序,组织职责及协作流程不清并无成型的工作流程及考核指标,以被动响应政策要求为主而缺少对政策的及时细致理解与有效预判,及企业碳核算前期调研不足等困难情况。根据当前国内发展现状,陈韦先生就企业供应链脱碳整体工作组织方向提出以下建议:1. 设置清晰的战略目标:明确总体目标和实施路径,以及分业务和分部门目标,形成对各部门和业务端脱碳行动的落地指引。2. 制定明确的资源犹如计划:基于战略目标,设计相匹配的资源投入,明确“投哪里”,“怎么投”和“什么时候投”。3. 搭建组织团队和工作流程:明确供应链脱碳工作的统筹部门,理清各参与部门的职能边界以及协作流程。在企业供应链脱碳具体实施层面,陈韦先生提出以下方案建议:- 政策洞察与企业现状摸底:政策细节研究预判,明确政策研究方法,建立风险应对机制,与重点国际组织,协会建立联系以获取一线政策信息,组织碳盘查,产品碳足迹计算,明确碳排放基线,打造本土碳排放因子数据库等;- 开展对外对标及制定整体减碳目标和路径规划:借鉴行业领先企业减碳举措和指标系数,基于企业内部情况明确可借鉴经验,减碳战略目标分解到各相关本门并明确部门职责,分解减碳KPI,达成部门深度共识等;- 在研发、采购、制造及物流流程中落实关键减碳举措:优化研发流程,摸底供应商脱碳现状,更新供应商管理流程与标准,设计供应商脱碳赋能体系,结合研发/采购需求落实新的执照流程与工艺,调研当前客户供应商脱碳需求,盘点绿电资源并制定低碳采购计划等;
最后,陈韦先生分享了国内一家能源领域大型跨国企业在供应链脱碳战略设计到具体实施方案执行的案例。会员注册链接 / Bienvenu à l'AICF au lien d'adhésion:https://www.aicf.fr/adhesion/https://www.lepotcommun.fr/pot/msldpgiv 网站 / Site WEB:www.aicf.eu联系方式 / Contact:contact@aicf.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