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财政再扩张”让反弹持续

财富   2024-10-13 20:27   湖北  

来源:雪涛宏观笔记  作者:宋雪涛、张伟

比具体规模更重要的是政策基调和协同性的转变。

国新办10月1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1、对困难直言不讳,直指当前财政收入存在压力,地方债务有风险隐患。

“预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不及预期。”


“中国财政有足够的韧劲,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请大家放心!”


“2022年下半年开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出现了债务风险隐患。

与926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类似,推出增量财政政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较强。

2、提高地方债务限额,进行新一轮债务置换,缓解地方化债压力。

“为了缓解地方政府的化债压力,除每年继续在新增专项债限额中专门安排一定规模的债券用于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外,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


“这项即将实施的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这无疑是一场政策及时雨,将大大减轻地方化债压力,可以腾出更多的资源发展经济,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巩固基层‘三保’。”

这次与2015年债务置换类似,一次性增加地方政府的债务限额,用地方表内债务置换表外隐性债务,减轻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从化债中腾挪出更多的地方财力和精力,来支持稳增长和“三保”工作。

从规模上来看,本次发布会明确指出2023、2024年分别安排了2.2、1.2万亿元的化债支持政策,而本轮对隐债的置换又是近年来力度最大的措施,因此预计本轮置换债的规模或将超过2023年的2.2万亿元。

3、“暗示”可能上调字率,增发国债,但还要走人大流程。

“逆周期调节绝不仅仅是以上的四点,这四点是目前已经进入决策程序的政策,我们还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虽然本次发布会并未明确是否会在年内提高赤字、增发国债,但政策基调明确,信号意义较大,年内增发国债的概率在增加。

今年地方综合财政收入相较年初的预算,存在3.1万亿元左右的缺口,存在提高赤字率、增发国债的必要性。

增发国债涉及到调整财政预算,而调整财政预算需要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批,在10月底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会是财政政策下一个重要的观察窗口。

4、增发限额内的地方债。

“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了4000亿元,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

截至2023年末,地方政府债务还存在1.4万亿元尚未使用的结存限额,由于这部分限额在此前已经经过了全国人大的审批,因此在结存限额内增发地方债并不违反相关程序,是财政政策在既有权限内积极发力的体现。
5、特别国债补银行核心资本,是财政-央行-金监局的一次政策联动。
“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这是财政政策对9月24日央行、金监局、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提出的“国家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2]的配合
一方面,在大行净息差持续走低的情况下,有助于增强银行支持实体和扛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降息可能会进一步压缩银行息差水平,及时补充银行资本金也为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创造了空间。
6、明确专项债可以用于回购闲置土地、收购存量商品房。
“支持地方政府使用专项债券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

“用好专项债券来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

“用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支持地方更多通过消化存量房的方式来筹集保障性住房的房源”。
用于闲置土地或房地产项目的城投平台可能在专项债收储的过程中优先收益。
本次发布会没有明确给出市场期待的增量政策具体规模,因为还需等待相关的审批程序,但相比具体规模而言,更重要的是政策基调的转变——财政政策既不回避当前的压力和困难,也在权限内积极发力,调整化债思路,使得地方政府有希望从以应对化债压力为主的“紧平衡”重新转变为以稳增长为主的“扩张性”财政。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金融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或对国内经济政策的出台产生影响;短期经济下行压力或进一步加大;增量政策出台的节奏存在不确定性。
: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金卓讯的文章,记得将我们设为“星标,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人生总有错过,长按识别文末二维码,下载金卓讯app,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金卓讯
线上以互联网和云服务打造的金融软件终端为核心,线下以专业的服务团队为主体,以“让同业业务更便捷、让同业朋友情更深”为愿景,提供“金融同业、智库研究、金融资讯、固收大数据”四大核心业务,致力于打造最专业、最领先的互联网大固收金融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