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拉子是北方特有的一种养黑白虫(蛐蛐等)的工具。津门于派铜拉子制作技艺,是河北区的一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于忠刚40年来坚持手工制作并不断提升制作技艺。他制作的铜拉子不仅实用性非常强,还因精美、造型独特而被很多人收藏。
走进于忠刚的工作室,现场陈列的大小不一的铜拉子引人注目。“这里展示的只是一部分作品,很多都被玩家们收藏了。我最得意的、也是我做的最大的一件作品——《中国大运河天津海河》正在天津美术馆的京津冀非遗联展上展出。”于忠刚说。
说起铜拉子的历史,于忠刚如数家珍地说:“铜拉子是养蛐蛐、油葫芦等的虫具,用黄铜、白铜和紫铜为材料制作。铜拉子最早出现在商周时期,是用青铜制作的。为什么叫铜拉子?这源于在甘肃出土的一批文物中发现有一个虫具叫‘拉子’,至今已有约6500年的历史。”
作为这项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于忠刚说,他的手艺传承自爷爷和父亲。“我受父辈影响,从小不仅喜欢写写画画,也喜欢做手工活儿。小时候总看父亲做铜拉子,也因此对这门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正式跟着父亲学习,用了一年多时间就能自己独立制作了。那时候,市面上的铜拉子都是素面(指盒子表面光滑、无装饰)。我试着在上面錾刻出图案,没想到,一拿到市场上就很受欢迎。”从2013年开始,于忠刚不断尝试创新设计,在延续“津门于派铜拉子”独特风格和较高的制作技艺的同时,又创新了立体雕刻及镂空等工艺,让铜拉子更具艺术价值。
作为实用的养虫工具,铜拉子根据养虫人的需要可大可小,有单独一个盒的,还有在盒子里分格的,每个格子里可以养一只虫。夏天可以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冬天可以揣在怀里,即使在外出时也能听到悦耳的虫鸣声。“铜拉子从正面看是长方形的,从侧面看则有弧度的,这是为了方便养虫人贴身揣在怀里而设计的。铜拉子顶部的盖子可以打开,顶部和侧面有传声孔,盖内有铜丝网防止里面的虫跑掉。在这个基础上,我试着加入了錾刻和镂空技艺,并设计了主题。你看这几件作品,都是不同主题的。”于忠刚指着几件作品说。
记者注意到,在作品《津门于派铜拉子》上,雕刻着10只蟋蟀,个个活灵活现;在作品《锦绣前程》上,巍峨的长城呈现出锦绣风光和壮志豪情;在作品《济公斗蟋蟀》中,黄、白两色铜体加上顶部雕刻的摆件,趣味横生;在作品《百寿图》中,寿桃、寿星、祥云等元素与不同字体的寿字集合,传递出吉祥如意的寓意……还有《清明上河图》《百家姓大族图》等,一件件作品制作精美,主题突出,极富艺术性。
近年来,凭借着精美的设计和精湛的技艺,于忠刚的作品获得了多个工艺美术类奖项,并获得“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而他当下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找到合适的年轻人来踏踏实实地学习这项技艺。“其实,通过作品就能看出来,这项非遗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且有难度,31道工序非常考验耐心。而且,我还在不断改进技艺,比如顶部的这些字、图案等装饰,原来只是可折叠,经过我最新改进之后还以可拆卸,便于携带。我希望那些喜爱这项技艺、有耐心又有创作力和创新意识的年轻人来学习,把这项技艺好好传承下去!”于忠刚说。(今晚报记者 刘桂芳)
信息来源:津云及今晚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