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朋友圈刷到很多LE LABO要在上海开店的讯息。虽然都是一些商业宣传内容,但仍然能把人一下子带回记忆中去。
第一次的相遇是2018年的巴黎,香街附近某条小路上闲逛时发现了这家在气质上略有些不同的店,走进去才发现竟然是卖香水的。
被精心设计过的却又显得漫不经心的每一个细节,只要你走进去就会抓牢你。
包括了室内的装修风格,香水瓶的陈列种种,以及一位在“香水厨房”的工作人员(我记得一家店就他一个人),能现场调配、罐装,然后打印上写着某年某月、在哪儿、给谁的这样一张标签,贴到瓶身上。
在多年以后我们的社交媒体上才流行开来一个叫做“仪式感”的词汇。我想,幸好当年我路过并走进去了,巴黎的街头也没有网红排队。用此时观彼时,仪式感还是个不那么糟糕的词儿。
这瓶50ml的香水,大概需要大约两千人民币。即便当时觉得有点贵,但还是会买。没有理由从那样一家店里空着手出来,这将会是件多么遗憾的事情。于是,拥有了人生第一瓶LE LABO——JASMIN 17,在从未去了解过它的什么创始人啊、背景啊之前。记得回来后,又因为没有狠狠心把SANTAL 33也一并拿下而懊悔,后来找去巴黎的朋友帮我带了一瓶回来,但终究不是自己在店里买的,感觉上还是差了一点。
哦,它不是法国品牌哦,不要被我误导。它2006年诞生在纽约。
后来,我还在东京和伦敦特意去找过LE LABO的店。也经历了“有心栽花”之难,常常是跟着苹果的地图在一个小区域里转啊转啊要找好久才能找到。但总算也是有所收获。不过,在伦敦Liberty中看到它的时候,略有点失望。那是一个传统的百货店,尽管有非常时髦的品牌,但仍然无法把LE LABO精品店里的那种独特的风格表现出来。购买欲随之降低。
惭愧,三年没认真逛街逛店,这篇文章写“线下的魅力”竟然变成了回忆录。今年春节后,肆无忌惮地往天南地北山沟沟里跑,在上海时基本就两点一线,唯一几次逛线下,还是因为“工作”——也是触发我想要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在那些店里,留下的都将是回忆。
15 ESSENTIALS
上海静安嘉里中心北区B1楼
是好友开的店。
开在静安寺商圈,还是嘉里中心。好友不是土豪,只是个有理想、有信念的人。
被岩石包裹起来的一个小小的店,偶然间还能发现岩石缝里“活”的苔藓。你可以说它是个精油铺子,可能在欧洲某个小城里瞎逛的时候会走进去待上个半天。门口陈列着许多单方精油,这是15 ESSENTIAL作为一个德国精油世家的底蕴,能吸引不少同道中人,尤其是一些对精油品质有追求的人。
走进去里面还有一个精油调配的体验区,可以买下喜欢的单方油和基础油,然后根据现场指导自己调配一支精油滚珠笔。这个东西太妙了,我反正是随身都会带着的。挑自己喜欢的精油味道,最好是能舒缓情绪的,随时随地拿出来涂在脉搏处,降焦虑。像我身上经常会莫名其妙有一小块皮肤特别干,抓了之后又痒、发红的,也马上拿出来涂一下。其实就是缓解干燥,一会会就好了。
我不太热衷DIY,更愿意欣赏“成品”。店内更吸引我的是3款精油无火香薰。目前一共就3款,我All in了。办公室留1瓶,家里玄关1瓶,书房1瓶。可能,在别的什么新牌子、新产品问世前,我都不会再买香水品牌的室内香薰了。
精油有穿透力。不仅仅是让你闻到、感知到某个味道,还会直击大脑,产生一点“化学反应”。这个香薰除了穿透力,还有“节奏感”。凑近了闻,也不会特别特别浓郁,离开一、两米,当你不那么刻意关注它的时候,它就悄悄地走到你旁边来了,可谓是负面情绪的一剂良药,不知不觉,心就平下来了。
作为一件成品,它在扩香上面是花了工夫的。高品质精油和环保溶剂的组合,给情绪和身体都同时能带来健康。这就是“看不到”的追求。你只有来店里,一边闻一下,一边听听解说,才能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最后要说一下,15 ESSENTIALS还是个护肤品牌。产品系列并不多,流程精简,融合了高科技与天然植物的护肤品,每一件都下了工夫。比如我爱的白玫瑰面膜,让人恋恋不舍、用了还想用,就是因为它其中精油天然芳香留下的记忆点,在做面膜的30分钟里,鼻息间一直能闻到这股玫瑰和乳香的气味。非常值得去感受一下,何谓居家SPA。
BAUM
上海芮欧百货B1
BAUM也是一个走进线下店很难空手出来的品牌。相反,这些通过感官所获得的强烈的讯息,是很难在线上以文字、图片、乃至视频体现出来。
“与树木共生”的理念,听起来有点“空”。
那这家线下店就是借设计师之力把理念具象化。
我在年初收到BAUM礼盒的时候就在想,这些用实木家具边角料做的瓶身,把它们叠放在一起的时候,有种在看斗拱古建筑的感觉。芮欧百货里BAUM的新店更加深化了我的漫无目的的猜测,这是“木头之魅力”。
店里有一组柜台,用了十几、二十跟长短不一的榆树树干堆砌而成。据说是从一栋老建筑的旧木结构中拆下来。老房子已经不在了,但木头却被赋予了又一次的新生。
每棵树的年轮都是独一无二的,因而把木头的截面拼在一起时真的特别美。可以横着拍、竖着拍,拍好久,还觉得每张照片都不一样。因为,木头,也曾是鲜活的生命。
这个设计,来源于知名的多元化建筑设计事务所——如恩设计研究室,被称之为“树木群像THE STEMS”。在木头和木头之间的自然空隙处,插入T形金属托盘,不需要任何外力固定,就能稳稳当当地陈列产品,还能根据实际需要移动、更换,这也是木头的魅力。
整组专柜中,与之相对应的另一半称之“森林地景 THE LANDSCAPE”,为“树木群像”提供一幅绿色景布,就像来自森林的夏日邀请,是一种入世的宁静。
花费这样大的力气来表达了品牌在可持续层面的一些坚持,也提供给顾客视觉层面的享受。随后,再用嗅觉去一个个品味产品的力量——木质雪松的治愈气味和森林的呼吸声,无论是护手霜、身体乳,还是洁面、精华水,总之,就是一场可以带回家的森林浴,就想要把浴室镜柜布置成这个样子!
写在最后
我所认识的所有化妆品从业人员都对线下零售充满忧虑,这背后是冰冻三尺、是千丝万缕。
一家店,一直以来都不只是满足客人购物之需求。能留住客人的,当是“人情世故”。我小时候被母亲吩咐拿了钱去弄堂门口的烟纸买抄纸、拷黄酒,虽然我一直不知道那位老板的名字,但三十年过去,它的样貌轮廓还在我脑中。
上面写到了香水店,另一家刻在我记忆里的店是香港IFC的PENHALIGON’S,我跟很多朋友都分享过。16年和17年去过两次,正逢老店装修到新店,两次是两种回忆。即便我只是个游客,但店经理每一次都很热情地介绍,受她的情绪和文化感染,我记住了土耳其浴的味道、记住了Blenheim Palace、记住了Agarbathi寺庙中的香火气息……后来,这位优雅的店经理去了娇兰香水,正逢这几年也未再去探访,始终是心中计划着但又没做的一件事。
线下有魅力,但不是在线下的就都有魅力。譬如上海IFC也有PENHALIGON’S。对不起,我宁可去蹲李佳琦的直播间。
因为一个夺目的装修风格,或许会有很多人前去“打卡”。
但因为人情世故,客人才会“常回来看看”。这背后,是服务素养、品牌文化和专业知识储备支撑起来的真正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