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位于长江之畔的无为市姚沟镇五洲村,范图艮家的瓜蒌种植基地,瓜蒌籽已经熟透,隔三差五他就要骑着电三轮,从基地里进进出出,忙着丰收。
“虽然这一季瓜蒌籽正在收尾,但赶上了新铺的‘康庄大道’,多亏了这条路。”范图艮感叹,以前出一趟村,走的是年久失修的水泥路,坑坑洼洼不说,路面还窄,这些年三轮车都换了三辆。
如今,崭新的沥青路面,不仅铺到了村口,也铺到了老范的心坎上。
老范是土生土长的五洲村人,这里紧挨长江,是典型的江心洲。逢到丰水期的时候,出行一趟就得摆渡,对于当地村民来说,一条宽敞的通村公路是几代人亘久不变的期盼。
入冬,村口的水杉大道迎来最美的时节,无人机高空俯瞰,树叶色彩斑斓,村民往来其间,俨然一幅美丽的初冬江畔图。
在路中央,只见沥青道路在水杉树脚下笔直延伸,两侧已经返青的冬小麦,把五洲村的自然景观和地方风貌串成一片,美出了新高度。
看着眼前的景象,谁能想到曾经的五洲村能有这番光景。“以前我们这路不好走,骑车颠得很,也不安全,现在路修好了,大大减少了瓜蒌籽出村的运输成本。”谈起自己生活的改变,老范指着眼前新修的柏油路高兴地说。
一条路,让乡村美出了新高度。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上世纪80年代是土路,90年代改成了砂石路,再后来就铺上了水泥路,年限久了,破损严重,所以特地争取到了乡道升级改造项目。”五洲村党总支书记王辉对家门口这条道路的历史如数家珍,今年动工实施,现在看到的就是交付不久的新铺路面。
路,是出行的希望,更是发展的动力。
“这条升级改造路从渡口一直延伸到村部,总长2.079公里,全部按照三级公路标准建设,路面厚6公分、宽6.5米,建成后实现了双向单车道。”无为市姚沟镇武装部部长江昆鹏继而补充道,加上今年新修3.496公里的“四好农村路”,全村就形成了“三纵三横一环”的农村路网。
铺下的是路,连接的是心。一条“四好农村路”何以改变一个村庄?护渔员汪玉荣对此颇有感触。
“以前骑车护渔走的是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碰到雨季,就改坐‘11路公交’。”回想起护渔的日子,汪玉荣打趣道,“为啥叫‘11路公交’?迈开双腿徒步走嘛!”
听上去是一句玩笑,但看得出实则是汪玉荣的无奈。
“哪像现在,进村路不但全部硬化,还拓宽了不少,这路对我们护渔来说,就是一条‘高速路’。”提起路的变化,汪玉荣话锋一转,道出的是满脸的幸福。
江昆鹏说道,“别看只是一条普通的‘四好农村路’,但在五洲村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也是一条防汛应急通道,直接铺到江边,过去肩挑背扛防汛物资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水杉大道迎来最美的季节。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汪瑞华 张俊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整理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
◆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聂爱国接受中国交通报《厅局长访谈》栏目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