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引擎”,工程质量安全则是保障项目推进的“生命线”。2024年,烟台黄渤海新区新开和续建产业项目120个,目前已有50个项目竣工投产。保障项目建设开足马力,不断刷新“进度条”的背后,是全区在提升工程质量安全上的“追新逐质”。
转型升级 让工地更“智慧”
新开工项目100%智能化监管
在烟台国际节能环保科技园二期项目的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加快着施工进度,他们脚下搭着的是新型的盘扣式脚手架,身旁也安装上了定型化钢板网,极大提高了高空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
“相较于传统防护装置,采用盘扣式脚手架并安装钢板网外防护,不仅架体的安全性、稳定性有明显提高,项目主体的外观也更加干净整洁、效果美观,极大地满足了建设项目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项目负责人介绍,除了传统安全防护措施有所升级,该项目还运用了智慧物联等新技术。
远程监控、塔机运行监控、吊钩可视化……“依托5G网络,以及无数个高清摄像头、传感器,项目实现了施工现场安全监测无死角,并已连接上了全区的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可以做到现场交底、设备验收、监督检查等信息化传递。”相关负责人说。
智慧工地监管平台能实时记录施工过程中现场各类监测数据,提供数据追溯服务,为事故处理提供有效证据,有效提升监管水平。
近年来,黄渤海新区扎实推进智慧工地创建工作,要求新开工项目监管系统实现100%全覆盖。目前,全区百余个在建工地已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实现全方位“智能化”监管。在此基础上,对智慧工地进行评定星级,将项目划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智慧工地,全区建筑工地信息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保质保量 工程监管“全方位”
住宅工程“先验后收”“业主验收”
创建鲁班奖1项、国优工程4项、泰山杯17项,24项工程列入2024年第一批省优质结构工程培育计划……近年来,黄渤海新区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坚持“培育优质、品牌创建、标杆引领”取得了斐然成绩,形成一批优秀经验做法。
住宅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在这一方面,黄渤海新区在全市率先实施“先验后收”制度,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组织业主开放日。今年更进一步,加强了质量问题闭合管理,业主验收提出的质量问题,在工程整改完成后才可组织竣工验收,直接保障了业主的切身利益。
“近年来,我们强化住宅工程质量管理,通过制度创新、提高设计标准、规范施工监管等措施,有效提升了住宅工程质量,包括实施多项公示与验收制度、推广新材料技术、明确施工标准与强化验收等方面。”黄渤海新区建设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说。
在此基础上,依据现有监督资源,实施差异化管理,重点加强安置小区、学校、医院等民生工程监管。在安置小区方面,定期开展针对性检查,对其道路管线、铺装等配套工程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了春季工程质量大检查、安置小区工程专项检查,合计监督整改各类质量问题91项。
强化意识 筑牢安全“基石”
聚焦重点领域深入排查整治
近日,黄渤海新区建设交通局开展安全教育施工学习活动,党组成员和各处室党员50余人在项目现场学习了深基坑、高支模等危大工程和危险源管理要点,以及基槽、钢筋、主体和幕墙质量巡查要点。
在保障工程安全与推进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人的因素始终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进一步提升工程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和专业能力,黄渤海新区在这一方面采取了多项举措,前段时间建设交通局会同各镇街开展的安全联合执法检查行动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行动期间,黄渤海新区建设交通局组建福莱山(潮水)、古现、八角、大季家4个执法检查组,每组由副局长带队联合属地镇街开展全覆盖、精准执法检查。另一方面,组织全区建设项目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等200余人召开住建领域安全专题会议进行动员部署,现场发放多项安全建设相关行动方案,确保全员绷紧安全意识这根弦。
此次检查涉及房屋市政工地、土方工程及限额以下工程共计285个项目。该局结合全区建筑安全百日攻坚、大排查大整治行动,聚焦重点领域以及高危环节深入排查整治,检查重点覆盖高处作业、场内机械、消防用电等13个大项、32个小项,确保检查全面、整改到位。
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黄渤海新区将持续筑牢安全防线,强化项目质量安全管控,推动形成交叉、联动检查机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及时发现、整改各类隐患,全面提升项目施工安全和建设品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文字:陈潘玉安 通讯员:刘旭
编辑:孙萌萌 审核:魏晓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