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周恩来千百年家训,大智慧养成大人生

文化   2024-10-28 23:47   江苏  


一定要点击关注【传统文化育天下】👆


毛泽东家训家戒:涵养智慧,成就人生


韶山毛氏家族自1341年从始祖毛太华公发脉,到毛泽东已是第20世人了,至今毛氏家族已发展到23世。在毛氏家族中,有一本《韶山毛氏家训家戒》世代相传,以警后人。韶山毛氏家训有十则: 


一、培植心田

一生吃着不尽,只是半点心田。摸摸此处实无愆,到处有人称羡。不看欺瞒等辈,将来堕海沉渊。吃斋念佛也徒然,心好便膺帝眷。


二、品行端正

从来人有三品,持身端正为良。弄文侮法有何长?但见天良尽丧;居心无少邪曲,行事没些乖张。光明俊伟子孙昌,莫作蛇神伎俩。


三、孝养父母

终身报答不尽,惟尔父母之恩。亲意欣欣子色愠,便见一家孝顺。乌鸟尚知报本,人子应念逮存。若还忤逆背天伦,只恐将来雷震。


四、友爱兄弟

兄弟分形连气,天生羽翼是他。只因娶妇便参差,弄出许多古怪。酒饭交结异姓,无端骨肉喧哗。莫为些小竟分家,百忍千秋佳话。


五、和睦相邻

风俗何以近古,总在和族睦邻。三家五户要相亲,缓急大家帮衬。是非与他拆散,结好不啻朱陈。莫恃豪富莫欺贫,有事常相问讯。


六、教训子孙

子孙何为贤知,父兄教训有方。朴归陇亩秀归庠,不许闲游放荡。雕琢方成美器,姑息未必慈祥。教子须如窦十郎,舐犊养成无状。


七、矜怜孤寡

天下穷民有四,孤寡最宜周全。儿雏母苦最堪怜,况复加之贫贱?寒则予以旧絮,饥则授之余缮。积些阴德福无边,劝你行些方便。


八、婚姻随宜

儿女前生之债,也宜随分还他。一时逞兴务繁华,曾见繁华品谢。韩侯方歌百两,齐姜始咏六珈。大家从俭莫从奢,彼此永称姻娅。


九、奋志芸窗

坐我明窗讲习,几曾挥汗荷锄。驱蚊呵冻志无休。诵读不分昼夜。任他数伏数九,我只索典披图。桂花不上懒人头,刻苦便居人右。


十、勤劳本业

天下有本有末,还须务本为高。百般做作尽糠糟,纵有便宜休讨。有田且勤尔业,一艺亦足自豪。风沐雨莫乱劳,安用许多技巧!


“韶山毛氏家戒”有六戒:

一戒游荡;二戒赌博;三戒争论;四戒攘窃;五戒符法;六戒酗酒。


毛泽东的“家训家戒”,虽然充满了封建伦理的内容,但在那个时代也有一定的洁身自好的进步意义。无疑,对青少年毛泽东的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直到1959年6月回韶山时,毛泽东还点名要看这本家训家戒,可见影响之深。



三个字,点透周恩来一生大智慧


周恩来总理之所以品德会如此高尚,除了他从小立志高远、立身严谨外,追根溯源,与周家的祖训密不可分。


周家先祖就是“出污泥而不染”的宋代大理学家——周敦颐。《周氏家训》是周氏从1017年始祖周敦颐至今1000余年间,唯一留存于世的长篇著作,全书近8000字,核心内容是教化后辈如何做人。


《周氏家训》的精髓,其实就三个字:“诚”、“俭”、“忍”,也是传承周氏爱莲家风的三要诀,更是周恩来严肃家风的渊源所在。


一、善诚相待,将心比心


《周氏家训》在说到“诚”时指出,说谎欺人,为人看破,永失信用。欺人实自欺也。但太直率,亦宜招怨。谦、谨、慎、默,斯可寡无。欺心之事不可为,欺人之言不可发。欺心即欺天,欺人即欺己。害人者皆自害,所见多矣。


一个说谎骗人的人,被别人识破后,就会永远失去别人的信任,实际上是骗了别人也骗了自己。有心害人的人最后都害了自己。当然也要讲究方法,因为太过直率,也容易得罪人,招致别人的怨恨。总之,在与人相处时,要保持谦虚、慎言、慎行和必要的沉默。


周恩来最善于做人的工作。他一生广交深交党外朋友,并坚持一条原则:“对党外人士要和蔼真诚,不要虚伪。”


新中国成立前,古耕虞是四川猪鬃出口商,人称“猪鬃大王”。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三天,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了古耕虞。叙旧过后,周恩来用商量的口气对他说:“请你考虑一下,我们准备把猪鬃公司交给你全权负责,你的意见怎么样?”


接着,周恩来又诚恳地说:“抗战时,我们同你多次谈过桐油、猪鬃生意的问题。那时,我们还不是执政党,所以只能空口支持你,现在我们执政了,相信你一定能够把这件事情办好。”


面对周恩来的充分信任,古耕虞当即表示,不辜负总理的信任,接受这个任务。但同时,他也说了自己的顾虑。周恩来认真倾听,加以解释和劝说。


傍晚时分,周恩来请古耕虞吃饭,并要他留下。周恩来处理完重要事情后已是深夜,与古耕虞继续交谈,再次劝说他出任中国猪鬃公司负责人。


谈话进行到第二天清晨4点。在周恩来反复劝说和真诚感召下,古耕虞接受了新政府委之的使命。他事后说:“周总理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


周恩来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心换心,朋友们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被他那独特的人格魅力所感动。这与他所受家训不无关系。


二、兴家之道,不离勤俭


在《周氏家训》中,对于勤俭的论述虽言语不多,但道理颇深。


俭,美德也。俭可养德,可惜福,可无困穷之忧,可享温饱之乐。故治家以省俭为第一义。治躬亦以俭朴为第一义,与其求人,不如求己。勤而能俭,自能兴家,俭而益勤,自能持久。勤俭二字相需亦相成也。


据说,供周恩来的四伯父周贻赓家主堂屋当中,挂着一副“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的对联,这是周敦颐“人极”的延续。


周贻赓教育侄儿等晚辈的治家格言是:孔子儿孙不知骂,曾子儿孙不曾怒,周家儿孙不知求(求名求利)。要求晚辈们勤俭、奋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刻苦学习、助人为乐,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给少年周恩来乃至周家后代带来了深刻影响。


周恩来继承祖训,不仅将勤俭视为“治躬”(自省)第一义,治家第一义,更重要的是将勤俭作为治国的法宝,他的一生可说是执行“勤俭治家,勤俭建国”的楷模。他对亲属,特别是晚辈要求甚严,几乎每次会见亲属都要反复强调勤俭节约。


为此,他还给家人制定了十条家规,就是希望家人及后人一定要把握好勤俭这一法宝,即使将来以强国站立于世界之林,也不能丢弃勤俭这个法宝。


三、忍,是为了他日的厚积薄发


《周氏家训》教导子孙,人要行善,不贪不义之财。周嵩尧一生见过“货悖而入,货悖而出”的事太多,钱从不正当处来,自然也花在不正当之处。周嵩尧认为,克己延至“忍”,“家庭以忍字为第一要诀;以和字为第一喜气。出外亦然。忍事敌灾星,和气致祥。”“相忍”为第一要决,“和睦”为最大喜气。忍一忍可以减少许多祸事,那些伤人性命、让人家产破败的事,千万不能去做。人必须有学问技艺,才能随时等待好的机遇。


抗战时期的美国外交官谢伟思,这样描述周恩来:“我未见过周恩来发怒、发火、或心烦意乱,他总是那么平静、镇定,我没有见过他克制不住自己的时候。”


忍辱负重,忍中求进,是周恩来作为一个政治家显著的特征之一。周恩来在中共最高权力空间生存达半个世纪之久,他还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领导集体中少有的职位曾高于毛泽东的人,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为了民族的利益,他宁愿自己受委屈也要忍。这就是周恩来的“忍”,也是《周氏家训》立“忍”字为修身之德、为处家之宜的意义所在。

文章与图片来源:孔子学堂(ID:kzxtdy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删除)


亲爱的家人欢迎您扫码参与助农哦👨🏻‍🌾,我们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农民伯伯的辛勤耕耘,希望您和我一起参与助农,都是非常好的绿色农产品。


您每购买一袋都是在帮助偏远山区的农民伯伯。当地农民产的多赚的少,没有任何利润。我们用自己绵薄之力帮助那些老人,为自己积攒福报,感恩赞叹您的爱心❤️



参与助农爱心奉献者,可以把订单截图发给老师

领取9本传统化化电子书➕2张感恩词图片

感恩您爱心助农 

传统文化爱天下
爱是教育的灵魂,弘扬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分享善知识,用智慧点亮生命,用行动去力行中华美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传统文化爱天下,欢迎您的关注,感恩您慈悲学习,今天起共同成长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