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瑞,男性,1986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自2007年12月起,他致力于政法事业发展,目前担任中共勐腊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在长达十七年的政法工作生涯中,他始终贯彻“创稳提质”的工作理念,将基层治理与边境治理的“双融合”作为核心任务。他走遍了勐腊县的每一个村庄,以坚定的信念诠释了新时代勐腊政法干警守护国家安宁的责任与担当。他不仅是边疆地区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和参与者,更是中老铁路的坚定守护者。
随着农村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城市版图的不断扩张,林权、土地、合同等各类矛盾纠纷也呈现出数量庞大、涉及范围广泛、性质复杂多元的趋势。
面对新的社会治理挑战,“如何提升感知能力”、“案件分流交办不顺畅如何解决”、“基层权责不匹配怎么办”等问题,成为了他和他的团队亟需解决的难题。
作为基层治理的新兴力量,他主动前往上级部门学习,吸取其他县市的成功经验,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勐腊实际情况的基层治理“三三”工作法,并以“平安版纳APP”为依托,推动了矛盾纠纷、问题隐患的“派单、点单”工作机制的实施。
他经常说:“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才能少跑腿”、“做好超前‘防范’和超前‘感知’是预防‘民转刑’的关键”、“发展村民自治队伍是解决当前基层末端人手不足的重要策略”。
通过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矛盾纠纷“一码通”推广等举措,2023年,他所在的单位成功带动了“火凤凰”女子普法队、“望天树”护卫队等一批民间自治队伍的兴起,全年矛盾纠纷化解数量同比上升了4.66倍,三类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了29.03%,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在云南省排名第四,同时荣获了2023年“云南省无命案县市”称号。
2023年,西双版纳平安边境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他主动承担起如何稳步提升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这一课题。在这既要确保边境“管好”又要“管活”关键时期,他主动请缨,带领团队驻扎在6个边境乡镇两个月,与当地同事共同走访了97个村小组。经过深入调研,他撰写了22套关于边境地区专项治理和边境治理体系重塑的方案与措施。
在他的推动下,“力量整合”“双向挂钩”“机关+农村”等一系列改革政策逐步得到实施。为了验证方案与措施的运行成效,他甚至将办公室搬到了村委会,担任起村委会的“兼职”副主任,亲身体验基层工作。他经常说:“不主动‘走近’群众、与群众拉近距离,任何工作措施都只是‘纸上谈兵’,无法‘接地气’。”
2023年,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全县21个抵边村委会212个抵边村小组全部纳入现代化边境小康村统一建设,乡镇基层综治力量在改革后的年龄结构平均稳定在33岁,一支“四梁八柱”的边境治理人才梯队正在助力边疆地区的稳定发展。
勐腊,作为连接中国大陆与中南半岛的桥梁,随着中老铁路的开通,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一颗耀眼明珠。这条具有象征意义的铁路贯穿而过,成为云南省实施“中路突破,打开南门,走向亚太”战略的先行者。
为了全面提升中老铁路沿线护路联防队伍的能力,打造一支专业能力强、勇于承担责任、作风坚定的新时代护路联防铁军,他与护路办的同事们在铁路全线开通之初,便深入28个火车必经的村寨,开展了一系列隐患排查工作。在铁路开通的两年半时间里,他从零开始,将专职护路联防员的队伍发展到了125人。
他回忆说:“在排查铁路沿线的隐患点时,最艰巨的任务是检查隧道内部及其周边环境。要掌握隧道另一端的情况,唯一的途径就是徒步穿越隧道。”
为了确保能够获取真实、准确、全面的第一手隐患点资料,保障中老铁路的安全运行,自2021年起,他与护路办共同制定了“双段长”工作机制和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组机制,每月定期对涉及铁路的矛盾纠纷及隐患点进行全面的梳理排查,力求将各类风险控制在源头、解决在初始阶段、消除在萌芽状态。
自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全线贯通以来,这条“黄金线路”已安全运行超过1000天,累计运送旅客超过3800万人次,货物运输总量突破4300万吨。这一成就的背后,是他与铁路护路联防员默默的守护。
经过多年的努力,勐腊县的基层治理成效日益显著,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效应日益增强。2020年,他所在的集体荣获“云南省先进平安县市”称号;2021年,荣获“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到了2023年,由于在基层治理工作中的杰出表现,他们被授予全国党委政法委系统“新时代政法楷模集体”荣誉称号。
这些荣誉的背后,凝聚着无数政法干警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中,始终坚守岗位,不畏艰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职责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深情。无论是风雨交加的日子,还是夜深人静的时刻,他们始终坚守在一线,用汗水和智慧守护着社会的安宁与正义。正是因为有了他们默默无闻的付出,我们才能享受到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们无私奉献精神的最高褒奖。
来源:勐腊县委政法委
监制:刘 楠
责编:杨成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