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增进来华留学生对中国道路、制度、文化、价值的理解和认同,引导青年学子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云南大学开展“独龙江畔·一跃千年——中外青年学子共探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独龙族‘蝶变’密码”主题社会实践。
实践调研从“独龙江乡今夕巨变——太古秘境实现一跃千年”“薪火相传谱写新篇——跨越发展中的青春力量”“云大青年挺膺担当——推普实践助力乡村振兴”三个篇章展开。
在独龙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程中,处处是中国青年冲锋在前的坚毅身影。他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不怕牺牲、为民奉献,谱写了大山深处独龙族走向希望的青春强音。实践团成员通过参观独龙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马库警民学校旧址,与独龙江边境派出所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深刻了解70余年里中国青年在党的召唤下建设祖国边疆的先进事迹;前往独龙江烈士陵园,开展祭英烈活动,缅怀先辈、致敬英雄;到独龙江九年一贯制学校,与云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和当地教育工作者交流,共探新时代青年使命担当。
1
历史的回响,爱国情怀的根植
实践团在独龙江乡人民政府和边境派出所工作人员的讲解带领下,到独龙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翻过高黎贡雪山,进驻“极边之地”独龙江,山水间首次回响起了开拓与建设的号角。他们目睹独龙族世代“观天计时、结绳记事”,鸿蒙初辟,亟待开化,决心传播文明——学之无堂伐木建盖,教之无师官兵担任,行之无道凿山修路,种之无田开荒凿地,炊之无米手把相传,食之无盐免费馈赠。
七十余年风雨兼程,一代代边防官兵和民警薪火相传,始终铭记“扎根独龙江、一心为人民”的誓言,用青春和热血捍卫祖国边境安全、用忠诚和奉献守护着独龙江的幸福安宁。在“半年大雪封山”,环境恶劣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吃的东西少,吃人的东西多”的极端条件下,他们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兴修通往外界的驿道、帮助独龙族人民建起新居、种植粮食解决温饱问题、手把手教独龙江群众种植蔬菜。他们是卫士,又是教师,更是建设者,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独龙江的安宁稳定,用忠诚和奉献浇铸独龙江的发展进步。
实践团学习了解边防官兵和民警英勇事迹
“干革命不讲条件、保边疆为国献身”。在艰辛的建设过程中,有8位戍边烈士为建设独龙江、守护独龙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1964年突发疾病,因封山期间缺医少药被病魔夺去生命的战士张卜;1971年,在巡查界碑时被野兽袭击身亡的战士邱旦史;1972年在执行任务途中遭遇泥石流的战士孔玉录;1977年执行任务时不幸跌落悬崖的战士张其芳;1979年在下乡途中经过年久失修的独木桥不幸掉入江中的战士刘清国;1982年在行军路上不幸去世的齐当此;1991年帮驻地群众砍柴时不慎滚下山崖的战士庄云;2001年参与独龙江道路修挖时不幸坠江的战士于建辉。
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2岁,最小的年仅19岁。这8位烈士现安葬于独龙江烈士陵园。由于独龙江地区地形复杂、水流湍急导致无法找回尸骨,有6位烈士是衣冠冢。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勇毅前行,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投身扎根边疆、守卫边疆、建设边疆的火热实践中。
实践团认真聆听独龙江8位戍边烈士事迹
实践团与独龙江边境派出所黄埔老师访谈交流中了解到,黄埔老师曾两度申请到独龙江戍边,去年再次申请终能前往。他的家人孩子远在湖南,一年只能见面两三次。他担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义务讲解员,想让独龙江历代戍边人的光辉事迹走出独龙江、走出山外。打开他的微信步数,每天至少两万步。但在独龙江的两万步并不普通——每一次巡边、执勤、救援都充满惊险,需要克服蚊虫毒蛇、路途陡峭湿滑,以及长期降雨带来的泥石流滑坡等恶劣环境的考验。
今年1月的一天,一位村民在修缮草果地时不慎坠入30米悬崖掉落江边。接到报警后,黄埔立刻与辅警一行五人带着救援物资奔赴现场。到了才发现,跌落处根本没有路,峭壁平均坡度足有70度,每次只能一个人勉强爬过去。他们在峭壁上腾挪了1个多小时,找来树枝做成临时夹板固定村民腿部,随即将他送医院抢救,最终脱离了危险。独龙江民警和工作人员深深的为民情怀,让实践团为之动容。新时代的戍边青年已稳稳接过了前辈们的接力棒,在强边爱民报国的路上继续奋斗。
实践团学习了解新时代独龙江边境派出所民警优秀事迹
实践团到独龙江边境派出所中缅北41号界桩警务室与民警交流
独龙江边境派出所曾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公安单位、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等多项荣誉。满墙荣誉的背后,是戍边民警在极边、极寒、极苦之地卫国戍边的英勇奉献。
实践团在独龙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民警合影
2
不朽的丰碑,红色血脉的赓续
为缅怀英烈事迹,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实践团在学习了解独龙江8位戍边烈士事迹后,前往独龙江烈士陵园。云南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成员开展祭英烈活动。
在独龙江烈士纪念碑前,云南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成员列队肃立,气氛庄严肃穆。成员首先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随即,成员对8位烈士进行了深刻默哀与悼念,绕烈士陵园一周,瞻仰纪念碑,以表对英烈们的敬仰之情。
云南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成员向独龙江8位烈士默哀悼念
云南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成员绕行烈士陵园瞻仰纪念碑
在8位英烈的先进事迹感召下,云南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成员面向鲜艳的团旗,举起右拳、重温入团誓词,在铮铮誓言中,铭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使命。
云南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成员重温入团誓词
3
教育的光芒,青春力量的绽放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20世纪60年代,当边防官兵踏入独龙江乡马库村的那一刻起,他们不仅守护着边疆的安宁,更以无私的奉献精神,投身于当地的教育事业。他们捐资献物,亲手伐木建校,于青山绿水间,矗立起了独龙江乡历史上的第一所学校——马库警民小学。
实践团置身在马库警民学校旧址中,仿佛回到了当时简陋却充满希望的校园里。据黄埔老师讲述,当时边防官兵们化身成园丁,亲手制作课桌、黑板、粉笔,用最朴素的方式,点亮了独龙族青少年求知的心灵,让朗朗书声首次在独龙江畔回荡。到了2007年,随着教育整合与优化的需要,马库警民小学虽然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退出了教育舞台的中心,但那段警民鱼水深情、共同育人的佳话,如同独龙江水一般,继续滋养着这片土地,激励着后来者在教育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实践团参观独龙江马库警民学校旧址
今日的独龙江乡九年一贯制学校,以其现代化的风貌,成为独龙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所充满希望的校园内,实践团成员见到了云南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独龙江分队的成员们。
云南大学于2015年派遣了全国首支奔赴独龙江乡支教的研究生支教团队,从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号召,到“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的勉励,云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们坚持在祖国边疆教育扶贫一线发光发热。
实践团在与当地学校校长和教师的交流访谈中了解到,云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工作表现优异,在过去一年里,他们任教覆盖小学到初中多个年级和班级,在他们所带的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生物、地理等课程中,多个科目的班级、年级平均分成绩排名全县第一,其中个别科目年级平均分排名全州第四,并带出多门课程全县唯一获得满分的学生,切实帮助学生取得了突出进步。独龙江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青年教师和云南大学研支团的青年志愿者们,以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情怀,他们为西南边疆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为独龙族的明天播撒下希望的种子。
实践团与独龙江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教师、云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进行交流
实践团与独龙江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教师、云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合影
4
实践团开展交流分享会
每日实践调研后,实践团集中召开交流分享会,成员踊跃分享当天实践调研学习心得体会。
萨吉德(巴基斯坦)
2023级硕士研究生 旅游管理专业
那清胜(缅甸)
2022级本科生 汉语言专业
周虹江
2022级硕士研究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
史钧瑀
2021级本科生 汉语言文学专业
李秉豫
2023级硕士研究生 法律(非法学)专业
自耿宏
2021级本科生 法学专业
【END】
文字 |史钧瑀 周虹江
图片|李晴
编辑 |郭晨璇
初审 |曹珊雨 栾媛媛
复审 |岳蓂妤 马国贤
终审 |何星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