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委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光伏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并于2025年2月7日,举行新年首场政策解读会,进一步提升政策知晓度、增强政策认同感、推进政策落地。
光伏制造业作为绿色低碳产业的代表,既是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主要驱动,也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光伏制造业发展,明确以光伏制造业作为新能源产业链的核心,协同推动产业链建圈强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伏产业基地。截至目前,全省已形成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发电系统及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通威、协鑫、天合光能等全球前10强的光伏企业已有6家在川投资,多晶硅产量占全国20%,电池片产量占全国六分之一,光伏产品综合产能居全国前3位。
惠企政策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的重要举措。为在光伏产业结构调整期帮助企业稳定生产,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若干措施》从着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快拓展光伏产品示范应用、持续提升光伏制造业竞争力3个方面提出了10条真招实招、真金白银措施。
“实打实”惠企,“心贴心”服务。《若干措施》制定过程中,重点把握“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以企业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落实以企业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与广大企业同心协力、同舟共济,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更肥沃的土壤、开辟更广阔的空间。二是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立足当前光伏产业面临的用能用工成本高、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着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拓展产业发展市场,营造支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三是坚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加快补齐产业短板,强化产业技术创新,推动绿色制造,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若干措施》提出着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降低用能成本,鼓励市(州)加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用能支持。降低融资成本,鼓励金融机构合理降低存量贷款利率,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贷款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存量贷款“应延尽延”、新增贷款“应贷尽贷”。降低用工成本,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未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可按国家统一部署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
《若干措施》提出加快拓展光伏产品示范应用。加快光伏电站建设,加快推动“三州一市”集中式光伏发电基地、电网通道建设,大力推动屋顶分布式光伏、市政工程光伏、旅游驿站发展,力争2025年年底前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200万千瓦以上。推动算电融合发展,实施“绿电聚合供应”新模式,加快布局建设绿色算力设施。因地制宜建设光伏通信基站,鼓励建设光伏储能一体化通信基站。建设绿色能源产业园区,建设“光伏+制造业”试点示范项目。
全球最大水光互补电站——柯拉光伏电站
《若干措施》提出持续提升光伏制造业竞争力。补齐产业短板,推动链主企业布局建设光伏组件重大项目。发挥政府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社会资本作用,投资重大光伏制造业项目。强化技术创新,推动组建新能源材料产业创新平台,重点对钙钛矿、碲化镉、XBC电池关键核心技术、重大技术装备等开展产业链协同攻关、中试验证。推动绿色制造,积极创建绿色工厂、零碳工厂并给予资金支持。支持金融机构将产品碳足迹核算作为绿色金融服务的重要采信依据。
惠企政策,比出台更重要的是落实,比落实更重要的是闭环。下一步,四川省将全面推进各项举措落实落地,加力推动企业稳生产、提质效、扩规模、拓市场,加快推动以光伏产业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链建圈强链,全力塑强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伏产业高地。
来源: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
编辑:张宇婷
编委:叶李
副总编辑:张斯炜
特别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