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中国工业机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外资品牌,意味着什么?

文化   社会   2024-07-10 18:02   北京  

  凤凰网原创  国产机器人销量创新高的同时,还存在“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问题,也面临一个根本性的变革,那就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由算法驱动转向大模型驱动。


作者|刘远举
知名财经专栏作家、多家智库研究员

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31.6万台,同比增长4.29%。工业机器人市场整体增长之中,也出现了内外资品牌的分化。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最新统计数据,2023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达到52.45%,从销量口径上首次实现对外资品牌的反超。
2023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品牌同比增长22.76%,以埃斯顿、汇川、埃夫特等为代表的国产厂商增速领跑。与此同时,外资同比下滑10.56%,大部分外资厂商在华销量均呈下滑态势,同时新增订单的增速亦呈现连续下滑态势。
从细分产品看,除多关节机器人外,SCARA、协作机器人、DELTA的国产化份额均超过50%。其中,协作机器人国产份额接近90%,SCARA国产份额首次突破50%。

国产机器人行业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某种程度上,这是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对“四大家族”的胜利。所谓四大家族,即日本发那科、安川电机、瑞士的ABB以及库卡的合称。四大家族曾长期占据中国一半的工业机器人市场。2017年来说,四大家族的占有率高达57%。
其实,中国机器人行业出现这个局面,并不令人意外。这与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路径是类似的。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1983 年,上海汽车厂诞生了第一辆中国组装的桑塔纳轿车。到1985年年底,桑塔纳的国产化率只有2.7%,能国产的零件只有轮胎、喇叭、天线和标牌。到了1990年,桑塔纳国产化率上升到60.09%,1991年达到了70%。
从1996年开始,桑塔纳的国产化率已达到了90%,关键零部件如车身、发动机、变速箱三大总成和前后桥总成相继实现国产化,并在嘉定带动形成了采埃孚、舍弗勒、延峰等300多家零部件企业集群。各种外资品牌入华投产,带动了中国汽车工业不断发展。今年5月份,中国自主品牌零售98万辆,内零售份额已经超过一半,达到了57.6%。
机器人和汽车行业的这个局面,证明了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是成功的。
市场换技术,不仅是指基于合约的,“我让出市场给你,你签协议转让技术给我”,也包括各种其他的技术扩散方式。外资企业来华建厂,会招聘人才;这些人才在外资中工作,获得各种培训和工作经验。然后,他们可能会跳槽、创业,就会把这些技术带到中国企业中。
另外,外资来华建厂,不管是基于国产化的承诺,还是为了减少成本,都会就近寻求国产化的供应商。他们会对国产供应商进行技术指导,以满足自己的技术要求,这个过程,也必然会形成技术扩散。
最终,一个外资品牌在获得中国市场的过程中,必然以各种方式输出自己的技术。这些技术,以及中国厂家在这些技术之上进行的创新,会不断增加中国厂家的竞争力。然后,沿着产业链不断上升,在全产业链上产生竞争。最终,也可能在终端产品上形成自己的优势,反超外国品牌。
市场换技术的结果,是如今中国的工业,早已不再依赖单纯的劳动力价格便宜,而是基于发达的基础设施、庞大的工程师群体、发达的产业集群等优势,构建起来的具有优势的产业链、产业生态。

以工程师为例,中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体系,工程师总量从2000年的521.0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765.3万人,年均增速为6.3%。从2000年到2020年,这20年时间里中国培养了6000万名工程师。每年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走出校园,进入机器人行业,进入车辆制造行业。
中国本土工程师,不但有高水平的专业能力,同时还勤奋、工资也相对低,这是构成中国产业优势的重要因素。
物美价廉的工程师、产业工人,使得中国产品在微创新和成本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进而在技术成熟的产业中,相对于外资品牌,市场份额越来越大。这一点在手机、电脑、电视、汽车行业都出现过,现在则轮到工业机器人行业。
但应该看到的是,培养如此多的工程师,并不仅仅在于教育体系的培养,更在于市场体系能够接纳,解决他们的就业,并在工作中不断培养。
没有超大规模的市场去接纳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最终这些毕业生也成为不了工程师,而会成为送外卖的小哥。
所以,某种程度上,市场比教育更重要。而超大规模的市场,则源于市场经济改革,源于对外开放,源于全球化红利。

国产机器人行业仍缺乏爆发式技术突变
不过,应该看到的是,国产机器人销量创新高的同时,还存在“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问题。

从数据上来看,2023年国产工业机器人总体销量占比超过50%,四大家族的销量占比32.58%;但从收入规模角度看,国产产值规模明显小于“四大家族”机器人业务的营收总和。
这个现象,在汽车行业同样存在。根据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业绩数据,国产品牌和外国品牌在营收增速上相差无几,但在净利润增速、单车净利、营业利润率等关键盈利指标上,国产品牌差距较大。
丰田汽车的2023财年,盈利再创新高,一年净利润高达2300亿元人民币,而国内利润最高的比亚迪,利润才300亿。要知道比亚迪的利润在国产品牌中已经是遥遥领先,是第二名上汽集团的两倍;上汽集团2023年利润为141亿元。
如果把2023年,国内车企前十名的销量合计起来,接近2000万辆,与“丰田+大众”两大跨国车企相比仅相差百万辆;但对比净利润之和,前十家车企仅为960亿元,而“丰田+大众”的利润达到了3721亿元。
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单台工业机器人价格低、利润低;汽车行业销售高,利润低的本质都是共通的,那就是附加值低,而附加值的高低,取决于技术含量的高低。
如果说汽车行业还有一定的品牌溢价,那么,在工业机器人这个行业,采购更加理性,更是技术含量决定一切。
那么,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国产工业机器人行业除了还将在通用搬运上下料机器人领域激烈竞争外,还会向喷涂、抛磨、点焊、(半导体)洁净机器人等高附加值领域迁移。
但更长远的看,对中国的工业机器人来说,提升技术含量,不再是顺着原来的技术路径追赶,也不是弯道超车,而是出现了新的赛道。如今的机器人面临一个根本性的变革,那就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由算法驱动转向大模型驱动。
前不久,初创公司Figure,展示了名为Figure 01的机器人。它使用了OpenAI的视觉语言模型,对图像和文本进行常识推理,机器人摄像头会以10Hz拍下画面,然后大模型会给出动作计划,以200Hz输出24自由度动作(手腕+手指关节角度),完成复杂动作。Figure 01充分展示了和人类以及环境交互的能力。它会说会看,还能给人类递食物、捡垃圾、收拾碗筷。通过观看人类的示范视频,仅需10小时端到端训练,Figure 01就能学会用胶囊咖啡机泡咖啡。
Figure01并非孤立。在在AI技术爆发性增长的加持下,机器人行业突然之间,拥有了更多的可能。2024年2月份, FigureAI完成6.75亿美元融资;3月份,英伟达发布人形机器人通用模型Project GR00T,推动机器人理解自然语言,并观察人类行为模仿动作;同月,斯坦福李飞飞团队发布开源“灵巧手”,成本仅2.5万美元; 4月,波士顿动力先是宣布了数字液压驱动的双足人形机器人Atlas退役,不到12小时又发布了代表力量与灵活的全电驱动Atlas 001,展现出腰与脖的全向旋转机构及髋部球形关节。6月份,特斯拉宣布在工厂中部署了两个AI 大模型的加持的Optimus机器人。
目前工业机器人的装机总量约为300万台,每年世界60万台,中国占大约30万台,为总量的一半。虽然通用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不同,但有了大模型这样一个易训练、高适应的“通用大脑”后,工业机器人就能大规模、高效率、低成本地泛化迁移到多个行业的多种应用场景中去。
这不仅有利于工业机器人,乃至通用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提升各行业的生产效率,提升国民的生活便利、生活水平。
毋庸讳言,依靠市场换技术,能紧跟技术前沿,却很难获得这种多行业融合产生的意外的、爆发式技术突变。中国机器人行业与信息行业,还任重而道远。

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作者立场。

主编|萧轶 

如果您觉得本文还不错,
希望您可以在文章底部点击“在看”
或给“风声OPINION”设置星标(公众号界面右上角三个点),
以便系统继续为您推送优质评论

风声OPINION
理解复杂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