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县“年味•传承”主题作品展《回忆儿时的过年》

民生   2025-02-03 21:22   山西  

回忆小时候故乡忙年过年的情形

张永亮




















小时候腊八节一过,故乡的年味就浓了,外出打工的人们陆续返乡,街上偶尔响起三两声小孩耍甩炮竹、小鞭炮竹的声音,刺鼻的火药硫酸味弥漫天空。远处一户人家正在宰猪,帮忙的几个人手忙脚乱捆绑按着喂养了一年的大肥猪,不时传来几声待宰临死挣扎前猪的哀嚎叫声。小商小贩们沿街串户摆摊兜售年货,糊窗纸、年画,爆竹,吃的穿的用的。悠闲了一冬的村民开始到粮食加工坊加工来年吃的米面,做豆腐、宰猪杀羊、赶集上会置办年货。


过了二十三小年,人们开始紧张忙碌大扫除,隔里阁拉都要打扫干净,我家人多,当然活也多,先和父亲赶着牛拉平车去粮食加工坊将两三袋谷子碾成小米,还要加工做糕的软米面,给牲畜吃的五六袋饲料。前一天将黄豆泡好,找村里会做豆腐的人家排队做,给人家加工费让人家代做豆腐,到晚上白森森坚正正的豆腐做好了挑两桶担回家。紧接着裱窗子,当时家家居住的房子都是木材做的格子窗户,贴着毛边纸也叫毛纸,最下面安一排玻璃,贴些红黄绿等花草鸟兽造型的窗花,把屋里点缀的春意盎然。这是个细活慢活,先的把旧窗户纸撕干净,再拿做好的浆糊均匀抹在窗户格子上,然后端端正正把雪白的毛纸裱上去。得裱三两天才能完工,裱完窗户,又的裱房屋顶棚,那时房屋顶棚都是安的木块贴着报纸,过年再裱一层新的报纸。接下来粉刷墙壁,买上大白粉兑水用刷子刷两遍墙壁,直到粉刷的墙雪白了。

哥哥毛笔字写的好,过了二十五,左邻右舍拿裁割好的红绿纸找他写对联,母亲脚踩缝纫机还忙的给人们家赶制衣服。我是负责给家里买年画,每年的年画基本都是我买,无非就是伟人、元帅画还有风景画、电影明星等年画。

年三十上午,左邻右舍的邻居不约而同拿着扫帚铁锹打扫胡同,大街上扫的干干净净。扫完街开始贴对联,挂灯笼。下午劈垒旺火的干木柴,晚上赶8点的电视春晚开演,必须把旺火垒好。一边吃年夜饭一边欣赏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十二点夜深人静后,大人们还要接神,敬神,熬夜守岁。孩子们看完春晚,忙碌了一白天早就上下眼皮打架睡着了。

初一清晨被邻村震耳欲聋的放炮竹声惊醒,早早的起来,和父亲哥哥、弟弟们一起点燃旺火,放炮竹。放完炮竹,天还未亮就穿上母亲连夜赶制的新衣服,跟上哥哥姐姐们挨家挨户拜年去了,这是我当时即兴编得童谣:

新年快乐歌
吃了年夜饭,
快去回睡觉。
初一早起床,
点起年旺火。
鞭炮啪啪响,
火焰开满天。
鸡儿不停叫,
天就快亮了。
出门去拜年,
每人一根烟。
人人都高兴,
回来吃饺子。

街上一群一伙的村民聚一起相互拜年问候,递烟,说着祝福的吉祥话,人人脸上都乐开花,洋溢着幸福的笑脸!看看谁家人多势众拜年的多,有文化的一边走亲戚家串门拜年,一边沿路观赏点评别人家贴的对联,看谁家的对联笔体好,内容新颖别致。村里的姑娘小媳妇们则上下打量看看谁穿的衣服时髦好看,小孩子们跟着大一点的孩子去拜年挣烟,挣糖果。赶中午塞满俩个衣兜,满载而归。

下午开始大人们男女老少一群一伙聚一起打麻将、扑克,带点输赢,辛苦了一年现在图个热闹红火开心。初五过“破五”,早晨早早起来放炮竹,吃“龙眼饹饦”早饭。上午才能打扫收拾院里初一至初五燃放炮竹遗留下的纸屑,和屋里积攒下的垃圾。初六是女人们回娘家的日子,有出嫁女儿的家庭早早的做好饭菜等女儿女婿外甥上门。亲戚们家从今天开始相互吃请,轮换到对方家吃饭。初八是上班族、外出打工的人们出门返城的日子。勤快的人家就掏粪(牲畜在圈舍拉下的粪便,牛驴骡马羊猪粪,地里的好肥料)滤粪倒粪往地里送粪,又开始了一年的农活。故乡的过年告一段落,算过完年了。

这几年在大城市过年,超市商品琳琅满目,应接不暇,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货物充足,手机上动动手指,需要的东西哪怕在天南海北都能给你送货上门。什么都是现成的,吃的穿的每天像过年,不像小时候在故乡物资贫乏,只有在过年才有肉吃,才有新衣服穿,但那时大人小孩都很快乐,没有压力。现在物资丰富方便快捷,生活节奏快。但却总感觉少了小时候在故乡过年的年味和气氛。现在人们都是埋头挣钱,脑子里就想着怎么挣钱怎么来钱快,连过年也不休息还在加班挣钱。

这是小时候贴过的年画,收集整理在这里发出来,六零七零后都记得,已此怀念小时候故乡忙年过年的情形。


作者简介:

张永亮 山西省岚县人,1970年12月出生,青年时做过乡村小学代教和《吕梁日报》社特约通讯员。在纸质报刊和网络平台公众号偶发各类作品,岚县作家协会会员,现在太原市某私企任职。专注史志民俗地名家谱写作,致力民间乡土文化的挖掘传承保护工作。


岚县人家
原\x26#39;岚县圈\x26#39;, 这是擦岚县最及时、最有趣、最失笑人的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