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平宸濠碑》

文摘   2024-12-29 13:42   江西  

这里是崇义县纪委监委官方微信



广大市民朋友,您好,如果您接到0791-123400791-86312345电话时,请放心接听,这是江西省民调中心的访问电话,正在对我县勤廉单位创建工作进行满意度调查。请您抽出宝贵时间,给出真实、客观、公正的评价。衷心期待您的参与和支持!



在崇义县博物馆王阳明史迹陈列展,知行合一篇章忠泰之变厅,展出一副王阳明《平宸濠碑》图,由此图,小编带您了解《平宸濠碑》背后的故事:

  

历史背景

明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十四日,南昌宁王朱宸濠号兵十万,发动叛乱,夺运船,顺流欲下,直指南京。发生此叛乱,主要是由于明武宗的政治腐朽以及皇室内部的权力斗争而引发。尽管宁王朱濠谋反之意早有显露之迹象,但发生之时,声势浩大,震动朝野,由此也造成了人心的极度恐慌。当时的政治形势纷乱复杂,许多朝廷大臣出于个人身家性命之考虑,对宁王谋反多持徘徊观望的态度。在这种形势下,王阳明义无反顾,乃以提督南赣汀漳等处军务原职兼任江西巡抚一职,急速调派各府地方乡兵义勇,对宁王朱宸濠叛乱进行征讨。从朱宸濠起兵到被生擒,仅用了41天。如此,充分体现了王阳明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无畏精神,也展示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



碑体简介

平宸濠碑在庐山在秀峰境内,1519年,王阳明在平定朱宸濠叛乱后在此勒石记功,人称记功碑。碑文共136个字,字体庄重遒劲,入石三分。碑长242厘米,宽234厘米,字大清晰,洋洋洒洒,气势宏伟。碑文记载明正德十四年王阳明率江西兵马平息南昌宁王朱宸濠叛乱、生擒宁王之事。碑文中,王阳明故意将武宗统领六师出发的时间写前,才得以在忠泰之变的危机中转危为安。



碑文

正德己卯六月乙亥,宁藩宸濠以南昌叛,称兵向阙,破南康、九江,攻安庆,远近震动。七月辛亥,臣守仁以列郡之兵复南昌,宸濠还救,大战鄱阳湖,丁巳,宸濠擒,余党悉定。当是时,天子闻变赫怒,亲统六师临讨,遂俘宸濠以归。于赫皇威,神武不杀,如霆之震,蘼击而折。神器有归,孰敢窥窃。天鉴于宸濠,式昭皇灵,以嘉靖我邦国。正德庚辰正月晦。提督军务都御史王守仁书。从征官属列于左方。




碑文书法艺术

王阳明写这篇碑文时,激扬飞越,纵横跌宕,将行书的洒脱和楷书的庄重糅合在一起,使全文气韵贯通,雄健苍劲,代表着王阳明书法的极高水平。清初诗人王渔洋观赏了王阳明诗碑后,激动不已,写诗赞道:“文成摩崖碑,其字大如斗。万古一浯溪,光芒同不朽。”王渔洋将《纪功碑》与颜真卿的顶尖之作《浯溪碑》相比,说《纪功碑》与《浯溪碑》同样万古不朽。

《平宸濠碑》《平茶寮碑》《平浰头碑》均为王阳明亲笔手书后,命随军工匠刻于摩崖之上。从字体上看,《平宸濠碑》为行楷字体,《平茶寮碑》《平浰头碑》为楷书字体。

 从书法造诣上看,《平宸濠碑》艺术水平较之最高,充分展示了王阳明的书法神韵;《平茶寮碑》最末,最大的原因是随军勒石工匠李璟雕功欠佳,与王阳明原文手书有较大差距。


《平宸濠碑》拓片图

来源:崇义文化馆



END




点击上方名片 关注我们




在看你就赞赞我!

清风崇义
发布有关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动态,拓宽群众举报方式,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宣传教育,凝聚反腐败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