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语
集成电路占用面积的不断缩小,正在将性能限制,从晶体管本身转移到晶体管之间的互连工艺。互连的电阻-电容延迟,随着器件密度的增加而恶化,因为互连路径变长,导线变窄,并且随着新材料集成到电路中,需要更多类型的连接。这一综述,通过关注材料的载流子平均自由程和内聚能,回顾了开发更好互连的策略。
摘 要
互连电阻-电容resistance-capacitance ,RC延迟是器件性能的瓶颈。
图1. 电阻率增加的原因。
图2. DRAM架构结构变化的扩展挑战和进展。
图3. NAND闪存的扩展挑战。
图4. 逻辑器件的互连缩放和结构挑战。
表2. 逻辑互连规范及其对技术节点的预测和要求。
研究进展
晶体管栅极延迟,取决晶体管栅极氧化物电容和沟道载流子迁移率,而互连RC延迟,则取决于金属线电阻和电容决定。据报道,互连RC延迟已超过约180-nm节点时代的晶体管栅极延迟,并具有65-nm节点时代所能达到工作频率上限。物理缩放之外的有效器件缩放方案,即高k/金属栅极的引入和沟道结构的改变,增加了晶体管的密度,并提高晶体管的开关速度,但也导致互连RC延迟呈指数增长。随着最近引入的垂直堆叠多个芯片策略,互连RC延迟,预计将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并对指数增长的计算需求,造成更严重的瓶颈。
晶体管和存储单元的横向按比例缩小,迫使互连也按比例缩小到这样的尺寸,其中导体的表面和晶界决定着电子散射,并导致电阻率的指数增加。未来互连的理想候选材料,应具有较短的平均自由程,从而使散射表现出较小的缩放效应,不需要衬层和势垒层,并且具有表面态主导的导电性。就存储器和逻辑器件的结构变化而言,由于朝着垂直集成结构的发展,以使面密度最大化,制造变得更具挑战性。未来互连材料的研究,还应考虑兼容于最近开发的制造工艺。
在这篇综述中,讨论了当前互连技术的材料和器件挑战,并讨论了学术界和工业界未来研究的潜在方向。介绍了用于确定互连应用的合适材料,并评估其基本特性的方法,介绍了各种半导体器件中提出的结构进步,并建议基于器件功能和制造工艺的材料。最后,对半导体三维集成日益增长的重要性,提出了前瞻性的展望。
展望未来
用于互连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CMOS)兼容导电材料的研究,业界通常是去优先化的,主要重点是提高半导体性能和增强高k电介质。这已经导致互连材料开发受挫,并且相比于半导体技术的其他方面,也受到较少的关注。在学术研究中,互连研究,通常强调选择材料特性,而没有全面考虑在实际器件架构中的适用性。为了解决这一关键差距,需要一种系统和协作的研究方法,建立一个强大的平台,用于发现、合成、表征和实际验证与下一代半导体技术兼容的互连材料。学术界和工业界之间这种共同努力,将促进互连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开发,这些解决方案不仅在理论上很有前景,而且在功能与新兴电子设备的苛刻性能和集成要求兼容。
有材®大数据联合新材料在线®推出了《100大最具成长新材料市场预测及发展趋势报告》,助力企业家洞察先机,了解未来投资机遇,入选材料包括钛合金、碳纳米管、碳化硅、离子液体、3D打印钛粉、固态电池用电解质、氢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OLED发光材料、3D打印用高分子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等,以下展示部分精选:
点击阅读原文,咨询“100大最具成长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