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核心材料发展趋势、全球知名车企及动力电池企业开发和应用实践进展

科技   2025-01-05 00:09   广东  


固态电池技术是发展兼具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寿命和低成本的下一代电池的重要保证。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市场对高性能、高安全性电池的需求日益增加。全固态电池因其卓越的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等特性,成为了能源存储和动力电池领域的研究热点。这种电池技术不仅对电动汽车行业的未来至关重要,也是推动能源革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目前,全球主要国家均在加快布局固态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均提出了与固态电池相关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将其作为强化自身电池技术、抢占未来国际电池市场的重要突破点。


各国固态电池部署

Source:长城证券研究所

全球各大电池和汽车企业相继发布了固态电池产品启用时间,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型电池正在重构国际电池及能源市场竞争格局。


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布局进展

Source:长城证券研究所


全球各车企固态电池布局进展

Source:长城证券研究所


随着电池厂商、各场景应用方的积极布局,全固态电池的未来发展备受期待。特此分享 《固态电池产业研究报告(2024版),内容囊括产业化进展、核心材料发展趋势、典型企业开发和应用实践等维度,以供各行业相关人士参考。


固态电池产业研究报告(2024版)




与液态电池相比,固态电池的核心变化在于引入固态电解质。根据固态电解质的材料类型,目前固态电池主要包含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以及卤化物等技术路线,各路线各有利弊。如氧化物具备高安全性,但其易脆特性导致其制备工艺复杂;硫化物具备高的离子电导率,但空气稳定性差且会形成H2S有毒气体,同时成本较高;聚合物相对较软,固固接触最好,但导电率较低;而卤化物目前主要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全固态电池相较于半固态电池,其采用固态电解质、且可以兼容更高性能的正负极材料,目前其还有一些列科学问题需要解决。


如固-固界面接触的机械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以及界面电阻等问题;再如全固态电池的工艺较液态电池也存在许多不同,如氧化物正极制备及固态电解质制备均需要一个烧结步骤,以确保电极的低孔隙率和低晶界电阻,当与典型的正极活性材料(CAM)结合使用时,烧结温度限制在700 ℃左右,低于CAM的分解温度;再如锂金属负极需要全新的挤压工艺,硫化物电解质需要同时具有高粘结性,高温稳定性的粘结剂等,工艺的升级使得需要全新开发一些关键设备,使得当前固态电池建线成本大约是液态电池的2倍。


另外,固态电池的核心材料升级,如何解决如硅负极(膨胀)和锂金属负极(膨胀和锂枝晶)等问题也成为产业需要克服的挑战。



问:既然固态电池仍有这么多挑战,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企业在坚持发展固态电池呢?


一、固态电池的产品特性能解决当前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安全和里程焦虑等问题。


固态电池由于采用不易燃、高低温不汽化和不凝固的固态电解质,使得固态电池表现出较强的高温安全性,以及保持良好的低温特性,避免低温续航大打折扣;另外,固态电池由于具备更高的电压窗口,可以进一步适配高容量的正负极材料,如富锂锰基正极、硅基负极和锂金属负极等,从而实现更高的能量密度,增加相同电量下的续航。



二、在新能源汽车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关于固态电池的争夺正在全球上演。


面对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国形成的产业优势,尤其是在动力电池领域,这让需要向新能源转型的欧美等国家亟需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于是关于推动固态电池的研发已上升成为了全球主要国家的国家战略。


如日本正举全国之力在研发硫化物固态电池,力争到2027年实现450Wh/L和6C(@25℃);欧盟也构建了从政策、创新、商业等完整电池体系,并计划于2027-2030年期间实现聚合物或复合物固态电池突破400-500Wh/kg、800-1000+Wh/L;美国DOE则在2021年就计划在2030年开发出固态电池,生产成本低于60$/kWh,能量密度达500Wh/kg;


韩国基于其K-Battery战略也明确投资40.6万亿韩元推动2025-2028年实现400Wh/kg全固态电池商用,2030年装车;我国也在这半年时间内成立了固态电池产业创新联合体和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来加速突破(全)固态电池,保持领先优势。



在用户需求和政策的双重推动下,目前固态电池的量产计划已被多数车企和电池企业明确。


如国内蔚来+卫蓝新能源、上汽+清陶、东风等均明确2024年将量产半固态电池车型,其中蔚来更是进行了直播预热;在全固态电池领域,除了广汽埃安提出2026年实现装车之外,长安、丰田、本田、日产和宝马等车企均计划在2027-2030年实现量产。


另外,LG新能源、三星SDI、SK on、亿纬锂能、孚能、比克、Solid Power和QuantumScape等动力电池企业也制定了明确的量产计划。



虽然过去固态电池的量产一直在跳票、时间节点也一直在推迟,但我们深信属于它们的辉煌终将到来,让我们共同期待固态电池给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又一次质变。


/ 获取完整报告 /


欢迎订购


长按识别或扫描二维码添加小编详询
添加请备注:固态电池报告,姓名+公司+职位
电话:0755-86060912




多精品报告推荐


如何识别更多新材料相关细分赛道机遇,了解热门产业链布局、未来市场规模、代表性企业发展情况、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


经过多年大量新材料上市公司、隐形冠军、独角兽、高成长新材料公司实地走访、考察以及专家访谈,结合有材®大数据、全球新材料企业库动态跟踪国内外1000+新材料知名上市公司,新材料在线®联合有材®数据,有材®AI即将推出:


《2024全球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报告》
《2024全球新材料500强排行榜报告》
《2024全球半导体材料发展趋势报告》
《2024全球新型显示材料发展趋势报告》
《2024全球导热散热材料发展趋势报告》
《2024全球航空航天材料发展趋势报告》
《2024全球可持续材料发展趋势报告》
《2024全球CMF趋势报告》
《2024全球新材料上市公司ESG报告》
《2024全球新能源材料发展趋势报告》
《2024全球稀土新材料发展趋势报告》
《2024全球金属矿业及金属新材料发展趋势报告》
《2024全球化工新材料发展趋势报告》
《2024全球先进碳材料发展趋势报告》
《2024全球先进陶瓷及器件发展趋势报告》
《2024全球3D打印增材制造新材料发展趋势报告》
《2024全球磁性材料发展趋势报告》
《2024全球特种工程塑料发展趋势报告》
《2024全球功能性膜材料发展趋势报告》
《2024全球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发展趋势报告》
《2024全球军工新材料发展趋势报告》
《100大最具成长新材料市场预测及发展趋势报告》
《100大最具潜力新材料市场预测及发展趋势报告》

其中,有材®大数据联合新材料在线®推出了《100大最具成长新材料市场预测及发展趋势报告》,助力企业家洞察先机,了解未来投资机遇,入选材料包括钛合金、碳纳米管、碳化硅、离子液体、3D打印钛粉、固态电池用电解质、氢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OLED发光材料、3D打印用高分子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等,以下展示部分精选:




长按识别二维码,咨询报告详情
添加请备注:订阅报告,姓名+公司+职位




开年钜惠
限时限量促销中


现在开通有材®VIP即可以获赠1500+份新材料相关精品报告,涉及汽车、家电、新能源、储能、光伏、半导体、稀土永磁、显示、高性能纤维等30+领域,形式涵盖材料需求报告、细分产业链图谱、行业研究报告、企业分布地图、企业名录、调研纪要、投融资分析报告等。报告清单如下(可上下滑动查看)


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咨询工作人员了解详情


活动截止时间:2024年1月15日

扫码下单开通有材®VIP(年度)
即可免费获赠上述报告

如何下单、以及下单后如何下载报告等

更多信息请咨询下方客服微信 

添加请备注:VIP报告,姓名+公司+职位

本次促销活动为限时限量促销,新材料在线®保留随时调整价格、恢复原价权利,拥有活动一切解释权。


点击阅读原文,开通有材®VIP


新材料在线
新材料在线®是新材料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新材料全产业链生态服务平台;10年+,800万+用户,较有影响力的新材料媒体+智库; 有材®是旗下新材料全产业链大数据和智慧供应链服务平台,搜索公众号“有材”可添加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