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如何跨过“学段衔接”这道坎?听听名师怎么说!

民生   2024-11-06 20:23   天津  

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

“学段衔接”是一道坎

学生成长也是一场场“接力赛”

如何迈好步、接好棒

提高学段衔接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一起天津


天津新闻广播联合长芦汉沽盐场“芦花”品牌共同打造的融媒体访谈服务类节目《一起天津》,每周日17:05-18:00在天津新闻广播(FM97.2 AM909)播出。


11月3日节目中,主持人黑丹对话南开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民进天津市副主委范小云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副校长、民盟市委会常委、和平区委员会主委吴春燕万全小学副校长高琳做客直播间,为您详解如何做好学段链接,为孩子的成长接力? 





















节目音频⬇️





















通过“一起推荐官”李巍的介绍

来了解下他的推荐理由




















“一起推荐官”李巍: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关系着千家万户,一直都是大家特别关心的问题,所以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三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走进直播间,就是想回应大家的这份关切。范小云院长是南开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不仅是在个人专业金融领域,同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也有着丰富经验;而二十一中学的吴春燕校长以及万全小学的高琳校长都是来自天津的教育高地和平区,无论是从一线教师的角度还是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相信她们的分享对于收音机前的您都将有很大收获。

南开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民进天津市副主委范小云

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副校长、民盟市委会常委、和平区委员会主委吴春燕


万全小学副校长高琳



















以下为本期节目访谈实录⬇️


大一新生,如何跨过一年级陷阱?


黑丹

是否会有一些大一新生会出现“水土不服”,如何让经历了三年高中课程学习的学生顺利过渡到大学课程学习中,您有哪些思考?
范小云

确实如您所说,现在的大一新生是存在着很多您所说的水土不服,我们称之为一年级陷阱,因为大学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课程的目的和内容都和高中阶段有很大的不同,学生们最不适应的其实我觉得是两点,一个其实是需要自律,他需要一个自主的学习管理。另一个就来自于学习本身的挑战,因为每一门学科都是有它自己的学科逻辑和认知逻辑的。


我们同学们从小学到高中,实际上主要都是集中学习那么固定学科,所以到了大学之后,突然一下子要接触很多新的学科,而且大学的老师又不像中小学老师那样,会对知识点进行那么详细的讲解,所以这样就学习本身来讲,同学们他就会有很大挑战,也有很多困惑,甚至就会误入歧途;也有一些同学好不容易考上大学了,他天天打游戏,所以我们每年也都有退学的情形发生。


黑丹

学校如何帮助大一新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范小云


当然针对这些问题,其实很多的大学都开设了针对新生的这种适应性教育课程,比如南开大学实际上从去年开始有针对性地针对大一新生第一学期开设了新生研讨课,它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研讨分享和互动交流,那么这个课它是不同于专业的引导课的,它主要是有这么几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大学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指导,那么主要是进行适应性教育。第二部分来讲,是要对学生所在的学科专业,国内外的前沿和热点进行介绍和讨论,因为其实很多同学在报考大学专业的时候,未必对专业那么了解,通过这部分的教育是启发学生的专业研究和探索的兴趣,而且增强他对他自身专业的一个认同感,他如果不热爱这个专业,他是不可能有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第三部分是由老师来给他建议一些书籍,然后师生共同阅读和交流讨论。第四个部分是关于学业和人生规划的,这部分是要求老师要一对一地跟学生来进行指导,也就是说在一个学期之内,要完成一对一的一次谈话和指导,对学生进行适应性上、学习、生活方方面面的指导。这个课完成之后,在大学后续的时间里面也要发挥导师的职责,要跟踪这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继续开展指导,所以能够比较好地帮助学生完成从高中到大学的这样的一个角色的转换,摆脱一年级陷阱。


当然为了完成好这个任务,其实像南开大学都是要选拔教学经验很丰富的一些老师,像我们陈雨露校长和我们各个学院的院长都是在团队里面的。前不久陈雨露校长还和我们金融学院的老师一起来备课,也是通过这个课要让老师和学生建立起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来做学生的引路人,而且通过授课让学生建立起专业自豪感。比如像我们金融,校长因为也是金融学科的,他就讲希望能引导学生从三维的方法论,就是古今贯通、中外融汇、文理交叉这么三个维度来思考和解决金融问题,所以其实这类课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方式,其实是能够比较好地帮助同学完成这样一个转变。


黑丹

作为家长,有没有好的办法,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到大学生活中?
范小云


首先我觉得家长一定要学会放手。如果说大学之前,家长们对孩子从吃喝到穿戴到学习,都是无微不至去安排,那么上大学之后,其实作为家长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放手让孩子去成长,他该吃的苦必须去吃,他才能够成长。当然同时来讲,我觉得也要和孩子保持一个很好的沟通,要了解孩子遇到的这些困惑,他的这些困难,然后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跟孩子保持一种共情和理解,也适时地帮助孩子去宣泄掉一些负面的情绪,避免让他们陷入到这种负面情绪的泥潭里面。


此外其实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去建立起一种支持系统,引导孩子去积极地参加到比如说大学的这些社团组织,然后引导他去结交朋友,引导他去多和老师,多和同学们去沟通等。再一个也鼓励他多去进行体育锻炼,鼓励他去坚持一种他的爱好,能够让他把不适应的期间尽量缩短,能够尽快地度过这个阶段。


再一个特别像南开大学这样的学校,有很多学生他真的是一心奔着清华北大,他就觉得可能高考发挥的不太理想,对于这些孩子其实家长就更要关注对他们心理的引导,因为这些孩子上了大学之后,其实他还未必在方方面面都是优秀的,所以家长的这种关心和引导很重要,但是家长对他的比如专业的选择啊,具体的学习上我觉得还是要少干预,遇到一些困难的时候要尽量引导他独立去解决。




高中与大学需双向奔赴


黑丹

其实做好“高大衔接”,不能仅仅是大学的单向付出,只有高中与大学双向奔赴才有意义。中学在做好“高大衔接”方面能做些什么呢?
吴春燕


中学在把学生输送到大学过程中,主要从课程建设、教学方式、评价改革以及活动组织,再有从健全人格这五个方面,完善我们高中阶段的培养目标。


那么首先就是在高一年级,我们在学生一入校,学校就开设了学业生涯规划课程,这个课程它主要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指导学生正确选科,更主要的是把学生进入高中之后,那么学科的学法由我们专业团队进行指导,同时介绍和大学相关专业的这种对接。


那么在从大学专业的这种介绍上,再让孩子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据自己的特长,然后去面向我们未来的6选3,来初步规划自己未来的学业方向。从这样的一个角度也是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大学专业,那么为自己将来进入大学之后,能够在自己喜欢的专业上去发挥自己的特长做好准备。


第二点,很多学生到大学之后,一下子没有老师领着了,他就不会学了,确实是这个情况。所以这就是我们新课改要求我们在中学阶段必须要转变教学方式,所以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中学的老师可以说非常负责任,从早到晚真的是手把手地带着学生,但是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对于应试教育来说,可能他会出成绩,但是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来讲,和我们新课改的理念是不一致的,我们现在是要让学生能有更多的独立思考能力,要有一个自主探究能力。


第三点是评价改革。大学很多时候实际上是学分制,而中学往往是根据考试的成绩确定,那么随着综合素质评价的全面推开,我们借助综合素质评价这样一个平台,也依托我们和平区数字赋能、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技术支撑这样的项目,我们也开发开设了我们自己的这种学生过程性评价的一系列我们的做法。


我们更倾向于不仅仅以一考来评价学生,而关注学生的学业修习的过程评价,这样把他的修习学时、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日常是否能够积极提问,是否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否能够通过自己去解决问题,作为对学生全面评价的一个切入,这样的话就让学生更关注自己在平常的过程性学习。


所以不仅仅为了一个考试成绩去努力,而更多的是考虑到自己学习过程的一个科学发展。同时我们在评价的主体上也越来越多元,那么过去可能就是教师给打一个评价,现在我们不仅有学生自评,再有就是我们的小组评价,还有教师评价,甚至于我们有家长评价,这样让学生的全面成长过程能够不断地收获这种评价,让评价真正能够起到一个诊断反思这样的一个作用。所以我们想评价的改变才是我们整个教育的一个最终的改变。


第四点就是从活动组织上,这一点我们一方面是组织这种研学活动,那么也特别感谢包括南开大学在内,我们学校和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包括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都建立了合作协议。那么大学现在的实验室都是向我们中学生开放的,特别高端的一些科学实验室学生去了之后,特别受震撼,能够看到我们国家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那么也就树立自己发展的目标,所以在这一块应该说我们和大学的对接还是很紧密的。


同时随着很多主题教育的开展,我们也会定期聘请大学的一些教授、专家到学校来讲,例如科普教育,例如我们现在国家科技发展的前沿,还有大学一些尖端专业的介绍,那么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大学,了解我们国家高科技发展的前沿,另外一方面也是让孩子们树立一个自己发展的目标。


再有就是我们的毕业生,因为我们学校每年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各个层次的大学,所以我们集中在寒假和暑假的时候,因为大学跟中学放假的时间会有一些交错,所以这样我们就会在考试结束的那一周,会请这些学生来给学弟学妹们除了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更主要是介绍大学的一些相关的专业和大学发展的情况,甚至于大学的生活引发孩子们的一种兴趣。


那么最后一点就是说健全人格,因为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成长的可以讲是关键阶段,那么在这个阶段上,孩子们面对挫折,他是否有一个抗挫能力?很多孩子高中学习很不错,到大学之后由于没有人盯着,那么他自觉性又差,可能他就会面对挫败。同时大学这个平台上跟很多与他同样优秀的孩子竞争,那么这个时候他可能就会对自己的这种信心受到打击。


在学生的心理抗挫能力上,我们都请专业团队,还有我们学校的专业的心理教师,对孩子们进行团体辅导,通过这样一系列工作,为我们的高中学生也好,我们的初中学生也好,构建了从方方面面让他们全面发展、未来奠基的成长过程。





家校配合,实现小升初无痕过渡



黑丹

小学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教育过程,如何做好小初衔接? 
高琳


在小学里面像我们的这些知识也是比较基础的,那么对于孩子来讲可能没有太大的难度,包括知识的广度深度等等。那么到了初中阶段,很有可能家长和孩子都会有一种一脚踏空的感觉,所以才会产生所谓的焦虑或者是担心等情况。


其实我想给家长几个建议,首先我们要持续地去关注孩子的习惯的养成,那么让他去学会自己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像现在孩子可能小学生在内手里都有手机,对于手机的管理往往在学校里是不允许手机进校园的,那么到了初中,大家也知道咱们初中是会有手机要上交给老师统一做管理的要求,那么往往在家里其实可能就形成了一种脱节,那么手机可能在家长那里就变成了让孩子安静下来的一种神器。


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玩的时候,学习完成了作业写完了,家长往往就说行歇会,歇会唯一的方式可能玩手机看手机。其实手机这个东西我们对它如果能够正确的使用,是能够促进孩子各方面的成长和发展的,但是一定不要成为让孩子安静下来的一个东西。其实我们想放松休闲休息的方式有很多,包括家长可以带领孩子我们一起来做游戏,我们一起来体育锻炼。其实很多家长可能忙于工作,然后拿我自己来说很少有时间去锻炼,其实带着孩子一起去锻炼,那么是一种放松心情,包括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交流的一种非常好的愉悦的方式。


第二个就是家长其实在和孩子共同相处的过程当中,就会多聊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其实包括孩子如果在学习上出现什么困难了,包括在他的生活当中,对于一些问题的认知出现一些障碍或者出现一些偏差了,其实我们的家长很容易能够捕捉到,那么这样就会及时的跟孩子共情。同时我们也知道六年级的孩子12岁左右,他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一个阶段,那么家长会通过跟孩子多次的交流和沟通,逐渐地给他引导向正确的方向,就避免了这种认知的障碍,那么这是第二个建议。


第三个建议我觉得我们的家长一定要相信学校,相信老师。孩子不能处理自己的问题的时候,家长到学校还来质问老师等等,其实我们应该建立一种就是家校合力的这样的一种非常关键的机制。我们的家长可以经常和老师,包括最重要的班主任,我们多沟通多交流,比如说孩子在家里面的一些表现,其实我们在学校是看不到的,那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往往是看不到的,如果这种信息形成了一种断层,其实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所以家长遇到孩子发现什么问题了,包括身体上的问题、心理上的问题,不要隐瞒,也不要质疑。咱们通过和班主任及时的沟通,然后彼此形成这种教育的合力,那么方向一致,很容易化解孩子的尤其在小学升到初中,我刚才提到这个年龄段,包括学业方面的困难的过渡。



黑丹

万全小学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可以分享?
高琳


我们学校建校已经有124年了,我们持续的采用开放教育育人文化,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我们广泛地去利用身边的一些资源,就像我们第一学区片的中学,我们已经形成了这种默契,就是这种一体化,那么经常邀请中学里面我们学校毕业的孩子,然后回到母校,进入到班级当中和我们的孩子进行对话,然后其实就像小马过河一样,你不亲自去实践,不亲自去听和你同龄的伙伴,去告诉你这些方式方法,包括他的亲身经历等等,那么永远是不能够感受得到的,中学的孩子们来了之后,给弟弟妹妹们直接讲,我们其实真正体验感受到的初中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另外我们还会邀请我们初中的就是对口初中的这些学校的老师们,中学的老师们,包括我们的学科教师,还有我们一些辅导员老师等等,走进我们小学,面向我们的家长去做一些在小学和初中衔接方面知识的衔接、能力的衔接这方面,我们要做好哪些工作,让家长消除这种顾虑和担忧。


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我们还聘请像我们国内知名的心理教育专家,像耀华中学张丽珊老师,还有我们万泉小学教育议事会心育部的专家委员等等,他们都会走进学校,一方面对学生开展心理团辅,专门对六年级孩子设计的心理团辅活动,那么另外也会面向家长,利用我们的心育课程,向家长去做一些普及,以案例分析法让家长能够感同身受,像讲故事一样,家长就会找到这个故事当中有我孩子的影子,有我自己的经历,所以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化解家长内心的担忧,所以我主要是从家长和学校这两个方面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做法。





记者 | 忻聖淇 黑丹
编辑 | 霍然




天天电台道
来自电台,娓娓道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