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是古老的。它起源于中国,已知最早的出土实物距今有2000多年。但是,荞麦又是新兴的。现代科技使得人们对它的营养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现代种植技术和工业又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因此,人们把它誉为“古老的新兴植物”。
营养价值在粮食家族中是“全能冠军”
荞麦浑身都是宝,除种子外,幼枝嫩叶、茎叶花果、根和秸秆及种子外壳无一废物。它是小宗作物,却能种植在大宗作物不能种植的冷凉地域和瘠薄土壤。由于它的成熟期短,从播种到收获最短不到60天,还是重要的晚季作物和救荒作物之一。然而,最为可贵的是荞麦特殊的营养成分。
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对我国主要粮食营养成分的分析,荞麦面粉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大米、小米、小麦、高粱、玉米及糌粑。荞麦面粉含18种氨基酸,氨基酸的组分与豆类作物蛋白质氨基酸的组分相似。脂肪含量也高于大米、小麦面粉和糌粑。荞麦脂肪含9种脂肪酸,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最多,占脂肪酸总量的75%,棕榈酸占19%、亚麻酸占4.8%……荞麦富含多种矿物元素,其中镁、钾、铁含量是大米、小麦数倍,钙含量是大米80倍,还有锌、铜、硒、磷、硼、碘、镍、钴等;荞麦中的多种维生素含量也很丰富,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B族、维生素P(芦丁)、维生素PP(烟酸)、叶绿素等,其中芦丁是其他谷类作物所不含有的。据日本学者研究,荞麦的营养效价指标为80~92,明显高于小麦(70)和大米(50)。所以,在粮食作物中,荞麦的营养价值可说是“全能冠军”。
医用价值已通过循证医学的“考验”
杜寿玢对苦荞麦情有独钟,因为尽管甜荞色泽白、口感好,但是从保健角度来看,苦荞更胜一筹。
据杜寿玢介绍,1989~1990年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对山西、北京、辽宁部分地区进行了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在被调查的44747人中,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患病率,山西山区农民为0.02%和0.24%,北京市民为2.35%和2.96%,辽宁工人为2.93%和3.62%,前者和后两者差距有上百倍。经分析,饮食结构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山西山区农民的主食以荞麦、莜麦等粗杂粮为主,很少进食肉类,平均每天摄入热量只是北京及辽宁地区人群的72.8%。此外,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不少临床研究结果也不断证实,苦荞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降体重和抗氧化的功能。
杜寿玢解释说,荞麦的医用功能原理仔细分析起来很多,首先是荞麦淀粉中直链淀粉比例较高,直链淀粉的葡萄糖分子呈直线式牢固结合,影响水分子进入,延迟了糊化与消化速度,从而抑制了餐后血糖的升高速度;其次,苦荞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小麦,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3.2%,油酸占47.1%,亚油酸占36.1%。亚油酸是人体不能合成,或是合成的量远不能满足需要的脂肪酸,由于亚油酸能降低血液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备受重视;第三是黄酮类物质,包括槲皮素、芦丁等。芦丁占苦荞黄酮总量的75%以上,具有降低血管通透性、加强脆弱的微细血管的功能,还能促进胰岛素分泌;槲皮素则是从多方面保护人体的抗氧化剂;第四是新近发现苦荞中含有荞麦糖醇,能调节胰岛素活性,具有降糖作用。
苦荞应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常客”
荞麦特别是苦荞的营养价值居所有粮食作物之首,而且对现代“文明病”以及几乎所有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都有预防和治疗功能,因此在国际养生保健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
我国的荞麦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俄罗斯,居全球第二位,其中苦荞比例只占3成,在世界上是唯一人工栽培和食用苦荞的国家。尽管如此,荞麦在我国粮食作物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产区以外的人们平日能吃到的荞麦制品也非常少,除了寥寥几个在配料中含有甜荞的挂面、方便面、切面以及用荞麦酿造的酒、醋品种外,苦荞食品几乎见不到。(龚游)
文章摘录自中国中医药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