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军武好物推荐官
超多粉丝福利等你享
人是什么?无数思想巨擘都曾试图回答过这一“保安三问”中的第一问。有人说,人是理性的动物;也有人说,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政治性的动物。
但思想家卡西尔,却独辟蹊径地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是文化的动物。人理解、把握世界与自我,其实是通过一系列的符号组成的文化。如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等。
作为一个中国人,认清中国文化,当然就是在认识中国人自己。
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对文化的认知,常常陷入人言言殊、似是而非、大而无当的四大迷思当中而不自知。更为不幸的是,大部分描写中国文化的书籍,也难逃窠臼。
直到殷海光先生的《中国文化的展望》的出现。这本书不仅用一整套全新方法,讲透了中国文化的本质,澄清了对中国文化的四大迷思,更为中国文化的当下与未来找到了支点。以至于世人评价此书是“一本认清中国文化的里程碑之作”。
有人说:中国文化是精神的,西方文化是物质的;还有人说,中国文化是内求的,西方文化是外求的;又有人说,中国文化是伦理的,西方文化是科学的。
这其实就陷入了标签化的迷思。中国文化成为了一系列的大词,这些大词看起来无所不包,实际却空无一物。无非是用一个个抽象概念,去解释另一个抽象概念。
陷入标签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方法论的落后。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没有发展出成型的科学和逻辑学体系,这也导致了对中国文化的探讨没法突破其自身方法论的边界,深度和广度都严重不足。
殷海光的《中国文化的展望》一书,就是以科学方法论讨论中国文化的开山之作。比如,开头他就融合了当时前沿的社会学、人类学、文明比较学,为“文化”做了系统性定义。又如,书中以心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去分析中国的家庭伦理关系,用人类学和社会学去分析中国文化的独立性;而全书,逻辑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史等十余个学科的知识,更是广泛使用。这样的作品,不但大大拓宽了我们认知中国文化的边界,也为今后的文化研究开创了新方法。
经常也会看到这样的说法:中国文化重视家庭,中国文化重视道德,中国文化重视等级秩序,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其实陷入了特殊化的迷思。这些所谓的中国特征,都是普世人性,不仅中国有,全世界都有。过分突出中国文化特殊性的结论,是一种“少见多怪”,把普遍当作特殊,过分夸大了中国与世界的不同。陷入特殊化迷思的主因在于视角单一,缺少全球视野。正如宗教学家缪勒所言“只知其一,一无所知”,不了解世界,就会一直强调中国文化的特殊,无法在世界的坐标系中,为中国找到自身的位置;不了解世界,就不知道中国文化的是与非,也就无法为中国的未来找到方向。
▲殷海光(右)与林毓生(左)多次论及中国知识分子缺乏世界视野《中国文化的展望》跳出了就中国文化谈中国文化的窠臼。殷海光将目光放到了全球,用上帝视角鸟瞰世界上的各种文化,不但包括西方文化、中国文化,而且还包括日本、伊斯兰世界和印度等不同文化。在中西、古今、多种文化碰撞、比较的综合视野下,思考中国文化。在空间上避免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在时间上看清了中国的现在和未来,在世界和历史两个坐标系中,为中国文化找到了位置。
有的人,觉得中国文化一无是处,必需“全盘西化”才能革除中国的弊病——如鲁迅、胡适、钱玄同等新文化巨擘;还有人,觉得中国文化完美无缺——如最近很多人将西方近现代的科技成就,看作是对《永乐大典》的抄袭。
这就陷入了两极化的迷思。中国文化在神坛和垃圾堆间摇摆,或者高高在上,或者打入地狱。两极化主要原因在于立场代替了判断,情绪代替了理性。中国文化一直处于1840年以来的中国转型延长线上。这个碰撞既是中西的,又是古今的。激烈火星下,极端化、情绪化在所难免。也正如此,客观、公正、理性就难能可贵。
▲夏道平阅读《中国文化的展望》之后,眉批一个“妙”字殷海光在写作《中国文化的展望》这本书时,始终恪守中立的公允态度。他建立并遵守一套完整的价值判断体系,用同样的标准评判中西文化,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会因为情绪和立场而左右自己的判断。他既反对“全盘西化”的激进主张,又反对对“祖宗之法”的因循守旧。他提出“道德实践有古今之别,道德理想无古今之别”,既肯定了“仁义道德”的理想追求,又否定了种种不合时宜的道德实践。
一提到中国文化,大部分人想到的就是两千多年前的诸子百家、一千多年前的唐诗宋词、甚至是一二百年的《弟子规》《三字经》。
这就是陷入了泥古化的迷思。盯着传统不放,只会沉溺于过去的辉煌与荣耀。在祖上也阔过的幻想中,了此残生。泥古化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解决当下与未来困境的问题意识。中国的很多问题,说到底是中西古今文化冲突大背景下的产物。古代中国文化究竟如何,属于认知层面,如何走出当下与未来困境才是实践层面的事情,也自然是最紧急且重要的事情。《中国文化的展望》一书,正是如此。借用殷海光自己的话来说“这本书的主题是论列中国近百余年来的社会文化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反应。以这一论列作基础,我试行导出中国社会文化今后可走的途径。”因此,本书没有将1840年当作中国文化的终点,而是把1840年当作研究的起点,所涉及的事件,如“家的瘦化”、“孔制崩溃”、“本土运动”、“现代化”全部都与当时的中国息息相关。通过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思考,殷海光提出,要以“基督博爱”、“孔仁孟义”、“佛家慈悲”为基础,实现文化重建;以自由、民主为核心,实现制度重塑,从而为中国文化的未来指出了一条出路。因而,本书不仅仅在当时拥有巨大的时代意义,在今天,依然是中国文化走向复兴的一座灯塔,值得每一个关心社会现实,关心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细细品读。
尽管本书久负盛名,但遗憾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绝版已近七年,二手市场上,正溢价数倍销售。相当一部分关心中国与中国文化现在与未来的人,只闻其名,却未曾拜读。
为了能让更多读者看懂中国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传播文明的价值观,让殷海光先生呕心沥血之作与大家见面,我们复活了这一巨著,并重新装帧设计,并增补了部分内容。为感谢长期以来的支持,
六六折优惠分享给大家
点击下方小程序即可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