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圆明园丢失的“马首”被赌王买回并捐回祖国,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专家给“马首”拍了X光后,却有了意外发现。
圆明园,作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它由雍正帝在1723年开始建造,经过几代皇帝的不断完善,成为了一座融合了江南园林美景与北方山水之壮丽的辉煌建筑群。
园内亭台楼阁、廊榭水榭布局巧妙,山水间镶嵌着各种珍贵的古代文物流传至今。然而,如此宏伟的建筑,却因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而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英法联军对其进行了大肆焚掠,使之成为一片废墟。
时隔四十年后的1900年,八国联军的侵略再次蹂躏了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
圆明园的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本是海晏堂喷泉的一部分,代表着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它们不仅是精美的艺术品,还蕴含着深奥的计时功能。
而随着战火纷飞,这些珍贵的文物被西方掠夺者带走,从此流落异乡。马首铜像便是其中之一,曾一度出现在美国的拍卖场上,历经辗转,它的命运引发了无数中国同胞的牵挂和期待。
直至2007年,著名企业家、爱国人士何鸿燊先生得知马首铜像再度现身的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出资6910万港元将其购回,并决定将这件文物无偿赠予国家文物局。
值得一提的是,马首铜像的制作工艺同样引人注目,它的制作是采取了当时的先进工艺—失蜡法,这种方法能精确地将铜液注入预先做好的蜡制模型中,待冷却后移除蜡模,留下空心铜体,再加以修饰抛光,形成极具立体感的造型。
此外,铜像的头部和颈部通过铆钉技术的巧妙运用实现了精密的结合,进一步增强了铜像的整体动感与艺术表现力。
在对马首进行X光检查时,专家们惊奇地发现一些历史的痕迹:
右耳上的凹槽疑似为武器撞击留下的印记,左眼的划痕可能是刀刃所致,而嘴部灼烧的痕迹很可能是因为火攻。这些痕迹不仅记录了铜像的坎坷经历,也让后人得以窥探那段历史的一些细节。
说到马首铜像,就不得不提及其材料和铸铜工艺,精炼的红铜材质使其即便历经百年风雨也未生锈迹,铜含量高达98%,显示了其极高的纯度。
更难能可贵的是,整个铜像采用一体铸造的方法制作,这在当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艺,其精妙程度让人难以置信。
自1949年至今,已有超过300批,近15万件的中国文物陆续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国家实力不断壮大和文化保护意识日渐觉醒的体现。马首铜像的归来,无疑是其中的瑰宝之一。
关于是否应该回购流失的海内外国宝,社会上存在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这是被不法分子进行的二次抢劫,耗费巨资购买回来是不划算的;然而也有人认为,这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无论如何,这些文物的回归都是值得纪念的大事,它们的命运也引发了人们对文物保护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