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
中国台湾女演员、歌手、主持人
徐熙媛(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
年仅48岁
据知情人士透露,大S与家人1月29日到日本旅行,出发前已经身体不舒服,有感冒及哮喘症状,但还是强撑病体出发,一行人先是到箱根泡温泉,到日本第3天就被送急诊,第5天一早就在东京病逝。
日本当下正在经历严重的流感疫情。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和国立感染症研究所的数据,2024年最后一周,全国定点医疗机构报告的流感病例数超过了30万,是上年同期的近3倍。
疫情导致近2800所学校和幼儿园停课,多地出现集体感染。
从去年底到今年初,日本流感疫情达到了自1999年采用现行统计方法以来的最高峰。
在我国,今冬的流感,同样来势汹汹。
往年,我国的流感高发期一般为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但2025年的流感流行期比往年推迟了一个月左右,直到2024年12月1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才宣布流感进入季节性流行期。
目前,我国的流感病例中,绝大部分都是甲型流感(即A型流感)。
1月28日发布的流感监测周报
推迟的流行期,让今年的流感季与春运撞在了一起。
数十亿人次通过火车、飞机、长途汽车等交通工具跨区域流动,为流感病毒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
应对流感,是春运返程最值得我们注意的一道功课。
01
流感,被低估的隐形杀手
流感(Influenza)
在中文中称为“流行性感冒”
由于其中带有“感冒”两个字
所以很多人以为它是普通感冒
但其实
得了流感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甚至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此前介绍:流感可以出现发热、高热,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等的表现,严重的可以导致肺炎,甚至全身病毒血症的表现,可能对老年基础病有诱发基础病加重。还有一部分流感比较重以后会出现一些继发感染,比如说肺炎,比如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继发细菌感染,可能使病情恶化。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吴文娟介绍,流感并发肺炎是由流感病毒侵犯下呼吸道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流感病毒感染后,可能诱发细胞因子风暴,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影响多个器官功能,严重时可能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休克、脑炎等并发症。流感病毒还会损伤肺泡上皮细胞,导致肺间质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出现高热、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在英文中,感冒是 common cold,直接翻译过来,是普通感冒。但是流感,流感英文名称为 influenza,这个词最早来自于意大利。1658 年意大利半岛爆发了一场“瘟疫”,一夜间死亡人数多达 6 万人,人们为之惊慌失措,都以为这是上帝降下来的惩罚,或者是星球运行导致的一场大灾难。意大利语中 influenza 的含义为魔鬼,所以人们亦用 influenza 这一词来形容这种像魔鬼般肆虐的疾病,这个词后来也被保留下来,英文中便用 influenza 描述流感,简称 flu。
从这两种疾病的原文,我们就可以看出,两种疾病最大的差异在于其严重性。分辨两者的差别最大的意义就是:对人更好,对社会更好。
对流感掉以轻心,可能导致高危人群忽视疫苗接种或抗病毒药物的及时使用,进而引发严重的、不可逆转的后果。例如,因忽略疫苗接种,使流感引发严重综合性疾病,导致儿童死亡;对于老年人来说,这个问题可能更为隐匿,但在临床,不少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场看似普通的感冒可能导致老年人身体状况急转直下,甚至无力回天。
另一方面,如果过度看重普通感冒,也会带来不小的问题。这种情况不仅可能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引发医疗资源的挤兑。从个人角度来看,本可自行痊愈的普通感冒,因盲目就医反而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甚至出现多重感染的情况。从社会层面看,有限的医疗运力可能因此被过度占用,导致真正需要及时治疗的人群无法获得有效的帮助。
因此,科学区分流感和感冒,既能有效保护高危人群,又能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减少个人与社会的双重负担,维护整体健康水平。
02
这些流感并发症要注意
临床上把小于5岁、大于等于65岁(也有指南界限在大于50岁)、孕妇、产后2周内和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列为并发症高危人群。健康的中青年人群流感出现并发症风险低,但也不能因此忽视风险。
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典型表现是咳嗽伴呼吸困难、呼吸急速(>24次/分)、缺氧和发热(>3天)。
除了肺炎,流感还有这些并发症也要当心:
1
心脏并发症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约占成人流感的 12% ,但流感性心肌炎和心包炎罕见。
2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癫痫发作多见于儿童和癫痫患者,流感相关性脑病更常见于儿童,流感导致成人脑炎、脑血管意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和吉兰-巴雷综合征,总体上不常见。
3
肌肉骨骼并发症
重度肌炎和横纹肌溶解(极度肌痛、无力、尿色加深)更常见于儿童。虽然肌痛是流感的突出特征,但真正的肌炎并不常见。
4
中毒性休克
在最近几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暴发期间,既往健康的儿童和成人中出现了中毒性休克样综合征,多跟继发产毒葡萄球菌感染有关。
5
合并感染
包括肺炎(其它病毒、细菌、真菌)、菌血症、脑膜炎和曲霉菌病。对于发热超过 3~5 日、退热后再次发热,或病程 3~5 天后症状仍持续加重的流感患者,需要警惕。
03
得了流感怎么办?
对于平素身体健康的年轻人,在流感季节,自己的小区、学校、办公场所等有流感病例,突然出现发热、咳嗽、肌痛或无力症状时,临床可以疑诊流感。
此时,可以选择自购抗原家庭检测,但受采样技术影响,阳性的准确率可能达不到预期的50%~70%,有需要明确诊断时,在1~2天内多次采样有助于提高阳性的准确率。
无并发症的流感:成人的发热和呼吸道症状通常持续约3天,随后大多会改善,完全康复可能需要10~14日(年纪大、免疫力低下恢复时间更长),部分患者的乏力症状会持续数周。
出现并发症的流感:或者有脱水(口渴、疲倦、尿少黄)、心肺功能受损、精神状态改变的情况,通常属于重症,应住院治疗。
疑诊或确诊流感时,符合以下任一情况,需要积极抗病毒治疗:
并发症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流感,无论症状轻重、病程是否超过2天,都建议抗病毒治疗。
高危人群接触者:非高危人群流感,但会接触到高危人群(比如家里有小孩、老人等),无论症状轻重、病程是否超过2天,也建议抗病毒治疗。
流感持续或重症:流感样症状持续进展,超过3天,或者出现流感并发症、重症时,建议遵循医嘱选用对应抗病毒药物及时治疗。
不属于以上三种情况,用药前先权衡利弊:病程在48小时内,可以根据自身生活、工作或学习等需要,跟医生沟通后决定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如果病程已经超过48小时,又不符合上面三点需要用药的情况,不建议抗病毒治疗。
04
疫苗,流感第一道防线
流感的危害有时候很大,易引发严重并发症,对高危人群尤为致命,因此,一定要重视流感疫苗接种。
每年的9月和10月通常是接种流感疫苗的好时机,但即便在10月底前没有打上疫苗,在整个流感季都可以接种。而且,由于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每年流感流行株可能发生变化,因此,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接种。
东台市预防接种门诊地址与咨询电话
@幸福东台 姊妹号集合,长按二维码关注。
监制丨小东 编审丨小鹿
主编丨小飞 编辑丨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