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背起行囊迈出家门,当你整理行装回到阔别一年的家乡,“路”总是连接着期待和归途,路正是承载着情感的旅途。
家住怀远县包集镇包集村的宋燕侠早早就给在佳木斯上大学的儿子打了电话。“家门口的国道206已经通车了,6个车道,再也不怕节前堵车了,下午5点多到站的火车,你姐去接你,正好6点半到家吃晚饭。”
1月25日,蚌埠市区至蚌淮高速刘府出入口连接线工程正式通车,打开城区南向发展新门户。自蚌埠市区往南上高速将相对节约20分钟左右时间,更为游子归途多了一条便捷通道。
2024年,蚌埠公路15个建设项目,其中6个项目按计划或提前完工,让回故乡的路更增添了一道道家乡向“新”发展的风景。
自春运开始以来,蚌埠公路管养的1017公里普通国省干线的车流量明显增加,全市公路系统干部职工也为护航“回家”的游子做足准备。
在市公路中心养护科,进入安徽公路资产养护平台,全市所有管养护道路、桥梁数据尽收眼底,全市布设的31处交通量自动调查站点采集的视频资料,让养护工作人员坐在办公桌前,手持鼠标即可掌握,而2025年,仍将新增10个交通量调查站,为全市管养公路信息化管理服务。在直属公路分中心公路巡检指挥中心,G329线长淮卫大桥的各项监测数据在大屏幕前不停变换,“足不出户,就可实现对桥梁结构进行质量检测和健康监测”,这是蚌埠公路数字化养护的又一成效。
自1月1日开始,市公路中心部署全市公路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同步针对可能出现的雨雪冰冻天气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储备各类应急物资1128吨,组建6支184人应急队伍,各管养单位已完成一轮应急预案演练,全力做足春运应急准备工作。
为护航“回家归途”,各管养单位开始加密养护巡查频次,提升养护巡查质效。1月16日夜9时许,五河公路分中心正在园集大桥开展夜间巡查工作,检验维护交通标志标牌,并检查日间坑槽病害处置效果,这也是市公路中心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工作要求部署今冬明春隐患排查专项行动的工作缩影。道路隐患排查处置严格按照要求实施“日报告”工作机制,通过“定职、定人、定责”建立责任清单和风险清单,逐项销号。
为让行于路,直属公路分中心针对跨淮河三座大桥的维修养护项目,尽量错开高峰时间,必要时将施工时间调整为夜间进行。
配有空调、热水、充电器、休息桌椅的工会驿站,市公路中心已建设2家,已为奔波归途的司乘人员开放服务,就是为了“赶路”的群众,渴了能喝水,冷了能取暖,累了能歇脚。
“下一站·回家”,而归途中,全市公路系统241名干部职工将在回家的最后一段路中努力护航,使之温馨。
来源:市公路中心
蚌埠市交通运输局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