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 文:
酬君当奉人心果,寿世应同阿里山。
仁者爱人无不爱,牺牲岂止为台湾。
茂松先生议长,于右任,三十九年四月,《吴凤庙献花》,近来植物学家议以人心果纪念吴凤。
钤 印:右任、太平老人
上 款 人:
袁朴 (1904-1991),号茂松,湖南隆回人。1923年冬考入广东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后入陆军军官学校,为第一期学员。曾率部参加东征、北伐和中原大战、淞沪会战等。1949 年迁台,曾任台湾当局防务部门参议、台军陆军副总司令,晋陆军二级上将衔,并曾先后被聘为台湾当局最高领导人办公室战略顾问及国策顾问。台湾方面曾编有他的纪念集。(查自《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书》,主编:刘国铭)
内容说明:
诗作于1950年,书于同年。
1950年4月,于右任赴台湾南部巡视,至吴凤庙献花,有感于吴凤牺牲为民的精神而作此诗。作者自注:“近日植物学者,议以人心果纪念吴凤。”诗的首句便由此而来。诗中视吴凤为仁者,拥有一颗博爱之心,表达了对吴公的爱戴与颂扬。
吴凤(1699-1769)
吴凤(1699—1769),福建漳州人,后移居台湾诸罗县打猫(今嘉义县民雄)。因通晓阿里山番人部落民情,清康熙六十一年(1723年),吴凤被任为当地通事。在任时,他广施仁政,传播知识,帮助番人发展生产,深受爱戴。
当时,番人有“猎首”之习俗,每值秋收新谷登场时,一定杀人割首来祭祀,以保佑丰收平安。这种陋习由来已久,一时无法革除。而且以前的通事与番人约定,每年以汉人男女二人,送与番人,杀之以祭祀,时贫苦汉人深受其苦。
吴凤对这种恶习,深感痛苦,誓予革除。吴凤任通事一年,新谷登场,祭期将至,番人代表来见吴凤,要他依旧例交男女二人。吴凤严词拒绝,并与番人约定用“朱一贵之乱”时番人残杀的四十多个汉人首级充当祭品,一年一个,直到用完再说。
吴凤不但好言相劝,同时还赠送许多猪牛布帛,以协助番人祭典。番人们受到素所敬仰的吴凤之耐心恳劝,尚能听命,自此40余年,阿里山番人未再随意戮杀汉人。
40年过去了,番人存放的骷髅都用完了,于是他们请求准许恢复旧例,杀人祭祀,吴凤一时无计可施,请延后一年再说。第二年又请延期,这样经过三年,番人忍无可忍,逼迫吴凤交出祭品。吴凤知道无法再拖,对众番人说:“明日清晨,必有一穿红衣戴帽骑马者,徘徊附近,可以杀之祭祀;不过,切勿杀害他人,否则必遭天诛。”翌日清晨,果然有一穿红衣戴帽骑马者,众番人一拥而上,击杀之。仔细一看,所杀者竟是吴凤,乃纷纷逃散。
吴凤殉职不久,乡里鼠疫流行,番人相继死亡,更加使他们惶恐不安,莫不后悔。于是,众人相信一定是杀死吴凤的罪过,于是各社选一长老至吴家跪拜:“公灵在上,吾族从今以后当遵示不再杀人,杀则族灭!”并埋石为誓。于是,48社集会决定永久废除“猎首”习俗。
后来,人们感于吴凤为大众牺牲的精神,为他建了一座庙宇,世世纪念,永志不忘。每逢吴凤成仁纪念日——9月9日,嘉义县人民都要在吴凤庙前举行祭典,还举办山胞文物特展,山地舞蹈表演等活动,以缅怀吴凤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及圣洁人格。
吴凤庙内有邵力子先生题写的长联:
爱人甚于爱己,凭一片赤诚,化除种族积久怨仇,正符孙总理嘉言,不作大官,应作大事;成仁即是成功,洒满腔热血,持续宇宙永恒生命,岂让郑延平伟绩,造福全岛,示范全民。
此联赞颂了吴凤舍生取义、以自己生命感化番人同胞的高尚品德。并把吴凤之举,与延平郡王郑成功的伟绩相媲美。
说明:
吴凤庙:又称阿里山忠王祠,位于台湾嘉义县中埔乡。每年三月初三和八月初三举行祭祀。1950年4月于右任赴台湾南部巡视,至吴凤庙献花。
展 览:
“于右任诗词书法展”,于右任书法艺术博物馆,2017年8月。
文献及著录:
1.《旷代草圣——于右任书法作品集 续一》P70,三秦出版社,2012年。
2.《于右任诗词书法 特刊》P52,于右任书法艺术博物馆,2018年12月1日。